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了不起的小工作室,我们找到了 6 个值得关注的原因

如果你先行浏览本文随后提及的 45 家小工作室,你会发现它们虽然领域各异,但有很多交织在一起的痕迹。

比如一些人在谈及爱好的时候其实说的都是有共同志趣的人物,在谈及圈子的时候说的是城市变化,在谈及城市变化的时候说的是个人的生活……归根结底,它们都有共同的身份:城市里的创作者。

这些人有活力、有想法、有一些闪闪发光的精神状态(并且到目前为止还保持着)。他们不应该被简单划归为“创业者”。在这个词已经泡沫化、意识形态化的时候,我们希望区隔出更纯真的一部分,就好像互联网评论人 Keso 在接受我们关于“互联网 1999”系列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更喜欢原创的、在没有找到退路时就冲进来的那个人,而不是觉得这里边存在着大量的机会、可以融到资的时候才进来的人。”

为了说清楚我们具体在说什么,我们给这些城市创作者总结了一些标准:

  • 为所有对它们感兴趣的人提供至少一种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事实上“工作室”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从手工作品到出国留学,“工作室”在寻常意义上只代表人数很少的工作单位,因此并不是所有工作室都在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的关心范畴。之所以强调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因为这往往代表了创作者内心强烈渴求的东西。

  • 让自己的爱好成为一个群体的归属

有鉴于第一点,这种渴求和观念通常会吸引同好。这也是工作室之所以会建立声誉、关系并站稳脚跟的原因。虽然用各种各样形式进行表达,最终让事情维持下去的还是人的力量。

  • 不仅仅关心自己

我们希望在这一点上和纯粹的消费主义做一些区隔。并不是说这些工作室不出售物品,而是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们在进行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时候,视野相对开阔。可能看到了城市、社会,也可能看到了自己所在的圈子。虽然从爱好出发,但并不局限于“私表达”。

  • 希望、并且事实上也能做到不拘一格

不少列出的工作室存在都有年头了。它们中很多并不缺少同行和竞争。但让人们把眼光聚集到这些工作室身上的,还是一种自由的姿态。并非刻意标新立异,而是清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 持续产生想法

这也是它们存在的重要方式。要做到这个(在事情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尤其如此),非常艰苦,也非常难。

  • 当然需要以某种方式活着,但相比“商业模式”,更关心自己创造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创造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绝不是把所谓情怀置于资本之外。事实上资本,也就是钱,是做成一切事情的基础之一。没有任何必要仇视资本。但唯资本马首是瞻,为了利益最大化最后面目全非的例子我们并不陌生。也许这些小工作室也会如此,也许他们缺乏商业管理最终无以为继,但起码现在还在创造着,我们也希望它们持续闪耀下去。

从城市的视角来看,一个小工作室的能量是有限的,但此起彼伏、互相关照的小工作室勾勒出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地理学家段义孚有一个观点,一种文化中最珍贵的一些居所,不一定是眼睛可以看到的。也就是说,它并非一个具体的可以指认的地点、建筑物、景观,而是可以通过叙述、表演和演唱表现出来的东西,可能是故事、回忆或者某种特定的意义。所谓完整的文化居所,乃是两方面的结合体。

中国城市在那些具体指认物上的变化之快,有目共睹。在某种意义上,小工作室所做的事情可以帮助勾勒出那些不可见的“居所”,也可以帮助定义一个城市。城市是细节和可能性的容身之地,都市主义创造了人们对丰富性、包容性的渴求,而工作室——往往是某个人或者某群人的爱好——恰恰是其中最直接的表达形式。

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希望借助这个系列发掘城市之可爱。我们理当着力寻找,也欢迎读者推荐闪闪发光的存在。

以下是 45 个“了不起的小工作室”

1、轴艺术项目

2015 年 4 月,厦门本土艺术家林中飞和 5 位厦大学生在酒后发出的牢骚话“厦门好无聊”促使了轴艺术的诞生——围绕厦门这座城市来策划艺术展是轴艺术小组的最初目标。《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厦门肉食公司》几个早期作品将厦门本地生活和艺术展相结合。之后 3 年十几次的策展中,轴艺术一直关注边缘城市和地区,比如拍摄无人村落福建巫高并举办摄影展;在 5 个村落驻村写作;在厦门后田村举办地方剧场。之后轴艺术希望开展更多的“驻地作品”,这也与他们最早试图展示厦门地方特色的目标相一致。

