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同趣,让我们成为风光人
这条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Haida携手2020签约&合作摄影师
一起探讨他们背后与风光的故事
希望,能给你在未来的拍摄道路上
带来一点灵感,抑或是共鸣……
摄影师简介:
王波(一镜收江南)
知乎平台摄影大v,粉丝13w
户外旅行16年,旅行30国
作品曾展现于
《焦点》《摄影旅游》《悦旅》
《玩家旅游》《西藏人文地理》《PCLady》
《摄影天堂西藏路》《新疆的摄彩盛宴》
Haida滤镜对风光摄影师王波的小专访
采访:Yolanda 受访:王波(一镜收江南)
1.风光之路
Q:老师您好!欢迎你今天给大家带来你的风光故事~!在讲故事之前,先给我们讲讲你是如何成为一个摄影师的呢?
你好。回顾自己经历的时候,我会发现,其实现在的一切,都和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是有关系的。
学龄前,舞台熏陶。我在很小的时候,妈妈经常把我带到她单位。妈妈在上海大礼堂工作,所以各种电影啊,戏剧啊,就成了无聊时打发时间的消遣。那些荧幕上形形色色的画面,那些光幻陆离的舞台,还有高雅的芭蕾,或许以我幼小的年纪尚无法完全理解,却在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以后每次我再受到美的教育和刺激,这些素材都会自然的浮现出来被我审视一番,让我产生新的理解和体会。
小学,初学涂鸦。 我们那个时代,不少孩子都有过学琴或者学画的经历,我也不例外。一年的蜡笔画,三年的素描,最后无疾而终 -- 父母觉得我还是应该以读书为主,所以四年级后让我终止了学习画画。可以说从画画来说,我什么都没做成,但回头来看,这段经历却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首先,它启蒙了我对画面和美的认识。但凡没有涉及过绘画的人,可能会把绘画简单的认为就是在纸上复制你所看到的东西,而通过画画,我知道了绘画和简单的双眼看到的不同。我无法成为画家,但它给却为我打开了一扇观察的窗口,让我对生活中的画面进行美的审视。其次,四年的学画经历中,三年是素描,一年是上色的蜡笔画,这样的经历影响导致后来我开始学习摄影的时候,觉得自己对结构和明暗层次的敏锐度,要高于对色彩的敏感度。
初中,美术课。在美术课接受美学熏陶。我的初中美术老师 - 刘小曼,是一位对我有比较大影响的人。她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举止穿着高雅,品味独特。相对于传统的美术课注重培养技法,她更注重培养我们的美学意识和情趣品位。不但涉及绘画,还有雕塑,建筑,古诗词等。由于有了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刺激积累,在听她讲这些内容的时候,我脑海里就会自然的浮现出以前舞台上看到的,学画画中用到的种种,收获不少。刘小曼老师在我校友录上的那句留言一直让我记忆深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初中阶段的美学熏陶,不但加强了我欣赏美的能力,并且激发起我对美的兴趣。
高中,摄影课。高中的时候我们有机会选择第二课堂,其实就是兴趣课,我们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类似英语影视,物理竞赛这样的课,我却“鬼使神差”的选择了摄影。说“鬼使神差”是因为之前似乎我和摄影怎么也搭不上一点边,甚至当时连我自己都讲不清吧,只是觉得好玩。那个时候的摄影用的是手动的胶片机,对一个完全没有碰过相机的人来说,要搞明白晴天应该用什么样的光圈快门,阴天又改用什么样的光圈快门显然是太过于复杂了点,不过至少还是让我对光圈快门有了点概念,并理解了高速快门可以将海浪水花拍的凝固起来,低速快门又可以将瀑布拍的如丝绸一般。只是我对摄影的了解也再没有太多进展,因为从那以后一直到大学毕业,我一直没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所以也基本没什么时间锻炼。
大学毕业 -- 旅行。大学毕业后,我喜欢上了旅行,旅行总免不了要拍照。虽然我在高中就对光圈快门有了概念,但是再次起步,我的拍摄却是基本无视技术纯感性的扑捉我觉得有感的画面。但是没想到,我周围的朋友都觉得我拍的照片很有感觉。这也大大增加了我的成就感,再次出去旅行拍照的时候,我会想,既然同样拍了,何不更用心拍的好一点呢?就这样不断在朋友的正反馈中,我越拍越多,也越拍越好。
后来随着网络的发展,我逐渐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和人分享。网络的力量很大,让很多素不相识的人连接在一起,也让我有机会把照片发表在很多媒体上。就这样,我和摄影逐渐结下了不解之缘。
Q:摄影分为很多种,人像、建筑、风光等等,为什么你会选择拍风光呢?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吗?
