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十五载,因为创新,成就铁建重工登顶之势


十五载,因为创新,成就铁建重工登顶之势

——写在铁建重工成立15周年之际

初夏的雨,说来就来,像极了我们逐梦的样子。

长沙东七路88号,铁建重工总部基地,南矗中式办公楼宇,飞檐错落,北立重型工业厂房,横亘大地。院子内,小溪流水,鱼翔浅底,万木得润,生机勃发;厂区里,机器轰鸣,天车滑行,地下蛟龙,奔腾而出。

15年前,这里还是一口池塘,当地称之螺丝塘。一口偏塘,几多鱼虾,仿佛岁月停摆,游度着郊外的静谧。

15年前还是一口池塘,如今已经是全球掘进机制造商排名第一的铁建重工的总部

直到有一天,周边盖起了钢板房,聚集一群年轻的创业者。渐次,楼宇拔地而起,厂房巍然屹立。他们摸索着画图,壮起胆铸器,聚力成势,酿成蜕变之势。

很快,这里的鱼儿游出水面,化成一条条钢铁巨龙。“开路先锋19号”,首台盾构机一举破局;“京华号”,最大盾构机无与争奇。打那起,攻坚不畏难,地下装备掀起技术突围热浪,创新敢为先,国之重器重塑世界产业格局。自此,地下蛟龙,走出长沙、走入全国、走向海外。

抬望眼,回首看,15年后的今天,我们拨开繁锦,不禁一问:产业蝶变缘何如此迅速?名企重器又是如何铸成?站在时空坐标上,睹观知著:最初因为创新,后来也是创新。


从0到1000+

0到1000+,是一组数据的更迭,是掘进机产品出产量的演变。增量如此之快,竟只用了不到15年。

震撼数据的幕后,是产业园内一幅幅火热生产的图景。

日光里,夜幕下,风中雨中,一辆辆载货平板车往来穿梭,工业原材料、机械零部件每天不间断地进厂,出厂的则是能够钻山入地、穿江过海的掘进机。

“电机频率5赫兹,阀开度430毫安。”刀盘调试开启。

“注水加压到10兆帕,保持20分钟。”气垫舱保压试验启动。

一次次测试,一步步拼装,“地下蛟龙”在这里渐现雄硕之貌,渐成浑厚之力。

不远处的技术中心,上下六层,千余名研发人员磨砥刻厉。办公桌上,鼠标急促敲击,三维建模绘制产品功能结构;会议室里围坐一圈,摊开图纸,技术方案在讨论中优化。

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深入研发一线,与研发人员一起讨论技术问题

奋斗镌刻在年华里,蓄养着光芒,惊艳了目光。你看

——个头顶呱呱。在北京,16米级国产最大盾构机“京华号”连破双险,成功穿越京哈铁路和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创造我国超大直径盾构机施工奇迹;在长沙,湖南省内应用的最大盾构机15米级“星盛号”,成功贯通湘雅路过江通道北线工程,即将开启第二次穿越湘江之旅。

——颜值响当当。网红重器火速出圈,大国重器也卖萌。国产最大土压平衡盾构机“锦绣号”,涂装憨态可掬的熊猫脸谱,我国最深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喷绘威风凛凛的岭南醒狮,造型潮感十足,萌翻网友。此刻,成自高铁锦绣隧道掘进正酣,“功夫熊猫”上演“中国功夫”;而在船只川流不息的珠江口,“猛狮”吼啸水底闹海。

铁建重工超级地下工程装备,服务全球超级工程

十五载创新路迢迢,登上高台舒远目,一窥产业发展全貌,不仅扮靓了“面子”,也做实了“里子”。

——尺寸上,从常规到超大、微小两端延展,掘进机实现了从0.5米到23米直径全覆盖;

——技术上,水平、竖井、斜井三向掘进,多模式结合、异型断面多种类型,形成了8大系列、130余类产品;

——市场上,国产品牌强势崛起,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攀升到95%以上,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迸发出一场创新蝶变——技术由跟跑变领跑,市场从配角变主角,掘进机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从1到N

株洲石峰山下,青峦围翠,道岔厂房焕然如初。车间里,辙叉冶炼炉又完成一次浇铸,至今已愈4000炉;车间外,内燃机车声声鸣笛,十五载往返倒运,一刻未停歇,仍是最初的模样。

长沙一园区铆焊车间,焊接工人手持焊枪,全副武装,一旁的焊接机器人,钢臂飞舞,顿时火花四溅;最初,这是首台盾构机的诞生地;现在,这里仍在铆焊“地下蛟龙”最初的模样。