2、Rooftop Institue

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 365 号的富德楼被称作“文化绿洲”,楼内藏着数不清的独立书店、画廊、精品杂货店、旧课本展示馆和艺术工作室等。2015 年,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硕士罗玉梅和她的朋友们在顶楼偶然发现了一个宽敞天台,成立了“天台塾”,邀请本地及亚洲艺术家就殖民地、边境、移民、外国劳工、异国婚姻等社会文化议题进行创作、研究和讨论。就像名字所展示的,它的珍贵性在于对公共空间、社群组织以及艺术教育自发且充满行动力的想象和实践。

3、激发研究所

北京黑芝麻胡同一个小四合院里,一个院子,一间窄而长的正房,这就是激发研究所的主要活动场地。五位活动组织者来自当代艺术、建筑设计、文学和人类学等不同学科,都有跨界艺术的策划和创作经历。这个地方发生过“重写剧场史”的讲座,放映过探讨城市变迁的影像,策划过许多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在最近一系列的读书活动里,他们想探讨物种灭绝和人类的关系。

4、好人文身

武汉人刘真宇说话口气亲切,做的文身却很野,看上去稚气又有点疯疯癫癫。从湖北美院壁画系毕业后,他在 YouTube 上自学了文身,转而在皮肤上作画,还认识了一帮一样野的朋友。他们都想做具有实验性和创造性的“新文身”。刘真宇在这方面的探索已持续了 8 年:武汉有 Indiefellas Tatoo ,北京、上海有好人文身,还有围绕这两家店的各种展览、交流和行为艺术,以及一个名为 Admin Tattoo 的自媒体,专门采访有趣的文身师。不管顶着什么名字,意思都是一个:做很野的文身,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这种野。

5、黄边站

80 年代在珠三角地区出生的艺术家几乎没人不记得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黄小鹏花八年时间把这里变成了当代艺术教育的一个据点。2012 年底,他又和艺术家徐坦在广州成立了非盈利艺术机构黄边站,包括上阳台和黄边站两部分,前者促进各种实践者之间的联系,后者用于展览和呈现。不过用一名实践者许振华的话来说,上阳台不只是一个空间,”它告诉我日常生活其实是广阔的”。

6、李建军 x 新青年剧团

2011 年,李建军不再甘于只做一个舞台美术设计,而成立了自己的新青年剧团。他让普通人上台“扮演”自己,在各自频道中讲述自己的日常故事,由普通观众选择倾听。建立这样的“凡人剧场”,李建军试图证明剧场是为了普通人治疗生活的疾病而存在。“我希望观众震惊,看到没有见过的事情然后触发自己。”

7、椎剧团

椎·剧场去除过多的戏剧化和浪漫化,回归到最生活化的题材中。十年后重新相遇的失独父母、抵触父亲丧偶再娶的女儿、孩子遭遇霸凌后无错的父母,同时也是上戏表演系教师的椎·剧场创始人李芊澎直面当代的情感议题。

8、水果店 fruity space

一个非常鲜活的地下室空间,温暖低调,不拘一格,冬天提供便宜的热红酒,极具DIY 精神的秘密基地。有演出、单口相声、小展览、放映,以音乐为核心,曾办过几届卖破烂的小市集,热衷迷幻、实验、噪音及音色探索,特色是中青年混杂。空间老板北京人老翟同时打理厂牌、运营一支乐队 the molds,另一位老板叫姚澜,同时是二手玫瑰吉他手。

9、乐空间

无论对于音乐人或爱乐人来说,“现场”都不可或缺,但能容纳它的线下空间却变得愈发昂贵和稀缺。乐空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具有想象力和独立性的现场,还试图在行业内建立新的关联方式。这个由乐童音乐于 2016 年 6 月发起的众筹项目落脚于人民美术印刷厂北楼内的老仓库,390 平米的空间内至今已举办了 600 多场演出活动,让更多独立音乐人和厂牌为人所知。

10、圆形科技局

音乐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Acidcreep 和 Leon 认为是真实性。他们觉得只有能摸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比如唱片、磁带、合成器,颜料、录像、照相机。他们有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所有作品都是现场录音和录像——追求最极致的表达,且表达和情绪都必须是即时生成的。这个年轻的上海电子组合给自己设定的关键词包括:独立、电子、创作、即兴表演。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一个用真实的声音、真实的图像和真实的想法来创造独一无二真实时间的工作室”,“为了人类在数据之中保有自由意志而钻研奋斗。”

