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难啊!坚持4个多月,杭州70后夫妇崩溃了:娃要升初中,老人要养老,民宿还要开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杨希林

图片来源:周柚

部分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进入六月,杭州西湖的荷花和往年一样亭亭玉立,散发着夏的气息。

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没有暴发,此时傅剑平和张淳凯夫妇应该为民宿一年当中最热的旅游季做准备,接待着来自各地的客人,或带娃去周边逛一逛,赏赏西湖美景,或督促孩子接下来的小升初做准备。但因为疫情,傅剑平和张淳凯的日常节奏均被打乱,直到3月底,民宿才迎来第一批省内疗休养的客人。

对夫妇俩来说,民宿最艰难的困境已经过去:零收入、零入住率的情况不复存在,客源量也在渐渐回流;民宿规模小,自己是房东,也不用承担租金压力。然而,就在这个当口,生熬硬扛4个多月的他们,却陷入了漫长的纠结期。

傅剑平和张淳凯。

民宿停摆期:

没有客人被迫宅家,

生熬硬扛还是“断尾求生”?

傅剑平和张淳凯是一对茶商。2013年,他们说服家人,花四年时间,一点点考察、学习,把位于梅灵南路的住房改造成了一家名叫“山悦茗宿”的民宿,今年是他们经营民宿的第三年。对他们来说,春节、寒假是一年当中的预订高峰,今年春节,民宿里6间客房基本都是预订7天到9天的中长租客。虽然做民宿的时间不长,但逐年增多的订单量,让他们对接下来的运营逐渐也有了信心。1月22日,夫妇俩打理好民宿的年末工作,把民宿委托给保洁阿姨,带儿子小伍(化名)回到了两百多公里外的开化老家。在张淳凯的预想中,作为六年级学生,寒假是小伍放松的最后一个假期。过完年回杭州后,迎接小伍的就是补习班——家——运动场三点一线的生活。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家人所有的计划。回家当天,两人身边关于疫情的消息突然多了起来,微信群不时会刷到提醒注意防护的消息,民宿订单也开始陆陆续续有咨询退订。23日,浙江省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民宿所有订单都收到了退订申请,夫妇俩给房客们都免费退订。“挺可惜的,有5间订了7-9天的住宿,只能全部取消。”张淳凯回忆。

被迫宅家的日子里,除了督促孩子学习,夫妇俩也会在朋友圈关注文旅产业动态,尤其是各地民宿主的恢复情况。中国饭店协会在《新冠疫情对中国住宿行业的影响与趋势报告》中指出,1-2月,民宿行业营业基本停摆:74.29%的酒店和民宿选择了直接闭店,平均闭店天数达到27天,入住率同比降幅为70.30%;预计全年行业营收将同比下滑24%,损失在1300亿元左右……

“上海、北京、武汉,疫情严重的地方民宿主受到的影响都很大。我们还算好的,毕竟是自己家的房子,没有房源租赁费用。”张淳凯告诉小时新闻记者。

民宿退订还不算大问题。“民宿开业后,大小杂事一直是由公公婆婆帮忙做的。今年过年他们反映,精力跟不上了,想安心养老。等回到民宿,餐饮、卫生清洁都要我们自己上手。”更让张淳凯忧心的是儿子小伍的学业。小伍今年读六年级,平时很爱打篮球、垒球,音乐天赋也不错,可学业上不算拔尖。眼看马上要小升初了,张淳凯很担心小伍跟不上接下来初中的学习进度。去年年末,小伍从所在的排箫兴趣社接到了去新加坡比赛的通知。张淳凯决定,趁娃比赛的同时,去新加坡物色一所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本来是想等2月份去的,但受疫情影响,现在出国肯定‘凉凉’,还不如让娃老老实实升公办初中。”

民宿停摆已成定局,娃的出国留学计划也被搁置,怎么办?闲不住的张淳凯开始在家研究美食,特别是做素食。“我们俩都是茶商出身,建民宿时也注重打造‘茶文化’。客人来民宿可以去后山茶田采茶、泡茶,还可以看专业的炒茶手法。”可张淳凯觉得,疫情后,只靠茶文化来吸引客群,民宿的竞争力依旧太弱。而素食是一个突破口。“我喜欢做素食,也喜欢去各个美食店吃素食。吃了六、七年,发现杭州名气大的素食店寥寥无几,更别提在民宿里吃素食。”

