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广东人回家过年,送什么手信给亲朋好友好?


周游儿是不加V的公众号,所以我们不生产广告


手信,源于佳节时我们对家乡的思念。

在港澳地区,手信十分繁荣。旧时,香港的祖先多是广东地区迁移而来,因为殖民的政治缘故,导致大陆和港澳的亲人隔海相望,唯有家乡的特产能一解心中的乡愁。



▲ 从太平山顶俯瞰香港。图/摄图网

逢年送礼,一份手信,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来自远方的关心。当亲朋好友从你手中递过这份温暖时,他们也能从手信里了解你在远方的故事。

从手信里,收获一份温暖,收获一份亲近。


▲几十元钱的价格,让我们间的关系更亲近一些。图/网络

01 广州


鸡仔饼|咸香可口,老广州的最爱

在粤语文化里,"仔“多了一份亲昵。广州人喜欢在人名、食物、店名后面加个仔,来表示他们对此的亲密。


▲711是众多便利店中唯独被广州人称为“仔”的店。图/网络

鸡仔饼这被广州人垂爱的食物,因外形酷似鸡头而得名。与中山的杏仁饼,佛山的盲公饼,阳江的炒米饼并列视为广东的四大名饼,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广州,至今有270年的历史!


▲外表焦黄的鸡仔饼吃起来外酥里糯。图/网络

别看外形类似鸡仔,里面可装的是它特色的肥猪肉,外地的朋友初食时,被它实在的肥肉而吓到。但慢慢你会发现,这鸡仔饼耐人寻味, 它有深度,越嚼味越好,吃完后隐藏在牙缝里、舌底下、嘴角边的美味余香仍在不断辐射,久久萦绕。


▲鸡仔饼有五仁馅和南乳馅的。图/@珊珊5354

老婆饼|老婆来,一口一甜香

老婆饼的得名的确源于一个关于老婆的传说。据说,在清朝,有位潮州师傅带回一家有名茶楼的点心给自己的老婆尝尝。结果老婆觉得自家娘家做的冬蓉点心最好,不服气的老公就让自己的老婆带来一试,结果味道出奇的美味,还带去茶楼让伙计老板共享。老板也连连称道,故取名为老婆饼。


▲层叠酥松的层次感来自于老婆饼里头层层叠叠、薄如棉纸的油酥皮。图/摄图网

腊味|据说,每个地方都有着一份当地味道的腊味

广东常说”秋风起,食腊味”。每到深秋天凉,你总能看到街头腊味店前人山人海的盛况。


▲上下九步行街上聚集了许多购买特产的朋友。图/网络

作为广东的一种传统食品,腊味久负盛名,历史悠久。尤其是腊肠,用猪肠衣作为外层膜,一般选用肥瘦皆宜的前腿猪肉,腊香浓郁,口感极香,携带方便,而且用途比较多,不仅可以蒸熟单吃,还可以伴着其他菜一起食用。


▲不妨做个腊肉蒸饭给家人尝尝。图/网络

广式汤料|冬日,滋润心脾

没有哪个地方比广州更爱煲汤,任何时候任何场景都可以用一碗汤来解决。


▲汤是冬日最温暖的补品。图/网络

广州人讲究喝汤养生,总会在汤里放入各种具有滋补功效的中药材。如果你也想带份广式的健康生活方式给你的亲朋好友,不妨到上下九步行街的店铺里购买这些煲汤的汤料。什么蜜枣、五指毛桃、虫草花、薏米、百合、玉竹、干贝、鱿鱼、鱼干、虾米、花胶、海参、鲍鱼五花八门,保证你会惊讶于食材的丰富。


▲虫草花,并非花,是菌类的一种。和玉米排骨搭在一起简直就是绝配。图/网络

02 香港


燕窝糕|一款藏了心机的糕点

清淡饮食,靓汤粥水,都是香港人的养生秘籍。燕窝羹常见,但燕窝做的糕点你见过吗?