11、DowntownSwing

可能是上海最地道的摇摆舞聚集地及摇摆舞组织。为摇滚乐而跳的自由舞,掺杂爵士,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任何人都在出没。原生复古,讲究快、节奏与自由。

12、重庆坚果 livehouse

重庆最老牌的 Livehouse,成立于 2007 年,是位于重庆解放碑商区的酒吧、举办演出和派对的展演空间。创始人老鬼曾经是重庆的愚人船乐队的鼓手,从 2000 年初开始策划演出,从网络论坛、音乐公益联盟等形式开始构建坚果的雏形。坚果是重庆独立文化圈的重要塑造者,这里聚集各色关心独立文化的人,“多样”是坚果最大的“同一”,给演出拍照的摄影师可能是 GOSH 的 Rapper,吧台的调酒师也可能是技法娴熟的文身师,平日中规中矩的年轻人在这里可以是嚣张的朋克乐手。这些人时常会把在坚果喝酒演出的故事写下来,凑成“坚果故事会”。

13、鸥骨音乐 AllGoodMusic

成军十年的北京说唱组合 Itsogoo 以爵士灵魂的采样、空灵抽象的主题为标志。某种程度上,这个由 Itsogoo 成立的厂牌可以看做是自身音乐风格的延续。在国内说唱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Itsogoo 更多的还是把注意力放到了音乐和自我身上。Itsogoo 的成员周士爵认为,未来音乐的种类不一定仅限于爵士,但是精神一定是爵士性的,“就是永远在即兴永远在突破永远在反映着我们生存的环境。”

14、度艺术空间 Do Art Space

上海武定西路 1288 号,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旧址,现在的一部分空间被改造成了 Do Art Space。创办人之一王玉龙是原本迷幻乐队髓乐队的鼓手,受到了 Sounic Youth、Pink Floyd 等乐队的影响。平时,它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艺术教学的空间,但时不时他就会变成上海最先锋的音乐场所之一。来自新疆的乐队诺曼、前顶马乐队的陆晨、日本乐队 Tenniscoasts 都能让观众在这里接触到以往从未耳闻的声音。

15、招待所 Zhao Dai Club

被称作当下“北京地下音乐场景的最热门场地”,给“北京俱乐部文化的孵化”带来了新的可能。它没有选在工体或鼓楼这类北京传统夜生活地点,而是隐藏在新源里一座大厦的地下一层,因为“不希望所有经过的人都进来,来的人是真的想来”。两名主理人,Zhiqi 是地下电音派对团队 ShadowPlay 的主脑,从十几年前开始玩音乐,见证了千禧年以后北京电子音乐场景的变化;而 Carmen 是中德混血,原来在德国从事音乐艺术相关工作。两人在办活动时发现没有足够好的场地可以匹配想邀请的 DJ,就自己做了一个。他们很挑剔:禁止拍照;比起放流行 Techno 音乐的人更偏爱会尖会钻、懂叙事的 DJ;只邀请他们认为值得关注的音乐人。他们也很包容:欢迎各种音乐的受众,试验 LGBT、亚洲 DJ Only 等各种概念的主题活动。“我们热爱俱乐部文化,并希望为聚集在它背后的这群人创造一方归属地,一个属于这个多元群体的开放空间”。

16、Gelato Dal Cuore

菜单新奇、有想象力:枇杷膏味、花椒凤梨味、西班牙冷菜汤味。拿不准吃哪个口味,你可以一个个味道试吃——并不是每家冰激凌店都有这样的服务。冬季,达可芮还推出了冰激凌面包。达可芮的店面以橘粉色和白色为主,创始人周凯航曾在时尚业做营销和活动,在宾州州立大学和新加坡上过冰激凌课程。

17、Lantos蓝多士工作室

他们眼里的美食似乎更具戏剧性。宇宙里的星球也可以是巧克力豆,宇航员在可可粉上留下了他的脚印……LantosStudio 蓝多士工作室平面设计作品大致如此,把美食变成视觉大片。这个具有玩趣精神的美食创意工作室,由夫妻档组合 Lan1 & Soto 组成,他们相信“食物是情感、记忆、文明的支点,是艺术的言辞”。除了自己进行创作的作品外,他们也和文化创意公司合作。

18、鼓楼吃面

蜜三刀主唱雷骏和妻子想让演出排练结束的朋友能有口饭吃,于是在鼓楼租了个店面做面馆。雷骏后来因病离世,妻子麻姐接管了过来。他们认为这个小馆可以成为一个承载摇滚文化的小据点。事实也的确如此,一拨拨又平凡又酷的年轻人借着吃面的契机在这里相识,麻姐成了他们和他们做的事的记录者。一个城市的青年文化在一碗面上找到了着落。