张淳凯在老家尝试的素食

和张淳凯“充电式”的假期不同,民宿被迫停摆的这段时间,傅剑平一直在思考。在他看来,儿子小伍的学习情况不用过多担心,毕竟孩子开心、快乐最重要。更让他纠结的,是民宿是否要继续经营下去。“民宿开了三年,是时候把步伐放慢,想一想接下来要怎么走。”傅剑平告诉记者,宅家的一个多月里,他会不时和身边的民宿主交流,看看各家的“活法”。有人熬不下去,和在线民宿平台签订协议,把民宿交由平台打理;有人仍在默默坚持,但情况不容乐观,预计第一个小高峰也要等到清明节……“爸妈年纪大了,孩子又要升初中,民宿到底要不要继续开下去?我真的很迷茫。”

漫长复苏期:

客人多了却力不从心,

民宿之路何去何从?

纠结——强制冷静——再次焦虑,在这样的心态循环过程中,3月初,傅剑平夫妇终于迎来了一个好消息:西湖龙井3月15日左右进入开采期。采摘工一旦进入,封闭的景区村落也意味着能“破冰”。接到消息后,傅剑平第一时间赶回民宿,而妻子张淳凯先留在老家陪孩子,等采茶农忙时再回杭州帮忙。“当时杭州疫情没完全控制住,再加上当时儿子正在上网课,身边最好有个大人陪着。”

3月下旬,“山悦茗宿”接到了春节后第一笔订单。那是6名来自杭州市内的80后,定了两天一晚的民宿周边游行程。“复工后,来预定民宿的基本都是之前住过一两次的熟客,通过微信和我们预定的。”张淳凯表示,当初市场调研时,两人就决定,把自家民宿做成复古又不失特色的网红民宿,不依靠平台“跑量”,而是主做熟客,留住高端小众客群。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在西湖景区内,像自家一样有大庭院公共区域和自家茶田的民宿寥寥可数。

山悅茗宿

“为了走田园复古风,我们翻新了地板,配备手工编织的坐垫,再安上从朋友那里淘来的旧家具,扇形大窗前摆上上镜好看的大浴缸。硬软装加起来,一共花费逾三百万元装修费。”张淳凯告诉记者,老房子改造成本高,生活机能差,利润空间不大。花这么大的时间、金钱成本改造,一是自己感兴趣,二是想保留民宿“茶文化”的特色。“现在看来,做城市民宿,我们的体量还算小的。规模越大、前期投入越多的民宿房东,越难熬。”

夫妇俩在民宿手工改造家具

2个月的坚持,让“山悦民宿”看到了复苏的曙光。和夫妇俩预料相同,清明节小长假,民宿迎来了第一个满房日。和往年相比,虽然长租客人不多,但周边游、短途游的订单量却明显增多。回顾刚过去的五月,傅剑平发现,民宿一周内,一般只有周一、周二最空闲。然而,客流量逐渐恢复后,烦恼也接踵而至:随着暑假逼近,孩子的学业压力增大,作为陪读“主力军”的张淳凯无暇顾及民宿。而兼顾餐饮、卫生及顾客对接的傅剑平,在尝试一个月后,明显力不从心。

“5月后,对比前两年,民宿的订单量其实是在上升的,但想回收现金流,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傅剑平告诉记者,疫情前,民宿里还有个保洁阿姨,可疫情爆发后,阿姨也辞职回老家了。现在,自己的工作量陡然加剧。更让他担忧的是,如今来民宿的客人,基本以省内疗休养客人为主。但单依靠本地客群的增长空间有多大,他没有把握。“西湖是全国自驾游最热门的目的地,省外游一天不开放,民宿消费力就很难长久持续。”

来民宿疗休养的客人

几经思索后,夫妇俩终于决定,向身边其他民宿主一样,尝试和民宿平台沟通,或者找中介寻求靠谱的代理人,管理这家民宿。可惜的是,寻找了两个多月,夫妇俩依旧没有碰到民宿的那位“有缘人”。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我们的民宿有特色、有市场、有价值,想找一个能真正把民宿特色传承并发扬的管理人。”张淳凯告诉记者,和民宿平台及中介的碰面中,夫妇俩一次次失望,原因是前者统一化管理,会破坏民宿特色;后者“太商业化”,无法传承民宿情怀。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夫妇俩的心态也逐渐平稳下来。说到疫情结束后最想做什么,张淳凯的想法很干脆,“应该是继续尝试素食。如果民宿没有找到合适的管理人,那就在民宿开素食,尝试用餐饮带动客源;如果找到了,那说不定会开一家素食小餐馆。”而傅剑平的愿望更简单,“娃安心上学,家人都平平安安。”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