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对比,谁的数学更好?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不过很少人知道,同属华人文化圈的新加坡,数学教育也是非常了得。
2016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公布了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2015的测试结果。新加坡学生在数学能力、科学素养、阅读能力三个项目上包揽第一,成为货真价实的“全能王”,不仅如此,英美等国已开始运用新加坡输出的数学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
我们也发现,数学教育作为新加坡教育的一张名片,其最大的目标不是让学生一味“刷题”,而是将数学思维的培养置于核心地位。
这一教育策略,可以从新加坡一道中学数学题说起,这道题叫“谢尔丽的生日”,引起西方网民争论不休,纽约时报、BBC等百余家知名媒体跟进报道。
4月11日,一位媒体人在自己的Facebook上发布了一张照片,并颇有挫败感地写道:“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和妻子的争论……”事后证明,这个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共鸣,Twitter上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话题页,有人为此作曲,用“谢尔丽的生日”做关键词在谷歌新闻搜索,英文媒体报道已经超过170篇!
究竟,这道“难倒世界”的数学题是什么?
翻译版——
阿尔伯特和伯纳德刚刚成为谢丽尔的朋友,他们想知道她的生日,谢丽尔给了10个备选日期:
5月15日,5月16日,5月19日,6月17日,6月18日,7月14日,7月16日,8月14日,8月15日,8月17日。其中一个是她的正确生日。
谢丽尔然后分别告诉了阿尔伯特正确的月份(没告诉是哪一天),告诉了伯纳德正确的日子(没告诉是哪个月)
阿尔伯特:我不知道生日是哪天,但我知道伯纳德也不知道。
伯纳德:我原本不知道,但现在我知道了。
阿尔伯特:那我现在也知道了。
问题来了:谢丽尔的生日是哪天?
也许你也和无数网友一样,为这道“世纪难题”抓耳挠腮。但在新加坡数学教育者看来,如此煞费苦心,因为他们相信:注重孩子对数学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以便通透掌握知识,才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在拉丁文中,“数学”代表着“思考”。“数学思维”意味着我们的孩子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数学思维”给孩子们的是重新看世界的一双眼睛,看这个世界的另外一种眼光。它绝不局限于公式、习题和试卷,而更关乎生活周遭、繁星轨迹、三角洲潮水的退涨、昆虫的飞行和花蕊排列的形状……关乎我们不断探索真理的努力。
那么,如何通过数学思维的锻炼,培养孩子真正的数学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如何让孩子们将数学学习与复杂的真实世界联系起来? “奥数”中的高级思考方式,如何融入简单的中小学数学内容中呢?
有想法的小伙伴不妨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