19、香港餐厅“苏波荣”So Boring

与它的名字正相反,不足 10 平米的苏波荣(so boring)很难让人觉得无聊,因为它没有固定菜单。每周 7 天,这里由一群年轻人和两个工作室德昌里素食合作社、活化厅轮流掌厨。你无法预期这天的菜谱是什么:素食、日式家常菜或神秘甜品都有可能。这种流动性原本是出于无奈——2013 年,一群年轻人路过油麻地街角的这个待租铺面,突然想把它变成香港的深夜食堂。合资成立后,创始团队不断被新人替换,但餐厅以合作社的方式生存下来,以一种新方式留存了城市活力。

20、Yeast

一个厨师、一个对食物感兴趣的投资人、还有一个关心人工智能和机器的产品设计师一起做了一个“未来食物实验室 ”,不过不是为了发明食物,而是为了创造关于食物的公司。他们在研究之后,设计出一个公司的任务和架构,然后寻找合适的人运营它们。这些构想中的公司都需要能做一件事,就是能通过技术和食物改善人们的生活,“认真对待食物”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比如他们想创造出一个关于“厨房智能”的议题,希望创造的不是一些能让人快速做饭、甚至替代人的厨具,而是一些能激发人在做饭方面的才智和兴趣,能让人“留在厨房”的工具。

21、吃的really want

《吃的reallywant》成立于 2014 年,核心讲述老百姓自己吃的,旨于透过食物,研究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想吃什么,为什么。 创办人是大瓜、李珊珊。 目前已出版 4 本小 zine,1 本摄影画册,组织过“饺子大楼”、“辣条餐厅”、“真诚综合商店”等线下活动。最新系列“过年回家”是 2019 年全新计划。

22、食通社

食通社是一个关于可持续食物和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撰稿者多为关注农食议题的年轻人,2017 年 8 月 26 日成立至今已经发表了 125 篇原创作品。他们从一个相对前沿先锋的微观领域入手,把普通人和时代变化联系到一起:关注那些进行小规模、多样性生态种植的值得尊重的农人们,重视食物及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结构性弊病,关心饮食和食物的来源,关注各国食物运动前沿的实践者、政策制定者和观察者。这群年轻人身上迸发出难得的自主意识,通过持续行动对自己的生活和当下的社会做出了正面回应。

23、再平面 extra design studio

独立杂志、博物馆手册、街边小店的广告传单,在欧洲留学多年的刘芊伶和刘芊俐为这些印刷品着迷。纸质出版物,在她们看来,能够承载更多思想、情感、并且可以实现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互动形式。如果说再平面一开始只是他们试图保存、收藏、并展出这些印刷品的原点,这工作室如今已经开始着手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印刷品。他们设计新的印刷样式、用孔版印刷技术将他们化为实物。刘芊伶认为,印刷品展现出来的日常设计更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大众审美。

24、清河联合

插画家与玩具设计师擦主席创立的视觉厂牌,摇滚、狠、风格不羁,不断出产收藏型玩具。“唱唱反调”是擦主席另一档电台节目,复古沉稳,具革命浪漫情怀,为“西海之声”子栏目。

25、美好设计事务所

和不少平面设计事务所一样,“美好设计”也想打败无聊、探索平面设计的多样可能。他们选择的方式是 risograph 印刷技术,用它印刷包装和书籍。Risograph 使用孔版印刷的技术,和平常印刷最大的不同之一是,印刷的颜色通过单色叠印而成,因而有丰富、意想不到的色彩,成为了表现力的主要来源。因为这种方式成本不高、有创作空间,常被小工作室和独立杂志使用。美好设计事务所也用这种方式接触了几个有趣的印刷物。他们成立于 2018 年 1 月,作品有帮两位法国女孩印刷的关《迷妹》杂志,讲的是中国阿姨的故事;还有一本摄影集《皇帝的新衣》,里面是一组空首饰架的照片。

26、联邦走马

联邦走马,做过 70 多本书和文创产品无数,有时也将两者结合,譬如鲍勃·迪伦的薯片袋诗集,以及布劳提根能播种的小诗。不知所云的名字其实偷自苏联一个地下艺术团体,口号“只挣钱,不搞艺术”。也声称不做市场调研,导致三四个人捣鼓过很多不卖座的玩意,也打开了国内文艺日历市场。创办人恶鸟,1982 年生,自我认知是:恶棍(一只)、坏蛋(诗意的)、想做新文艺复兴的禅修士,近期的热情在造机车——一种和他一样的“坏”东西。