我的摄影和旅行是分不开的,所以旅行中的人、建筑、美食、风光我都拍。 如何旅行,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是一边旅行一边学习的过程。
在我旅行初期,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去了很多经典的名山大城,比如黄山、泰山、华山,北京、巴黎、威尼斯,随着自己旅行的经历越来越深入和丰富,我去了很多野外的自然风光,去北极圈内看极光,去珠峰大本营看日照金山,穿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去四川的稻城三神山徒步,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汇点看大海。
在和自然的交融中,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宏大,也感受到了个人的渺小,相比传统的名山大城,我更享受这种探索自然的过程。因此,风光摄影会在我的作品中占据最大的比例 。
Q:您拍摄风光这么久了,有没有一些喜欢的摄影师,或者拍摄手法吸引您呢?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在网上关注的摄影师非常多,有很多喜欢的摄影师。受到东方美学和禅意哲学的影响,我比较喜欢透视隽永、禅意简洁、含有对比的风光作品。
拍摄:Benjamin Everett
拍摄:Arnar Kristjansson
拍摄:Kenneth Lerose
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就是都在风光中加入了人或者其他活物作为对比,透视都不同寻常(长焦或者超广),空间层次丰富,颜色比较纯净,饱和度很克制。
Q:作为一个风光摄影师,什么时刻最让您感觉到开心或者是骄傲呢?
在自己的作品被别人模仿的时候。
其实一开始摄影,我都去著名的摄影点,模仿别人的照片。这个就像歌手唱歌一样,原创作品其实是很难的。即便有原创,很多也是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随着自己的技术和意识的不断进步,我也拍出了一些独特的作品,比如说2016年的这张《山海星月》。当时我把月亮升起和银河和Bombo山海这个场景结合起来是一个创新性的构图,之前还没有人这么拍过。
这张照片也获得了当年扫海帮星空摄影的一等奖。
从那以后,我看到了很多别人拍的类似的照片,有时候也会在一些摄影活动上碰到认识的朋友和我说,一镜啊,Bombo我也去了,拍了和你类似的构图。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小虾米变成了大侠,而很多后起之辈,会沿着这个传说继续前进。
2.风光器材
Q:老师,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您拍摄风光常用的器材是什么吗?看您之前用的是尼康,后来换索尼了,这其中的转变是什么原因呢?
我现在常用的器材是:尼康D610,24-120,80-400,腾龙17-35;索尼的A73,16-35GM,24-105,100-400GM;大疆精灵4PRO。
我是尼康十多年的老用户,从D80用到D610,尼康镜头用过十多支。总的来说,我对尼康相机和镜头都是非常满意的,画质宽容度超高,机身操控非常深刻的考虑摄影师的操作习惯,机身非常扎实耐操,质量稳定可靠,这些完美贴合风光摄影师的需求。
我手里用的尼康D610,其实是一部上市很多年的机器,但是对于风光摄影而言,我一直没有很强的升级理由,因为风光摄影对对焦的要求不是很高,对画质宽容度的要求很高,而D610即使放到今天来看,宽容度依然非常优秀。
2019年,我购入了索尼A73和整套风光摄影的镜头。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视频的拍摄。大家知道这两年随着拍摄视频的器材门槛越来越低,网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拍摄视频。尼康虽然是第一个推出能拍视频的单反的厂商(D90),但是视频功能一直不是很强,加上视频机器近些年的进化比摄影方面快很多,D610用来拍摄视频实在是很不好用。
我个人对视频也是比较感兴趣,所以就购入了索尼的全套,这样可以兼顾摄影和视频。目前我尼康和索尼的器材都在用。同时使用的还有无人机和GoPro。
Q:老师您对于前期使用滤镜是一种什么看法呢?您自己对滤镜的使用是否有独到的理解,或者特别实用的小技巧可以分享给我们?
