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曾经活在哥哥的影子下:撕掉无谓的标签,才能直面阳光

活在优秀哥哥的影子下是怎样一种体验?踩着哥哥的脚印,沿着哥哥走过的路,背负着“xx弟弟”的标签,@北极熊Quinn同学一路走到大学。直到选择考研的那一刻,他才决定摆脱哥哥的身影,却遭遇了人生中的巨大变故……

活在哥哥影子中的我

我有一个哥哥,比我大四岁,学习很好,老师同学都喜欢他,所以我身上一直有一个大大的标签:这是毛某某的弟弟。

这个标签让我一直活在我哥的影子里,加上我本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从不敢做任何“出格”的事,只是循着哥哥走过的路,小心翼翼地再走一遍,生怕配不上别人眼中的自己。我甚至一度认为,在爹娘眼里,我一定也是我哥的复制品吧。

那时候,我的人生就像一只荡漾在阳光下的风筝,看似飞得高,却有一根引线牵扯着我,而那根引线,是父母的期待、老师的赞许,以及哥哥高大的身影。

后来哥哥先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那时我们那个小村子一年也出不了几个大学生,父母乡邻更是叮嘱我:“将来要像你哥哥一样考大学啊”。

2010年,在他毕业之际,我也参加了高考。“你的物理成绩还不错,要不也报河北师大的物理学吧。”哥哥建议我。

可能是心里隐隐的叛逆作怪吧,我没有听我哥的话,而是报了生物学,因为我从小在村子里长大,亲近自然,平时也喜欢观察各种花草树木,总会被生物课本的插图所吸引。

但是,也许冥冥中自有命运安排,我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最终调剂到了河北师大的物理学专业,我再次成了我哥的学弟。

河北师大校园

更奇妙的是,我的辅导员是我哥的大学同学,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大学生活就像是初高中的翻版,总感觉有些眼睛在盯着自己,希望我做出我哥那样的成绩,我也确实对物理产生过浓厚的兴趣。

到了大三,我决定考研深造,将来继续做科研。然而考什么方向,我一直犹疑不决。我的专业成绩还不错,在年级前10%,继续研究物理学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说实话,我对生物学依然存有念想,总觉得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感性与理性的天平一直摇摆。为什么不再尝试一次呢?我终于决定跨考生物学方向,这在我们学院几乎没有先例。那时候大家都很不理解我的选择,老师和家人再三劝我打消这个冒险的念头。

但是这一次,我好像铁了心要和那个乖乖听话的自己较个劲,和周围所有人较劲,我想要告诉所有人:我不想活在哥哥的影子里,我想撕掉“毛某某的弟弟”这个标签。

于是我去旁听生物学院的课,在图书馆查阅专业书,最后发现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生态学这个方向,并且确定以中科院研究所为目标。

甚至,我还专门向中科院的一位老师发了邮件咨询,老师对我表示了极大的兴趣,鼓励我报考。这些都坚定了我跨考生态学的决心。


刚为自己选了路,却与病魔迎头相撞

从那时候起,除了完成本专业课业,我就一直奔忙于图书馆和考研补习班之间,剩下的时间都在恶补植物学、生态学等知识,虽然我自认为学习能力还不错,但是当所有这些课程扑面而来,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

我开始调节作息习惯,早上6点多起床,中午不再休息,晚上一般11点多才回宿舍,周末同样如此。虽然真的很累,但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我觉得也值了。

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两个月。2013年6月,我忽然发现自己那段时间一直在咳嗽,就去买了些止咳药,但是不管用,而且感觉越来越控制不住地咳,浑身无力,一看书就困,人也瘦了一大圈,176的身高,体重只有一百零几斤。

我心里就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决定去医院好好查一查,结果出来了:肺结核!虽然有一点心理准备,但是确诊那一刻,还是手足无措。

养病的第一个月最是难熬,我陷入了不断的自我怀疑之中:也许我不执拗地选择跨考,身体也不至于落得这个下场吧!是上天在告诉我放弃抵抗吗?难道选择自己想走的路真的就这么难吗?

