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魔斯妈妈育儿实录
分享一本好书《思维地图》。这本书讲述的是风靡全美学校,而后被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很多国家引进,能显著提高人类深度思维能力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地图。
刚读前两章的时候,我的确有些崩溃。作者大卫.海勒真的是研究学者出身,理论性好强。但是,随着后面实操案例的不断展现和解析,我逐渐意识到: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以帮助很多鸡娃妈妈培养出真正的学霸。尤其适用于那些小学阶段靠勤奋,学习成绩还不错,到了中学阶段学习能力跟不上的孩子。当然,如果是学校老师能读到这本书,那将会有更多的孩子受益。
虽然这本书专业度有点高,但是,对抗教育孩子的焦虑,我们真的需要读点硬干货。
一、思维地图到底有多牛?1、思维地图直接推动了西方教育的系统性变革
很多人认为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来源于文化的差异。看完这本书,我了解到早期的西方教育同样强调死记硬背。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早期的教育方式大抵都差不多,并不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会将概念和知识拆成一小块一小块,让学生记忆,然后用考试来评估学生的记忆水平。他们意识不到学生认知能力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后来,西方的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开始大量的认知科学研究、心理测试和教育实践,探索更高效的学习方法。而思维地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神经学家发现:我们环境中7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接收的。大脑是由视觉主导,用网络和图的形式来组织信息的。
所以,思维地图向我们展现的思维方式正是契合了大脑原本的运行模式。
1992年,思维地图被纽约、密西西比州、德克萨斯州州等地学校广泛应用于教学,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发展到现在,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已经有逾5000所学校使用“思维地图”进行教学。
什么是教育?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是学校里教过的知识都忘掉以后,自己还能保留的东西。”
我在思维地图里看到了类似的解读。作者大卫.海勒强调,“当学生离开学校时,能掌握目前还没有被明确教过的能力,拥有超越课后作业、命题作文和各学科事实性信息测试的创造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和概念性思维。这才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我相信,思维训练也将是未来中国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毕竟中国未来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极具开发性的思维。
2、从“学渣”到“学霸”,思维地图能显著提高学习成绩
从引入“思维地图”教学方式的学校反馈来看,大量案例表明,很多曾被认为智力难以改进的学生,通过长期使用思维地图显著提高了学习成绩。我们一起听听学生的真实反馈:
“思维地图能帮助我识别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思维地图能让我保持专注。”
“思维地图很容易绘制,又有趣,很像在拼图。”
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呢?其实是思维地图能够解决很多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痛点”。比如:“写作文之痛”,很会说话,就是写不出东西。“表达之痛”,有很多想法,但很难清楚地表达。“听课之痛”,老师讲了很多知识点,再复习总结时,脑子就成了浆糊。
这些痛点都指向一个问题:不懂得理清思路、组织观点。而思维地图正是能够帮助孩子拓展、组织和交流想法;看到关联、模式和关系;扩展词汇;对重点概念、观点和信息分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策略;帮助回忆,提升记忆力等等,从而实现一系列学校的教学要求。
3、普适性极强,家庭、学校、科研、职场均可使用
现代社会信息太多,时间太少,人们如何能从海量的资源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这个能力变得尤为关键。思维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将是一个“视觉-空间-语言”化媒体当道的世界。人们探索和展示这个世界的方式会远比课堂上所展示的更加直观,更具关联性。思维地图能帮助我们更加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
人性总喜欢迎合自身的目的和偏见,扭曲、删减或屏蔽信息,这让现代社会人际沟通的冲突越来越多。如何让自己做到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如何修正自己的行为?思维地图可以帮助我们。
从这些角度来看,思维地图的普适性实在是太强了。孩子、父母、老师、科研人员、职场精英……都适用。
对于孩子来说,思维地图可以运用在阅读、数学、历史、社会研究等多个学科,以及从艺术到体育的各种学校活动中。很多孩子表示:“思维地图不仅帮我成为一名更好的学生。还让我的整个生活变得更容易了。”
对于老师来说,思维地图能够明显改善教学效率。不仅能提升课堂进度,还能大大加快课后作业的批改速度。要知道,人们看图的速度会明显快于看文字。
对于科研和职场人员来说,思维地图是一种超高效的工具和技术,对于调研、项目开发、企业管理、科学探索都非常有帮助。