时光不老,岁月向前,犹记得当时的样子,更想看看现在的姿态。

纵向看,是生长的高度。遥想当年,道岔起步,踏入盾构,十五载做成了一个产业,做大了一个产业,做强了一个产业。

横向看,是成长的宽度。再观当下,多栖发展,多元开拓,再起航培育一个个新产业,构筑一个个新业态,催生一个个新模式。

全球首批超级地下工程装备,征战高原高寒铁路

这是一条从1到N的裂变之路——

5月的格聂山,峰顶白雪皑皑,山下馒头花遍野,花苞鲜红绽放,花瓣皎白盛开。海拔三四千米的花海之下,“机械军团”钻进高寒缺氧地带,智能型钻爆法成套装备轮番上阵,开凿一条天路。凿岩台车灵巧有力,拱架台车伸展自如,犹如重型机甲化身舞蹈演员,摇摆着刚柔并济的“高原芭蕾”。

机器人集群代替“人海战术”,一改打风钻、放炮、刨石渣作业方式,掀起一场划时代的工具变革。从超前作业到开挖掘进,从装碴运输到初期支护,从二次衬砌到辅助作业,钻爆法隧道装备产业势如破竹,形成了满足全地质、全地域的施工能力,实现了全工序、全断面的施工覆盖,培育出29个系列、超过150种型号产品,助推我国隧道智能建造从蓝图走向现实。

从雪域高原,到辽阔边疆,裂变的故事在继续。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天山南北的采收季,新疆万顷棉田一望无垠。高端智能六行采棉打包机排列成行,多机并采,采棉、集棉、打包一气呵成,采净率高达93%。机械化采棉,已成秋收盛况,画面宛若电影大片,蔚为壮观。

铁建重工网红采棉机助力新疆采棉机械化

“新疆机械采棉高大上呀”“吐出这么大卷,变魔术一样”,国产采棉神器又帅又萌,赢得网友爆赞。在乌鲁木齐西北郊,戈壁荒原崛起高端制造,新疆公司发展数载,面向农业,深耕农机,创新走心,产品走红,新产业加速出圈,渐成新疆制造新名片。

裂变式创新,有了开始,就不再结束。矿山装备、绿色建材装备、新型交通装备、新兴工程材料……新产业加速崛起,跨行业、多维度创新,企业处处焕发生机,为抢占下一个风口蓄集势能,为打造下一个量级积攒潜力。


从制造到智造

术业有专攻,大国重器必作于细。

在制造总厂盾体二班工区,盾体弧板进入铆焊前的卷圆工序,超大型卷料工业母机来回缓转,一块14厘米厚的高硬度钢板弯卷成筒状。工人手持特制弧度尺,每卷一小段测量一次,确保钢板每一寸弯曲弧度分毫不差。

从下料、成型、铆焊、机加工,到热处理、涂装、部装、总装,再到检测、调试,重达数千吨的盾构机,历经数十道工序精雕细刻。

全球最大的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

锻造大国重器的底气,出自这座超级工厂——

初看,是大气!40条盾构机生产线横跨长沙一二产业园,当之无愧全球最大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成为新华社《卫星看中国》视野里的工业地标。

再看,是豪气!12.5米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镗杆直径260毫米落地式铣镗床、160毫米厚板卷板机、12米板材铣边机……超大型加工设备集结,赋能中南地区最强加工实力。

又看,是锐气!柔性焊接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融合信息化系统技术,生产走向数字化、透明化,探索引领掘进机智能制造,努力打造示范标杆。

十五载专注制造,既在“精”字上下功夫,也在“智”字上做文章。

“推进梁缓慢推出,钻头顶到混凝土块。”调试坪里,拥有“三头六臂”的智能型凿岩台车打孔测试开始,研制团队为它配置了超强大脑和灵活四肢。

“偏差是多少?”

“5公分以内。”这是目前国际上最高的打孔精度。这种摸索与尝试,在奔涌的产业浪潮中,拍打出朵朵浪花。

站在新一轮工业革命风口,传统制造企业如何转型升级?这是时代命题。

时代之问,如何解答?

先定方向。以数智赋能,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即是“将产品塞进电脑,将车间搬上电脑,将隧道建在电脑”。

再寻路径。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构建研发设计数字化、产品机器人化、制造智能化、服务数智化、管理智慧化五大途径。

漫步这座超级工厂,一幅幅智造画面徐徐展开——

具备机器人特征的装备心灵手巧,数字孪生体实时模拟工况孕育下个产品迭代,离散型生产线智能制造崭露头角,施工装备采集大数据反哺工程建设。

匠心制造十五载,敢在人先又续征。专注制造,而不止于制造,蹚一蹚没走过的路,拓一拓没垦过的荒,别样风景就在前方,智造新局积步可至。


从走向全国到迈向世界

摊开一张中国地图,如果用红点标注掘进机开挖过的城市,那定是繁星密布;再用蓝线勾勒道岔弹条扣件铺设过的铁路,那必然汇集成网……这一个个点、一条条线,编织出一个个工程,绘制成十五载开拓的市场版图。

数据会说话——

2021年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30强,位居全球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制造商5强榜首;连续5年岩石隧道掘进机产量在国内保持第一;