我们知道摄影这个词来源于西方,词源本意是“用光线作画”。
我们学习拍照呢,是有个从浅到深的过程,从被动的看到想记录的画面,到有意识的观察等待捕捉想拍的画面,再到有意识的控制光线去创造画面 – 也就是“用光线作画”。
前期使用滤镜,其实就是控制光线去创造画面的一种方式,这是一个摄影师对光线控制意识的体现。说到使用滤镜,其实每种滤镜都对应了一种问题,你往往从直接的滤镜功能上看不出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必须自己去实践,才能真正体会。
比如说,渐变灰滤镜,在没有使用它之前,我都会想当然的觉得这是将天空压暗的滤镜,而实际用了以后才明白,这是让地景更亮的方式。
Q:老师您对于后期是抱有一种什么态度呢?您觉得风光作品应不应该后期?
后期是摄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把后期看做摄影创作的一部分。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对后期有误解比较排斥。这是因为摄影虽然发明了超过百年,但是真正出现在大众的时间还太短,也就是数码技术成熟以后短短的十多年,所以大家普遍对摄影了解还不多,还是把摄影当成实用性工具来看。
其实后期在胶片时代就有了,现在的去污点、减淡、加深这些手法,要在胶片时代就有,只是不为老百姓所知而已。
现在网上有很多后期的照片受到大家诟病,其实问题不在于后期不对,而是后期的不好。就好像化妆,以前化妆术还不发达的时候,大家化的可能就比较夸张比较假,现在很多女性化的裸妆,让人感觉没有化妆,但是又特别的舒服,这就是化妆术的发展。
后期也一样,从拒绝后期,到糖水后期,过度后期,再到自然成熟的后期,这是几乎必然会经历的过程。我们如果拒绝后期,那么永远会对后期抱有肤浅的理解而无法做到高质量的后期,只有自己去实践和体会以后,并且和前期的观察结合起来,才能一点点把握实际的度,做到让人能接受的后期。
3.荆棘与翻山
Q:我们都知道,拍摄风光时间长了之后,很容易到一个瓶颈期,感觉拍什么都索然无味,不知道您是否有这个心理过程?那又是什么改变了您的心态,度过了这个瓶颈呢?
的确碰到过瓶颈,或者说是挫折期吧。
大约在2011年的时候,我在Flickr上发现一位新加坡的摄影师,他的片子吸引了我去他的主页翻了所有的作品,让我惊讶的是,这位摄影师其实开始摄影只有一年,从中间大约半年的时候开始,他的片子突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之前和之后的差别非常明显。我下意识的感觉到这可能是一种后期手法的关系,但是又不知道这是什么后期手法。我当时感觉蛮受挫的,因为自己已经拍了好多年,但是因为这个后期的坎,始终片子看上去和别人有差距。
不过我并没有沉醉在这种挫折感中,因为旅行风光摄影这个过程本身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乐趣,所以我依然不断的给自己创造机会,去风光好的地方拍摄。
在这种想法的引导下,2012年我去了东南西北很多地方,包括吉林雾凇岛、兴化油菜花、坝上草原、黄山、巴丹吉林沙漠、额济纳旗胡杨林、张掖丹霞、冬季的新疆喀纳斯禾木还有美国塞班岛。
我发现,其实只要光线完美,也是可以出好片的,只是比较难而已。
2013年我从上海搬到了悉尼居住,后来在澳洲认识了扫海帮,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终于了解到原来这种后期技术是明度蒙版,通过学习在网上购买英文教程,我逐渐掌握了这个后期技术,也让自己的摄影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对我而言,突破这道瓶颈主要靠两点:
1. 不断多拍,从拍摄的前期中弥补后期不足
2. 不断多看,从欣赏别人的片子中得到满足
再次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我发现正是因为我后期技术不行,所以逼迫自己在前期更努力,最后让我的前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Q:您在拍摄的这条道路上是否有遇到过一些让您印象深刻的困难,或让您刻骨铭心的温暖,抑或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些故事。