27、Local 本地

西安人宋群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拍这座城市的苏式建筑:拍摄记录、做文字口述。拍的过程中还在拆,他们就把拆的过程也拍下来。这样的小课题在《本地》这本独立刊物里很常见,它用一句话概述自己的立场:以民间姿态及民间立场,整理与城市肌理、人文记忆相关的影像和文字。除此之外,他们也组织讲座、展览、放映、交流。宋群说,一本刊物能影响一个读者,他就觉得很满足。当然《本地》所带来的意义比这多得多:以一种常被忽略的本地人文视角记录城市变化。

28、Hole in the Wall

漂泊过东京、香港、伦敦、新加坡等多个城市的 Jinna 和 Shui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和事有着敏锐的感知。他们来到北京以后,用独立杂志《Hole in the Wall》记录下了他们眼中的四九城。从菜场小贩,到独立音乐人,他们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然后用速写画下受访者的画像,装订成册。任何有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任何不朝九晚五工作的人,都让他们兴致勃勃,而这些薄薄的小册子则构成了快速变化下的北京人物群像。

29、Paper Wonder 设计商店

一家厦门的便利店,不过卖得并不是食物和日用品,而是一些设计作品。店内依托便利店的形式呈现,设计作品摆放在货架上。他们选用日本的 TAKEO 纸品在店内制作了色纸系统,直接把色纸挂在墙上的洞洞板上。走进这家店,你可以将它看作是一个展览,当然也可以直接买走。文鹏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他挖掘有意思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把作品带到店内,也会和他们合作设计新产品。

30、abC 独立艺术书展

独立出版和艺术书展并不是新鲜概念,但在中国这类活动还很年轻。这类出版物强调创造力和个性,具有一种野生的活力,展览时比起传统展销会更像创意集市,书店、机构、作者和读者可以轻松交流。DREAMERfty 夢廠创始人周玥 2015 年初次发起”abC 艺术书展“时,发现圈子里的人都散落在各地,而展览是把他们聚集起来的好方式。举办三届后,去年,这个全称为”art book in China“的展览已有来自 16 个国家的 128 家机构参加,除了推广中国本土艺术书和自主出版物,也建立了他们与全球出版人和机构深入对话的新渠道。

31、same paper

Same Paper 在推荐一名摄影师时惯用的词语很朴素:喜欢摄影师 A。一个具有私密感的动词,但去掉主语,显得不那么强势。这个摄影师袁小鹏和平面设计师王义军 2013 年成立的工作室是全球自出版文化在上海的延续。共 11 本摄影书,1 册杂志,还有一家于 2018 年关闭的藏在弄堂里的书店 Closing Ceremony,店如其名。好在愿意给他们拍照的摄影师还在变多。

Same Paper 出版的《Food Issue》,集结了摄影师任航关于男孩、食物、吃脚无心之作,构思于 2014 年秋天。

32、无像工作室

他们虽然总说“像微言轻”,但是关心的就是影像中的珍贵表达;虽然承认“独立出版是负向的旅程”,但还是拒绝数码作为影像的唯一介质,希望照片能装帧成册。工作室的日常主要筛选好照片,并把它们以特定的方式编辑排布、装帧成摄影书。除此以外,还偶尔在无锡做影展和影像类沙龙。他们最近的作品是摄影师韩磊的《Early works》,这是摄影师在 1980、1990 年代日常拍摄的黑白照片,是那个时代中国的细微记录。工作室的主理人倪梁是无锡人,学设计出身,后又去纽约学习摄影。他曾经是摄影师,现在主要花时间在出版上。

33、《肆贰柒》

《肆贰柒》杂志的主理人肆贰柒写字不打标点,像是对规则的某种反抗。在和摩登天空杂志的对谈中他提到,办杂志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个人反抗,一种对时代和社会的诉求:新一代年轻人身上崇高美好的品质正被一个落后秩序社会杀死,流行文化和大众审美对地下文化的侵蚀无以复加,还有些别的,“但说多了话多屁稠”。之所以选择杂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想留下点东西,做本彻底纯粹的青年杂志”。尽管五期杂志只有第五期勉强盈利,”全靠公交车站捡烟屁股抽度日”,但他做到了。