我不敢去想以后该怎么办,因为这场病,我错过了考研的时间,那么要不要再考一次,还是直接参加工作呢?我不知道。

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而家人是那段黑暗日子里唯一的一缕阳光,也是帮助我最终走出来的温暖力量。

因为要去县医院输液一个月,爹每天都骑着家里的小摩托带着我往返于我家和县城之间。我要打100天的针,为了让针剂更好地发挥药效,娘每天晚上都要用热毛巾帮我热敷半小时。我要吃半年的特制药,因为吃药反胃得厉害,娘就每天换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而这半年里,每天早上7点的鸡蛋羹从未间断过,只因为娘知道我从小最喜欢吃鸡蛋羹……

那时我每隔半个月就需要做一次CT查看肺部恢复情况,每次爹都会在门口耐心等待。有那么一次,我走进检查室时无意间回了头,刚好撞见了我爹的眼神,眼里满是担忧。而他看我回了头,却立马换了一副笑脸,然后,隔离门关上了。

那个眼神深深印在我的心里,那一刻,我恍悟了,爹娘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他们虽然不善表达,但一直在尽全力照顾我们,支持我们兄弟俩读书。

我这次生病,心里最难过煎熬的绝不是自己,而是一直陪伴我照顾我的爹娘啊。那天回家后,我躲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仿佛要吐出心中所有的委屈和悲哀,但心里也默默发誓一定要振作起来,不为别人,就为爹娘和自己!

曾经以为是“哥哥的复制品”这些想法实在幼稚,在爹娘的眼里,我和哥哥都是独一无二的呀。那一天我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也许当初决定跨考有部分原因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但那天我明白了不必在意别人的说法,走我自己最想走的路就好。


终于找到你,那个最好的自己

后来我的身体渐渐恢复了,未来的路也清晰了起来:我不仅要继续跨考生态学,还要做出好成绩来!

2014年大学毕业后,我和班里的三位同学一起校外租了房子准备二战,备考固然辛苦,但是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一步步完成目标的充实感,却让人欣喜而满足。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体会到了制定计划、严格执行的重要性,这对我后来的学习和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

之后的故事就比较顺利了,第二年,我以全研究所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中科院,加入了一个非常优秀的研究团队,一路读完了硕博,曾经鼓励我报考中科院的老师成了我硕博期间的导师。

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诸如怎样让森林更有生机,怎样把受破坏的森林恢复成天然林状态,怎样提高森林在提供木材、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作用……

相比成日泡在实验室的枯燥,我们的科研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亲近自然,而在最初的兴奋和新鲜感褪去之后,越深入学习,越感觉多了一份责任感。

外出工作

在读博期间,我研究了一个课题,主要是结合土壤的微生物观点,研究植物的多样性和固碳功能。因为我们课题组没有相关基础,前期我们搜集了大量文献来自学微生物知识。上百篇英文文献,我要一一读完并总结,英语并不是我的强项,但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好在最后研究进行得比较顺利,2019年6月,我以一作身份在New Phytologist上发表了论文(影响因子10以上),也因此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和中科院奖学金。

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做科研就一定要脚踏实地,坐得住冷板凳,刚开始读英文文献时候确实很煎熬,但是熬过来了就发现,原来收获知识并自主发现新的规律真的太有成就感了。后来我开始在扇贝背单词,读英文文章,以此来弥补英语这一块的短板。毕竟以后要读的英文文献还有很多啊!

美国波多黎各开会留念(加勒比海)

当然这些年来也少不了老师和同学的照拂,我陆陆续续有了更多的研究成果,也去美国和新加坡参加过国际会议,并于今年夏天以优秀毕业生身份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留念

目前我留在了研究所里从事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工作,虽然偶尔会加班到很晚,但是每天可以做自己争取来的、自己喜欢的事,我是多么的幸运呀!

获奖证书


写在最后

哥哥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后来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读了博,现在在做博后研究,依然还是物理学方向。

我时常会想,因为哥哥一直走在前面,为我树立了榜样,我才能走得更顺畅,如果当初没有跨考,也许我会走上和哥哥相似的道路,也许也能小有所成,只是那样的我,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快乐。

我们常常会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它们将我们层层包裹,不说别人,可能就连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真正的个性和潜力了。

我小时候总被人说是“毛某某的弟弟”,于是我潜意识里就觉得自己应该像哥哥一样,不敢逾越半步。我越来越拧巴,越想摆脱,却越陷入自己画下的牢笼。而后来的我终于明白,标签并不能真正定义我们,真正能定义我们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