二、不等于“思维导图”,4张图带你领略“思维地图”的博大精深
很多人会以为我推荐的这本《思维地图》就是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其实不然,个人觉得大卫.海勒的“思维地图”比思维导图更加博大精深。
思维导图的核心理念在于从中央图形向外辐射,不断衍生出多个次中心点,从而训练发散性思维。在培养创造性思维上,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工具。但是在归纳、总结这种分析型思维训练上,思维导图的图形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在这里展示几张书中的案例图示,一同领略下你未曾听说的这些可视化工具。
1、堪比教案的头脑风暴网络图
“头脑风暴”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国内也有不少老师在用。但是利用头脑风暴网络图替代传统教案的老师并不多。《思维地图》这本书中有一个案例,展示了一个美国老师在讲解“探险”这个主题时,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整个流程。
从收集资料到启发式提问,再到绘图、分析、讨论,整个流程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但是利用头脑风暴网络图这一可视化工具能让学生轻松梳理出关键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归纳、总结,获得更高阶的认知能力。这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2、从未听说过的心景图
用隐喻的手法还原心灵内部的景致,这个听起来的确很神奇。
关于隐喻,加拿大学霸斯科特.杨曾在《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中提到,隐喻可不只是文学修辞手法这么简单,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构建知识间的关联。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
心景图正是让学习者通过某个具体形象或者场景,比如水中寻宝、星际穿越、森林徒步、循道奔跑等等,来表征一个概念或者观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将自己的想象力带入其中,会让这些知识点更加形象生动,容易记忆。
3、显著提高学习成绩的组织图
组织图可以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框架内进行分析思考,直接促进多种思维习惯的养成。比如控制冲动、持之以恒、力求精确、语言思维严谨等等。
书中提到全景组织图的模板。我们看到,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全部融在一张图上。整个过程充分发掘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如果孩子遇到困难,他们会得到辅助性提问、替代路径、参考资料,求助提示等等一系列支持。
是不是觉得用全景组织图的思维来学习,学什么都会很高效?其实,大脑本身就很喜欢组织信息。
组织图对培养孩子的基本技能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有显著作用。
4、能让长篇论文一目了然的论证图
把复杂的论点、论据归纳在一张表单上,极大地减轻了思考者的认知负担,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会让学习者更加专注于知识的获取,而不是浪费在低效的记忆上。
三、网络资源太简单,无法体现精髓,学习思维地图只能看书
思维地图有8种基本图形。这是大卫.海勒在头脑风暴图、组织图和概念图这三种可视化工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更高阶的提炼。
这8种图形包括“圆圈图(用于联想)、树形图(用于分类)、气泡图(用于描述)、双气泡图(用于对比)、流程图(用于顺序)、复流程图(用于因果)、括号图(用于拆分)、桥形图(用于类比)。
有些人看到这8种图形,会觉得很简单而忽视他的价值。事实上,大道至简。看起来简洁,才是智慧所在。人类绝大部分思维都基于这8种思维。
我看到网络上有一些文章介绍这8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他们表述得过于简单,而且相互独立,没有系统化的实证案例。这无法体现思维地图的精髓所在。
孤立地教授这些思维技能,实际上是在简化思维过程。思维地图强调各种图形的综合运用。同时,大卫.海勒也鼓励学习者创造属于自己的工具,并在信息收集、加工、提炼中不断打磨和完善这个工具,反对给学生现成的模板。
所以,想真正了解并学习“思维地图”,必须要读书.到书中去看作者列举的案例、解读,反复练习,而不是随便从网络上获取资源。系统性的学习才能真正掌握这个超效学习法的精髓。
读完这本书,我特别期望和儿子一起在数学和阅读两个领域中尝试一下书中的方法。关于阅读的可视化工具,不少人在运用思维导图时可能会尝试过。而书中提到的数学领域的运用,一个案例提到高中一年级学生完成的代数概念图,让我觉得尤为新鲜。
这张图虽然看起来有些复杂。但是仔细剖析过程,如果是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经过不断地反思独立完成的,他的思路会很清晰。所有知识点会像一张网一样印刻在脑海里。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学生对所学代数知识的一次高度演化概述,更是一次丰富的头脑风暴。
如果你也感兴趣,不妨买一本书。让我们一起开始实践。随时欢迎私信我,交流心得。
我是魔斯妈妈,俩宝妈。财务金融领域混迹多年,后因孩子投身教育领域。感谢孩子,让我拥有不断成长的动力!原创不易,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转发!为回馈粉丝,魔斯妈妈免费向大家开放海量英文启蒙歌曲、游戏(学龄前)、绘本、国家地理儿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关注我,私信发送“国家地理”或“歌曲”或“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