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蓬洲所城:城垒倾圮古祠存 至今犹说蓬洲扇

俯瞰今日蓬洲所城。

蓬洲所城古方位图。

一处古祠堂外的麒麟照壁和宋代旗杆柱。

蓬洲所城至少保存着翁、陈、黄、谢、庄等姓氏祠堂近20座。

蓬洲东“城垒古迹”碑与城墙残留。

悠闲的蓬洲居民。

清骨把绘人物潮扇。广东省博物馆供图直播二维码专题二维码

卫所制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制度,也是明代海防的基石,于明初在全国各险要处开始施行。据《明史》记载,从明洪武十七年(1384)起,为加强海防、防御倭寇,明政府在广东沿海要害处大量兴建卫所。其中,广东沿海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间(1387—1395),包括大城所城、蓬洲所城、海门所城、靖海所城、甲子门所城、捷胜所城、海丰所城、平海所城、大鹏所城、东莞所城、香山所城、海朗所城、双鱼所城、宁川所城、乐民所城、海康所城、锦囊所城、海安所城共18座,均分布于广东沿海重要的关口险隘位置,依明代海防三路分布,经精心挑选布局而建,成为有明一代军事要塞,清初仍作为军事单位延续使用了80多年。广东沿海所城历经明清两代,在广东海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功能及演变反映了明清两代兵制及海防政策的发展程。

蓬洲小史:“蓬洲守御千户所”

蓬洲所城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区西北部,桑浦山东麓,现分割为蓬洲东、蓬洲西、蓬洲南、蓬洲北四个社区居委,隶属金平区鮀江街道,村居面积约205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

自古这里是海滨沙丘地带,为了巩固海疆边塞,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蓬洲守御千户所”从厦岭村(今光华埠)迁徙来此。

“守御千户所”的设置,缘于明初所推行的“卫所制度”这一军伍管理模式。当年,从京师到府、县,皆设立卫、所,以5600员为一卫,1120员为一所。各省设都指挥使司统辖各卫,由各卫统辖各所;而“守御千户所”则单独驻扎一个地方,直接归都指挥使司管辖。

洪武31年(公元1398年),为了巩固海疆边塞,蓬洲守御千户所在百户董兴的主持下,筑砌了周围六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尺的石城驻军守御,故名蓬洲所城,所城周围有防护河。同时砌石城墙,城周长2133.33米,设东西南北4门,城门上各有月楼。

明嘉靖年间,经兵部尚书翁万达奏准,四乡民众入住置业,形成兵民同城格局。几经兴废,城墙已被拆除,目前仅剩东、北门局部,因古榕缠绕,得以保存。

蓬洲自嘉靖末澄海建县后,一直是澄海县管辖,直到1984汕头升为地级市,划为汕头郊区。

城中留有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群、庙宇、宗祠、小桥、雨亭等大量古建筑,文化价值颇高。

失落的城墙,家族荣耀依稀在

历经百年风雨,千户所城里,让人意难平。

当年的所城今何在?在蓬洲东,记者找到了一块“城垒古迹”的石碑。石碑旁边有一棵大榕树,榕树缠绕着一些石块,据说这就是600余年历史的“蓬洲所城”留下的一点印记。原蓬洲东社区书记翁锐南感慨,日寇入侵潮汕后,城墙便被拆毁大半,遗存部分1958年又被拆除,运往澄海外砂用以修筑外砂大桥。这个“城墙”得以保存至今,归功于榕树的根须紧紧缠绕城墙石块。

据《广东明清海防遗存调查和研究》记载:蓬洲所城设四个城门,外环护濠,天启五年(1625)重建。清嘉庆七年(1803)重修,抗战时期日军侵华,拆毁大半,东城墙侧后方、北门城墙各有古榕一株,榕树树根包裹城墙,残余部分于1958年被拆除,现存东门城墙残长13.8米,厚3.6米,高4.3米,北门城墙残长5.2米,厚1.5米,高3.2米,由花岗岩石砌筑而成。

