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tlab是来自中国台湾的音频品牌,主要以便携耳放产品为主,品牌名称PHAT取自四个单词的首字母:Portability/便携、Headphone/耳机、class-A/A类、Tube/电子管,从名称可以看出该品牌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取向。虽然它是一个新品牌(2015年才成立),但是在市场表现上可圈可点,目前它的产品已经在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日本、台湾、中国大陆等多个国家或者地区销售。这得益于它的老板和主设计师曾经供职于ENIGMAcoustics公司,并开发出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独特动圈+驻极体”耳机Dharma D1000,是一枚货真价实的行家里手。
点击下面图片可查看Phatlab全线产品:
目前Phatlab主打的耳放产品有Sassy系列和Phantasy,分别对应低阻耳机与高阻耳机,其中Sassy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产品,也就是笔者接下来将要带给大家的Phatlab Sassy II。
依据笔者观点,伴着Hi-Fi随身播放器的不断进化,无论是使用体验、音频性能还是驱动力相比以往都有巨大提升,所以传统耳放的存在价值已经不大,可以驱动大耳机并且声音润泽的便携式耳放更符合新时代的需要。Phatlab Sassy II就是这样的产品,它与寻常便携耳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晶体管与电子管混合结构,既有功耗小、推力大的特点,也有声音温暖有韵味的特点,是一款十分有趣的产品。
Phatlab Sassy II采用晶体管与电子管混合结构
既有功耗小、推力大的特点,也有声音温暖有韵味的特点
Phatlab Sassy II目前国内市场的售价为4988元,是一款定位高端的便携耳放,它采用精致的黑色包装盒,盒子上用鎏金文字写上了“Singled ended triode/Solid-sate Hybrid Headphone Amplifier”,也就是“单端三极管/固态混合耳机放大器”的意思,把Sassy 2的卖点交代的十分清楚。
采用精致的黑色包装盒,并用鎏金文字写明了该耳放的技术特点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Sassy II是第二代产品,它与初代产品Sassy的差别并不是很大,提升点主要是增加了增益控制(Gain Switch 0/-10dB),底噪降低到-120dB以下,让它不仅适合驱动头戴耳机,也适合驱动灵敏度很高的入耳式耳塞。
Sassy II的顶部设有一个透明的天窗,透过它可以看到2只电子管
Sassy II的内部结构和电路图
Phatlab Sassy II与Sassy的外观完全一致,是个做工精致的金属盒子,它使用CNC工艺加工的铝合金作为外壳,并且主体采用黑色阳极氧化的拉丝质感工艺,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触感都极佳。同时一方面为了提高颜值,另一方面也为了展示独特的电子管构造,在Sassy II的顶部还设有一个透明的天窗,透过它可以看到2只电子管,在开机状态下电子管可以发出来橘红色光芒,让用者享受的不仅是优美的音乐,也有来自视觉方面的情调。
Phatlab Sassy II并没有追求极致苗条的身材,它的三围为119mm×93mm×23mm,比一般的Hi-Fi播放器要大一些,不过想想它塞进去了两只电子管,能拥有如此身材已经大赞,况且它还有这高达180mW+180mW(300欧姆阻抗负载)的强大驱动力。
前面板的两端有两个凸起,是一项十分实用和人性化的设计
Sassy II的前面板的两端有两个凸起,一则是可以保护耳机插尾免受弯折损坏,一方面也保证音量旋钮不会因为误碰徒增音量而损伤听力与耳机,是一项十分实用而人性化的设计。接口方面,Sassy 2的前面板提供了一组6.35mm耳机输出口,另外还有个3.5mm的线性输入口,用于接驳随身播放器或是解码器。对于音频输入口前置笔者颇有看法,若是作为桌面耳放,输入口明显放在后部使用更为方便,但Sassy 2将其置于前面板,说明它的主要设计目的是捆绑随身播放器使用。
Phatlab Sassy II内置锂电池可独立使用,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它拥有长达10个小时的续航时间,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要知道它可是一部混合设计的耳放!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充电口的旁边有一个拨钮,用于切换高低增益,以便适配不同类型的耳机与耳塞。