▲ 陈意斋的燕窝糕,古朴的包装值得玩味。图/Google

1927年,主打健康零食的陈意斋在佛山诞生。当时,陈老板看身边的小孩吃的零食都不健康,所以就发明了燕窝糕。这一道糕点采用真正的燕窝制作,软糯中带着点韧劲儿,甜味清雅。如今,香港人一提起燕窝糕,就会想到陈意斋。你若用它做为手信,尤其是用来孝敬长辈,会显得尤为高级



▲ 陈意斋里其他的养生零食。图/Google

陈意斋的小吃不只燕窝糕一种。川贝杏仁露、川贝旧陈皮、甘草榄和柠汁冬姜等零嘴,都把养生健康的理念一一落实。

德成号手工鸡蛋卷|一款老少皆宜的点心

停业近80年的德成号原是粮油店,每逢农历新年都会赠送物给老顾客,第二代老板见年年都是瓜子、蜜饯了无新意,自身是澳门人的太太,故突发奇想自制蛋卷送客,不料大受欢送,于是从20世纪50年代便转卖鸡蛋卷。


▲德成号。图/网络

蛋卷金黄色,色泽平均,一开盖即有浓郁的鸡蛋香溢出,由于手工制造,格外松脆富层次感,入口即化。鸡蛋卷数十年来都以传统的方形铁罐包装,除了鸡蛋原味,还有牛油味和椰汁味。


▲如果你尝过他家的蛋挞,保证你会感叹这么多年你都吃了什么。图/网络

珍妮曲奇|Do you like cookies?

香港人热爱饮茶食点心,很多人来到香港都会带一些诸如蛋卷的酥点回家。但是自从Jenny bakery(珍妮曲奇)进驻,香港传统的酥点经历了不小的挑战。你也许对珍妮曲奇感到陌生,但港剧中常出现的熊仔曲奇饼干,正是他家的招牌。

▲ 珍妮曲奇熊仔饼的铁盒包装给人感觉很温暖。图/Google


▲ 原味牛油花、咖啡牛油花、脆牛油还有提子燕麦,是珍妮曲奇最经典的4mix。图/Google

这曲奇可不是传统味道,而是现代新式口味。老板Jenny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早在1989年便随丈夫移居香港。Jenny制作曲奇的好手艺,传颂在香港南部赤柱妇女界,街坊邻里都特别喜欢Jenny亲手制作的黄油曲奇饼干


▲ 原珍妮曲奇的价目表,你想吃哪个?图/Google

珍妮曲奇,有着特别浓厚的黄油香气,入口松软,用口腔的温度就能融化。最特殊当属对凤梨酥进行改良,将传统凤梨酥的酥皮换为曲奇,包裹着真材实料的凤梨果蓉,酸甜酥松。因为是相当热门的品牌,所以山寨它的人很多。你寻到尖沙咀和上环去,那里才有珍妮曲奇正版店铺。

03 澳门


猪肉脯|带有东南亚味道的手信

猪肉脯其实是新加坡特产,在民国时期传入广东,并经澳门发扬光大。在澳门众多的手信当中,猪肉脯占据了摊铺的大片江山。存放时间旧且具有风味特色,再加上它的味道受到大众的一致认可,是它在众多手信中脱颖而出。


▲ 澳门的猪肉脯讲究口味多样,以现吃为主。图/图虫·创意

看似薄薄的肉片,其实一块好的猪肉脯的制作需要经过十几道工艺,猪肉的肥瘦比例,厚度,以及烘烤的火候时间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成品的口感和味道。


▲猪肉的肥瘦和厚度都十分关键。图/网络

杏仁饼|这么多年它一直都在



▲ 杏仁饼,真香真酥脆。图/网络

类似图中的饼,我们对于它并不陌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用一张红纸包裹的它是过年时节送礼的佳品。虽然在现在三只松鼠、曲奇饼干、良品铺子占据货架的年代,我们觉得它不再好吃,但是那份亲切感依然存在。


▲沙湾白饼。图/网络

杏仁饼是比白饼更为精致的饼,在澳门最为常见。搭配茶水共同饮食,既解决了饼的干渴问题又可以下午充饥解馋。

经过炭火的烤制,杏仁饼口感酥香,还带有一丝炭火气味。每咬一口,都能够看到大颗的杏仁粒,十分良心。早期兴盛的客运码头,迎送着商旅和移居海外的澳门人。饼店便在港口聚集,为他们远洋前携上一份家乡味道提供方便。



▲ 还属手工制作的杏仁饼好吃。图/Google

现在,澳门的饼店大多保留着制作炭火炉烤的传统手艺。手工杏仁饼推荐去澳门新马路的“最香饼家”购买,每天大概只卖1000个左右,又以酥香不粘牙的蛋黄杏仁饼为佳品。而钜记手信的杏仁饼种类繁多,像原颗杏仁、咸蛋黄味、海苔味等多种味道,送人显得大气。



▲ 被列入必买单中的“最香”杏仁饼、凤凰卷。图/Google

三个地方,三种手信,但相同的是每个手信的背后都有一段返乡的故事,都有一份对家乡的思念。春节回家,你准备带上哪一款了吗?

来源|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办公室的女猪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