城墙留下了遗憾,所幸还有那些崭新的祠堂,在向后人讲述着当年的人,当年的故事。蓬洲多达近50姓,现在仍保存着翁、陈、黄、谢、庄等姓氏祠堂近20座。

这些祠堂很多都经过翻新,还在屋顶加上了潮汕的嵌瓷,默默地向后人讲述着家族的荣耀。比如谢氏一族,旧为蓬洲所城的世袭军官,就是当年的军户。该族现存有的祠堂和府第建筑,至今依稀可见其盛。

在嘉庆《澄海县志》中,有蓬洲关帝庙的相关记载,可以看出明清两代谢氏一族的其他升迁信息和他们对蓬洲城建设所做出的相关贡献:

关帝庙。正殿祀关帝,后殿塑佛像,前为山门。在蓬洲城内大街。明万历年,邑人世袭指挥佥事谢宏缵建。迁斥拆毁。国朝康熙壬子,袭指挥使谢应锆重建。乾隆二十一年丙子,鲍浦巡检司王伟万率庙僧募修山门。

在这则记载中,提到谢氏的两位重要人物:一位是万历年间的“世袭指挥佥事”谢宏缵。在明代卫所体系中,佥事一职,为指挥使的助手,一般分掌训练、军纪。另一位是康熙年间的“袭指挥使”谢应锆。指挥使在卫所制度中,为卫所一级的最高军事长官。可见,谢氏一族的先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发家的,从明代中晚期充当指挥使的助手,到清代,成为了所城的最高负责人。

对于这些祠堂和姓,记者请教了潮学研究院副院长黄挺。他说,在卫所城里,军户发展更快更好的,慢慢变成了大家族,像谢氏一族。朱元璋从蒙古人手里夺回了汉人的天下,还完成了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次北伐的成功。北伐成功后,大量的明军成了累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当时的朱元璋就下令把军队安排去屯田,卫所制度就创立了。所以,卫所里安顿的是原来的军队,也就是外地人,但也有本地人。明朝的卫所兵源主要来源于从征、归附、謫发、垛集等4个方面。其中前两个是建立“卫所制”前就存在的武装力量,主要是朱元璋开国时的所积累下的部队,后二种就是开国后所招募的士兵。而在这四种士兵来源中,以“垛集”所获得的兵源最多。垛集即民户征兵,按人口比例,一家有五丁或三丁出一丁为军。

蓬洲所城人才辈出,这里曾出过逾20名进士。明朝兵部尚书翁万达、武进士翁邦详等均出于此地。

为此,在蓬洲,经常提及的另一有名的家族翁氏,并不是军户。在县志中,北门外是不同于蓬洲所内的另一个乡村。随着蓬洲所城城墙拆除,两村合一,称为蓬洲,而北门外则称为霞露社。所以北门外的居民并没有受到明初建城时的拆迁所影响,因而至今在北门外还存在一个聚居超过千年的翁氏宗族,当地向称为北门外翁。

蓬洲所城未来:鮀江古村乡村振兴示范片

2007年,蓬洲被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定为省级古村落。村中也有多处文物,被文物部门确定为文物点,被规划部门确定为传统建筑。

走在蓬洲东,至今还能看到很多老墙和老房子,小卖部、发廊、面包店也没有商店招牌,就那么直接地敞开在你面前。

在这里,除了老房子,人也特别有意思。老书记翁锐南给记者介绍到一半,忽然说,要去接一下孙子放学。接完孙子,翁锐南又匆匆赶回来。

街头巷尾,偶能见到跷着二郎腿,或嗑瓜子,或织毛衣的女人,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岁月静好,时光安逸。在一式老旧的房子中,一个有着铝合金护栏的住宅略显气派。这时,从里面走出了一个妇人,记者忍不住问她,“这房子看起来不错啊”。她笑道,“这都过百年的老房子了,只是翻新了一下”。

这个小村庄似乎仍然远离城市建设的中心,安于一隅,保有着聚居式的民俗生活。

虽然看起来有点老旧,并不起眼,但却显得格外有人文温度。

对于蓬洲的未来,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腾说,有规划将蓬洲东、蓬洲西、蓬洲南、蓬洲北四个社区连线连片,打造鮀江古村乡村振兴示范片。蓬洲古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遗存、众多的特色建筑遗迹。示范片的建设可以在各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将散落在乡村的各类文化元素进行串联整合,依托所城文化、革命文化,打造乡村文旅发展。

