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广谱抗癌药”不广谱 适应症研发布局已悄然开始

有广谱抗癌药之称的PD-1/PD-L1,要真正实现广谱,还有赖于更多适应症的获批。目前,PD-1/PD-L1药物国内获批适应症仍局限于少数癌种,但可喜的是,从目前在研情况来看,肺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鼻咽癌等适应症,都已经在研发过程中。

业界普遍认为,在市场面前,适应症之争仍将成为各家企业争夺重点,相关布局也早已悄然开始。

适应症越多未来市场越大

截至目前,PD-1/PD-L1抑制剂已经获批的适应症并不多。

作为国内最早上市的PD-1抑制剂,欧狄沃已在全球超过65个国家及地区获得批准,在美国,欧狄沃已获批15项适应症,涉及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肾癌、霍奇金淋巴瘤等8个瘤种,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欧狄沃胃癌适应症也已获得批准。

君实生物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在中、美、新加坡等多国开展了特瑞普利单抗针对14个瘤种的三十多项临床试验,其中关键注册临床试验共有14个,鼻咽癌和尿路上皮癌已临近上市申报阶段,其他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中,包括肺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胃癌等。君实生物希望在今后3到4年中,每一年都有新的适应症获批。

根据信达生物方面的披露,达伯舒正在进行逾20项临床研究,以评估其用于广泛癌症适应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包括八项注册或关键临床试验,其中三项分别就二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及一线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评估达伯舒,并已完成患者招募。

百济神州虽然产品尚未正式获批,但在适应症领域的争夺已经展开。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汪来表示,目前百济神州已经在进行的PD-1注册性临床试验有14项,覆盖不同的适应症,其中有7项是全球注册性临床试验。“除此以外,我们今年还会展开多项PD-1的注册性试验,所以到今年年底,PD-1注册性临床试验预计会超过14项。”汪来表示,百济神州在定价时也会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可负担性。

史立臣认为,PD-1/PD-L1市场的竞争目前已经成为更广泛适应症获批的竞争,要增加适用人群,必然依靠适应症范围的扩大。

更多适应症研发正在继续

早在国内首个PD-1药物获批后,就有业内人士指出,适应症之争将成为PD-1/PD-L1领域的竞争重点。

从已经获批的PD-1/PD-L1药物首次申请的适应症来看,默沙东K药与君实生物的拓益均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百时美施贵宝O药则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信达生物达伯舒、恒瑞医药艾立妥和百济神州(申请适应症)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一位淋巴瘤患者组织负责人曾告诉新京报记者,一些企业之所以将首个获批适应症聚焦于霍奇金淋巴瘤,是因为该适应症在国内属于罕见病,按照药物审评审批方面的规定,罕见病药物的临床试验、审批等方面享有政策倾斜,将罕见病作为适应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药物上市速度。

当然,在首个适应症获批之后,企业关于更多适应症的研发还在继续。

继2018年6月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后,百时美施贵宝10月8日宣布,O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扩大适应症,适用于治疗接受含铂类方案治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且肿瘤PD-L1表达阳性(表达PD-L1的肿瘤细胞≥1%)的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O药也成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癌的PD-1抑制剂。

K药也在持续扩展适应症。在2018年获批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后,今年9月30日,K药被批准单独用于所有PD-L1表达阳性,无EGFR或ALK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这成为K药在国内获批的第三个适应症。此前的2019年3月,国家药监局批准K药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适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K药还成为首个获药监部门批准拓展适应癌种范围的PD-1抑制剂。

【聚焦价格】

价格比拼已悄然开“打”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除了疗效,费用也是其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对企业来说也是颇为敏感的问题。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虽然各家企业在适应症方面的竞争并不明显,但在价格方面,已有悄然开“打”的烟火味。

2019年1月7日,首个国产PD-1君实生物公布拓益定价,即7200元/240mg(支),合30元/mg,患者年治疗费用18.72万元,加上药物援助方案,符合赠药条件的患者一年治疗费用预估在10万以下。随后的3月5日,信达公布达伯舒中国地区的售价为7838元/100mg,这一价格约相当于K药同等规格药品的四折左右,亦低于同规格的0药价格。信达还同时推出“3+2”积分项目,援助后,患者每个月的治疗费用约为1.39万,年治疗费用为16.7万左右。

不仅如此,“O”药和“K”药在国内的价格也几乎是全球最低水平。K药(黑色素瘤适应症)价格为17918元/100mg(支),合179元/mg,患者年费用大约在60万元。O药价格为40mg/10ml:4591元;100mg/10ml:9260元。不同病情和体重的患者剂量和用药不一样,患者年均费用在30万左右。

史立臣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各药品获批适应症的不同,短期内PD-1/PD-L1领域进入价格竞争的可能性不大,价格竞争的空间也有限。“要待获批企业的数量继续增加,并且各个产品在获批适应症方面有一定的重合性之后,该领域才有进入真正价格竞争阶段的可能,预计要三五年之后。”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涉及价格以及新药等因素,很多病人和医生会将PD-1/PD-L1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PD-1/PD-L1在更多适应症方面的医保谈判情况也就受到关注。还有从业者指出,在关键的广泛适应症获批得以实现后,才有望争取进入医保。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