其实这样的故事是非常多的。我就说说我去冬季的新疆禾木吧。
2012年,新疆的雪,比以往时节都来的早一些,我们刚进禾木,就开始下大暴雪,第二天早上起来,门口的车都被雪埋了。更没想到的是,这暴雪,一下就是三天三夜,第四天早上,天还没亮,我们的司机沈师傅从门外回来告诉我们,雪停了,起雾了!天哪,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我们赶紧背起器材准备上山。
暴雪刚刚下完,外面大多数地方的雪和我齐肩一样高,天还没亮,还没有人扫过雪,怎么办?面对如此厚的大雪,怎么办,“干!用身体闯出一条‘雪’路来”, 为了看到绝美的日出,拼了,我和朋友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想到这个办法。
用身体推雪,很累,不过还好我们有两个人,所以轮流推着上山。以往只需要半个小时不到的路,我们走了两个小时,终于在日出前赶到了山上的观景台。
下面的禾木村在晨雾里如梦似幻,美的让人陶醉,离开日出还有五分钟,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三脚架,生怕错过了日出,这可是我们千辛万苦才上来的,如此的绝世美景,一定不能错过了。
没想到关键时候,云台掉链子了,因为我的云台是挂在包外面裸露着的,野外的温度是零下四十度,实在太冷,所以冻住了。
我急中生智,拿出包里的保温杯往云台倒热水,云台是解开了,可惜只过了一两秒,整个云台又被冻住了,这次是冻在了一块冰块里,肯定无法动了,眼看日出马上就要出来了,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办法,终于,我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我让朋友帮我把热水不断的慢慢倒在云台上,我把云台调整到平的位置就不动了,这样的话,至少比没有三脚架要好。
那天的晨雾实在是太美了,而整个拍摄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可能摄影的乐趣不仅仅在于能拍出好片,也在于这种经历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吧。
Q:老师,您可以挑选一张您今年最满意的作品,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幅作品的拍摄经历以及拍摄时的构思,或者后期的一些思考。
月光下,岩之年轮
这张作品拍摄于悉尼北部的一个国家公园,我是从Instagram上知道这个地方的,但是我觉得别人拍摄的前景还不够突出和简洁,所以构思了打算自己去拍。这个国家公园的徒步道边,有很多含有“年轮”的岩石,这是很有意思的前景。但是要真正选好一个前景并不容易,因为这些石头很容易前后重叠起来,显得很乱,而且还需要考虑拍摄的方向,一般我们拍摄日出和银河都是面向东方。
我找了很久,终于找到这块相对年轮比较完整,而且面向东方,并且外侧就是悬崖,外面再也没有别的石头在构图中干扰的位置,我在谷歌地图中做好了GPS标记。
蹲好了点,就要计算银河和月亮的位置了,每年既可以拍银河又可以拍月出的时间只有3-5月份的每个月固定几天,还要看天气情况,我把能拍的日子都标了提醒,等待出发。
3月份第一次尝试, 为了追求前景的完整和突出,我的三脚架位置很刁钻,只是三个脚找到了一点石头来支撑,但是中轴下面其实是悬崖。但是那天风特别大,大到悬崖下的海浪都被风刮到往上飘,水汽很容易就布满了镜头前面,只能用镜头布擦拭了继续拍,但是这样往往就破坏了机位的固定位置,拍摄的很艰难。
回来以后,我回看照片,发现这次构图取景有一点点不够平衡,因为靠的异常近,所以左右前后差一点点,构图就会差很多,而这个地方取景放三脚架受到悬崖的局限,构图很难操作。
4月份第二次尝试,这次我总结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做了微调,终于得到了差不多和自己想象中的构图(因为实际悬崖地形的关系,还是有少许差异),而且第二次拍摄天气也更好,没有那么大的风,有一点云,天空被红云渲染的很美。
想对摄影师王波说些什么
我们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