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越南的“世界工厂”梦碎?外企称难以复制“第二个中国”

近两年,越南已成为了世界上GDP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第四大造船国。再加上该国有着较大的人口基数(人口达到9500万)和优越的地理坏境,所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商选择来这里进行投资建厂。

仅2019年上半年,在越南新成立的企业就有近6.7万户,注册总额达860万亿越盾。“越南制造”从此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甚至有人说越南可能会赶超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其实不只是越南,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外商投资占比都提高了。有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那些外商在东南亚的投资就达到了1490亿元,其中越南、印尼、泰国和新加坡的增长尤为显著。就越南这个国家而言,该国主要吸引了传统加工制造商的入驻,此项投资占总投资的60%以上。

然而近日有些外资企业却后悔在越南建厂,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一直以来,在越南投资的外企中,服装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优衣库、阿迪达斯、耐克和H&M等服装巨头的最大制造基地就是在越南。但近年来,一些科技大头纷纷加入到在越南建厂的行列中,比如苹果、谷歌、亚马逊等。

这些供应商的进入,加大了越南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竞争。而正因为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竞争加剧,使得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已开始考虑减少或停止在越南的扩张计划。

根据相关数据,10年前的越南最低工资是33美元左右,但现在已经上涨到140到180美元之间。本来那些企业是奔着越南的廉价劳动力去的,但如今越南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况且越南还要求那些制造商至少将工资提高10%以上,一系列成本的提高给外企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第二,交通系统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越南的端口位置虽好,但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了商品生产和物流运输基础设施跟不上,吞吐量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仓储成本也会提高。

第三,很多工人不受管理,外商很难去改造他们。越南那边的很多工人没有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导致他们的素质普遍偏低,目前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加工工作。一些科技公司如卡西欧、戴森和惠普,也开始质疑起越南了,他们认为越南目前的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制造业能力,可能不太适合大规模的生产转移。

在越南建厂,好处肯定不少,但是如今这些劣势逐渐显示出来,竟让一些外商开始想念起中国市场了,他们表示:中国的市场容量大,劳动力整体素质高,目前找不到跟中国一样强大稳定的生产国。

此前越南被寄希望能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但如今在外资眼里也是状况连连。越南如果失去符合这些制造商投资的优势,那这些外企一定会继续寻找下一个合适的生产国。

有报道称,有大批传统企业正在考虑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以及其他低工资国家。而最近苹果又将生长线转移到了中国,说明“中国制造”依然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高科技领域。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