2021年智能凿岩台车销量稳居国内外第一,六行采棉机市场占有率稳居国产采棉机第一。

数据里隐藏着创新的力量,那是穿山越岭、过江跨海的一往无前。

广州位处珠三角冲积平原,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52台盾构机结群作业,钻通广州地铁18、22号线,创造了单个项目应用最大盾构施工机群的世界纪录。

全球最大盾构施工机群52台盾构机掘胜广州地铁18、22号线

西部水利工程,最大埋深达2268米,遭遇令工程界胆战心惊的蚀变岩带。掘进机巧妙设计电液混合驱动,顺利夺关闯隘,破解了困扰世界挖掘行业50多年的“卡机”难题。

实践赋予创新以意义,即便再复杂的“地质博物馆”,也抵挡不住“地下蛟龙”的技术合围;即使再艰难的超级工程,也阻挡不了直挺“无人区”的技术攻坚。

走向全国,攒足了经验,高掌远跖,到海外去。

在美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老挝……铁路道岔为世界铺就交通大动脉。

在埃塞俄比亚、格鲁吉亚、阿联酋……钻爆法施工装备为全球隧道工程提供成套解决方案。

在俄罗斯、土耳其、印度、韩国……隧道掘进机为海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出口俄罗斯莫斯科的11米级盾构机“胜利号”在长沙生产制造

几番磨砺数载耕耘,海外市场越走越宽,凭的是脚力和实力。

每年平均飞行超过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圈,这是海外业务人员一份寻常的飞行记录。

针对性设计强,可靠的性能,实惠的价格,快捷的服务,这是产品从硬科技到软实力的品质托底。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艰难闯关,中国制造奋力支撑世界经济复苏。这其中,就有我们的故事。

看去年的足迹,行稳步远。

去到新的国度——新突破意大利、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塞拉利昂、中国澳门等7个国别或地区市场。

实现深度开发——全面完成海外服务、经营、渠道布局,出口销售含括硬岩掘进机、盾构机、凿岩台车等15种产品。

看今年的数据,信心在握。

一季度,海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912.67%。9倍增速下,海外订单生产马力全开,中国装备加速装备世界。

此时的车间里,出口订单赶制忙,加工生产铆足劲。它们在出海的路上,焕发着“中国风采”。


从外树形象到内强素质

开市祥锣,见证承前启后的历史跨步。在数字化指挥监控中心展示区,一架小巧玲珑的鸣锣居中静放,流转着岁月。

回到记忆深处的那刻——

嘡!一声脆响。2021年6月22日,铁建重工在上交所科创板鸣锣上市。自此,“资本、产业、科技”三翼齐飞,企业跃上发展新高度。

铁建重工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创造了央企 A 股分拆上市首例、工程机械行业首家科创板上市、专业设备制造领域募资规模最大等多项科创板纪录

谁说时间无言?资本市场记下浓重一笔——科创板募资规模最大的专用设备制造企业。

谁说历史无痕?工程机械创写一大纪录——行业第一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企业。

跋涉十五载,我们家底厚实了,根基牢固了,动力强劲了,动能澎湃了,龙头企业的品牌形象名扬四海。

站在新起点,我们登高再望远,检视时间轴,重找坐标系,锚定“打造卓越上市公司”新目标,意气又风发。

卓越,外化于形,是缔造全球领先产品产业的战略擘画;内化于心,是党建领航的管理模式创新。

外化于形,战略创新又增时代内涵——

产品产业定位“高大上”:只做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甚至全球空白的产品,只做能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二的产品,只做与工法关联度大或定制化高端装备。

产品研发定位“高精尖”:基于“工程设计+应用场景+前沿技术+工法引领”,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

内化于心,管理创新践行战略初心——

越是百年变局,越需砥砺初心,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党建优势,是我们迈向卓越的关键和基础。

越是转型吃劲,越要管理下劲,回归企业管理,通过管理赋能,提升“九种核心能力”,既舒筋活络,又强身健体,以卓越管理成就卓越企业。

无论是外化于形,还是内化于心,最终要实化于行。

实化于行,科技创新锻造硬核实力——

攻克“卡脖子”技术,打通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最后一公里”,实现掘进机产业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的全面国产化,全面领先世界。

攻关“智能化”技术,深化“两化融合”,实现“五化协同”,加快智造升级助推地下工程智能建造。

十五载耕耘奋斗,把前行的坡和坎在脚下堆积成梯,蹚出创新之路;让奔走的喜和泪在心中淬炼信仰,支撑跋涉远途。

感恩时代,生于伟大国度,筑梦伟大工程,何其有幸。

感激你们,每一位铁建重工人,我们一路同力同行,一起逐梦圆梦,与有荣焉。

感谢走过十五载的我,忆往昔,成就瞩目,新辉煌,还看今朝。

“十五周年生日快乐!”5月28日如期而至,你们由衷送上祝福,并嘱我许个心愿。

我沉思片刻,闭上双眼,双手合十,一个关于未来的美好愿望涌上心头……

奋斗的花火,创新的光芒,以穿透岩石的力量去追逐这个美好的愿望,它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