充电口的旁边有一个拨钮,用于切换高低增益,以便适配不同类型的耳机与耳塞
设计上,正如包装上所写,它采用单端电子三极管与固态混合设计,其中晶体管部分采用分立设计,放大部分为A类放大。Sassy II这种混合设计的好处不言而喻,但是对设计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难点在于在紧凑的机身内要容下两只电子管以及诸多晶体管原件,并且为了保证使用体验,发热与功耗也需要严格控制。在使用中笔者发现Phatlab Sassy II开机使用2个小时的时间机身都没有感觉到发热,完全没有电子管放大器热腾腾的毛病。
Phatlab Sassy 2使用的电子管为两只军规JAN6418,每一只负责一个声道的放大,其中JAN6418是直接加热管,通电后既可以直接进入工作状态,避免了需要较长的稳定时间的尴尬。同时Sassy 2还使用了固态输出缓冲器来避免真空管工作时的振动,另外,原厂还设计了特殊的阻尼作为吸振与缓冲。
而三极管则是独特的放大器原件,三极管在增益的时候有比奇次谐波有更多偶次谐波,有助于提高听感,再配合JAN6418独特的胆味,这套组合调制出来的声音十分值得期待。
试听方面,与Phatlab Sassy 2II搭配的英国Cambridge DACMagic Plus解码器,笔者关闭了解码器本身的前级功能,直接通过单端输入接驳Phatlab Sassy II耳放,所搭配的有森海塞尔HD800、AKG K701,搭配的耳塞主要是森海塞尔IE80。
一般认为森海塞尔HD800对耳放十分挑剔,用便携设备来驱动基本上是开玩笑,但是Phatlab Sassy II的表现则让笔者颇感意外,并不是说它达到了多高的水准,或是可以匹敌万元级台式耳放,而是Sassy II至少可以让HD800达到好听的要求。
便携耳放驱动HD800往往会出现密度低、控制力不佳、声音刺激发愣的问题,但在Sassy II下HD800颇为稳重,并且音色细腻,听感柔美,电子管所带来的好处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或许Sassy II并无法让HD800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强大的声场与精准的定位还原,但其在流行歌曲、抒情人声中的表现让人为之一惊,那十分贴近耳朵的嗓音,甜而不腻的音染,听得笔者耳根发痒,人声十分毒。
驱动力上,Sassy II是充足的,它的音量旋钮起始位置在3点钟位置,但在高增益下只要播5点钟的位置音量已经很大。当然推得好并不是说音量的大小,Sassy II驱动下的HD800的声音毫不疲软,笔者尝试了一些对低频与动态要求很高的交响曲,在高潮部分表现的也算虎虎生威,细节丰富,虽然在背景黑度、层次感与动态表现方面还可以有很多的提升空间,但不要忘记Sassy II只是一款小巧的便携耳放,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可以称奇。不过总的来说,笔者认为Sassy II最擅长的还是流行人声,无论是素质表现还是韵味都无可挑剔。
AKG K701也是出了名难伺候的耳机,主要是声音容易稀薄刺激,Sassy II相对浓郁的胆味可以中和掉这些,让K701也显得水润与敦实不少,当然K701本身就是清新的风格,可不要指望它变成丰满重口的耳机。就整体表现而言,Sassy II的控制力与音色优势在K701上依然可以得到十分明显的体现,它听音风格依然偏向于流行人声,但与HD800表现不同的是,这套组合下多了一些空灵之感。
若是搭配森海塞尔IE80这样的高灵敏度耳塞,一定要将Sassy II的拨钮调制到低增益模式,以免出现音量过大的问题。IE80还是很吃驱动力的,普通播放器直推一般声音会疲软,需要耳放来提升力度,Sassy II的优点在于不会将IE80因为推得太过而显得呆滞发愣,破话整体的音乐感,而是在醇厚中可以感受到十足的力度,可谓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把握的恰到好处。
总的来说,Phatlab Sassy II符合优秀便携式耳放的所有特征,看得出是经验丰富的行家制作,出色的做工,漂亮的外观设计,轻便的机身,充电一次的续航时间达到一周,强大的驱动力足以胜任搭配绝大多数耳机。笔者十分推崇Phatlab Sassy II的声音特色,它拥有的不仅仅强劲的驱动力,更是韵味十足的胆机之声,对于不同类型耳机的适配性也极高。不过笔者也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希望Phatlab可以推出一个支持平衡耳机的Sassy版本,让发烧友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