古城寻踪

遗失的蓬洲扇

在退休的原蓬洲东社区老书记翁锐南的记忆里,蓬洲曾有名特产大蒜,他自豪道“以前有出口大蒜,我们这里的大蒜特别受新加坡那边的人欢迎。你拿其它地方的大蒜去冒名顶替不行,他们的嘴非常刁,一下子就知道味道不一样。我们这山好水好,种出来的东西不一样,可惜现在没有土地耕种了,大蒜也没有了。”

可惜的何止是大蒜。据《蓬洲村》记载,蓬洲当年最有名的是蓬洲扇,但即使在老书记翁锐南的记忆里,也是没有的。

学者黄万成曾写过蓬洲扇一时风光无两——潮扇艺术,于1892年从潮州传入德阳,经工艺师李宝成、黄辉庭结合当地的实际,材料上加以改良,发展成为“德阳一绝”。民国期间,德阳潮扇庄有30多家,年产1700多把,书画名家张大千、叶浅予、蒋兆和、董寿平等曾在德阳潮扇上绘画纪念。1943年,国民政府曾专门选了4把德阳潮扇,由张大千、谢趣生绘画后,作为寿礼送给罗斯福,罗斯福将其中两把送给美国国家博物馆。1956年国家特制一批精品,作为国礼赠送苏联、罗马尼亚、印度等国。德阳潮扇从业,如今仅有民间艺人龚德江不甘传统艺术失传正在苦苦支撑。2001年,德阳将潮扇立项申报民间艺术保护工程。

蓬洲扇在清末民国时,已经在广州、苏杭,甚至是京城中有一定影响。随着产品的需求,蓬洲扇的生产工艺渐渐外传,所以在当时潮州城不少工艺店也从事蓬洲扇的制作,以至传至四川德阳。

在当时的民间,蓬洲扇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精英标榜自我儒雅风度的一种手法,塑造自我文化形象的符号。所以往往以能有一把蓬洲扇为荣,也将蓬洲扇当成馈赠的名品:清末蓬洲名士黄若澄请人绘制行乐图时,便手执一蓬洲扇;当时西方传教士进入汕头埠之后,为了取得地方社会的认同,便穿着长衫、唐鞋、手执蓬洲扇,偶尔见到汕头埠民国旧照片,还能看到蓬洲扇的影子;而名士陈龙庆则将旧藏象牙扇柄装新,并手书一诗赠送给黄际遇(任初):“握手言欢能有几,特将旧柄改新裁。梓桥普出春风化,葵藿常应向日开。几度南薰千里月,片帆北渡一声雷。炎凉世态君休问,具效黄香扇枕来。”

据说,上世纪80年代初,还有新加坡的客人到蓬洲村寻找蓬洲扇,但无果。记者问及当地人,大多也并不知道蓬洲扇。

如果想寻找蓬洲扇,大约只能去博物馆了。广东博物馆收藏有二把清代的“潮州鲎壳扇”,此也即蓬洲扇。其一为“彩绘刘海戏蟾”,扇长25厘米,宽22厘米,其状如鸭掌,扇骨和扇柄均为竹制,以细线将60枝极细匀的扇骨编排成扫把状,两面糊纸,再以绢锦包边成扇,并彩绘刘海戏蟾的人物故事,该扇做工考究,轻便细巧。另一把为“彩绘人物故事图”,扇长29厘米,宽24.5厘米,其做法与“刘海戏蟾”扇相近,象牙柄,竹编边框,63条竹制扇骨,麻质扇面上以设色水墨彩绘文人休闲图。

总策划:戎明昌

策划:王卫国 王佳

执行:刘炜茗 陈伟斌

专题题签:陈平原

学术支持:黄挺

专题统筹:周佩文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苏芷莹

本期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马强

本期直播:南都、N视频记者 马青 阮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