34、香蕉鱼书店

位于上海普陀石泉路的一家独立书店,同时做策展、设计与印刷、艺术家驻地计划,对外提供工作坊及印刷体验课程。色彩、纸张、趣味感和独立性大概是他们在意的事情。

35、印物所

杨默,陈捷两位 80 后让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版画艺术带到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他们创立的印物所工作室中,你可以亲自体验手工印刷的乐趣,而过你有绘画、摄影等作品,他们也可以把这些东西转化成为版画。这些尝试使得版画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媒介,它不再如同大量复制的机器印刷般简单、廉价,却又能够让艺术作品摆脱其原本介质的束缚进行流转。在这个意义上,版画不再是一种被困在美术馆的艺术形式,而真正与每一个人产生了关联。

36、假杂志摄影图书馆

国内最资深的独立摄影书出版工作室,专心做书,致力推广国内最有潜力的年轻独立摄影艺术家。创始人言由是宁波人,早期在北京做独立摄影书出版人,搬回老家后建起一栋2层水泥色建筑,即假杂志摄影图书馆,包含展览空间、书店与摄影书图书馆。

37、VOLUME PRESS

来自新加坡的 Nelson Ng 起初成立出版工作室 VOLUME PRESS 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 “让大家知道做一本书一点也不难,人人都能做一本书。”2012 年 Nelson Ng 出版第一本以旅行为主题的《LOST》,没能预料到这本刊物会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甚至入围独立杂志奖项 “The Stack Award 2017” 。 他接连推出其他主题的独立刊物,如《BROWNIE》《果篓小刊》。尽管纸媒市场惨澹,但 VOLUME PRESS 旗下刊物的发行量却逆势上升。

38、DailyVinyl

侧重于唱片挖掘,不定时出刊一份名为唱片日常的报纸,免费发放于全国各地下文化空间,专注介绍国内外独立音乐和唱片文化,也做二手黑胶集市及音乐派对。两位创始人为资深音乐爱好者及狂热diggers,坐标上海。

39、绘造社

绘造社的主理人是设计师胡妍和建筑师李涵,工作内容如其名,分为“绘”、“造”、“绘造合一”三部分。他们代表性的“绘”作品是城市风貌图,在这种时候,李涵称自己为“纸上建筑师”,以建筑师的视角描绘、记录、演绎飞速变化且环境复杂的城市——他们记录过三里屯、798、南锣鼓巷、团结湖等。这些画里有街道房屋的细化场景,但有时为了丰富细节会有建筑被肢解、屋顶被掀的表达,形成了描绘城市的新方式。而“造”的工作就是室内、建筑设计,曾经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不过,近来他们做到了“绘造合一”,把绘画的内容融进了扁平的空间设计。

40、帝都绘

该怎么理解一座城市?2016 年,建筑师出身的宋壮壮和他的搭档李明扬在业余时间开始运营公众号“帝都绘”,用图画描述北京。有时是类似“清明上河图”的长图,有时是时髦的信息图。两人都对大城市感兴趣,因为它够多元,够复杂,“能提供很多超过你理解的、想象的、需求的信息”。它有集中的便利,也最突出地展现了“各种力量留下的痕迹——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帝都绘”做的,就是不动声色、有点儿俏皮地展现这些合理与不合理。

41、“意外重庆”

因“奶奶庙”走红的徐腾,和同为建筑出身的岳阳、曾毅自诩“城市侦探”。他们在重庆行走观察,用手绘建模等方式视觉化再现这个空间。“意外重庆”不是要再次赋予重庆猎奇视角,而是关于一座城依照人的需求自然生长时,会发生什么?它必然不会是齐整的,你会发现轻轨从高楼中穿洞而过,排污管道成为冬泳队大爷的据点,磁器口大桥下一家川剧团在车库中持续演出……不被人注意的缝隙中生长出的各样生活,如何通过暗藏的规则彼此共存。

42、“高路兴趣小组”

在上海开了 10 年渡口书店之后,建筑师高路以“付费兴趣小组”的形式来带人读书。这些兴趣小组覆盖范围很广,从 20 世纪现代艺术到心理学。比起将书摆在书店里等人阅读,她希望以一种身体力行的方式将思维方式传递给他人,用新模式延续书店的生命。而比起知识本身,高路更在意如何运用知识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43、肩硬

“肩硬(JAM in)”更像是一个有特定目的的工作小组。他们在重庆大学城附近,目前是一个商店,里面卖饮料、独立杂志、旧衣服,偶尔也有小型展览,定期有电影放映。也做文创设计、合作派对,曾经找了一个重庆的地下舞厅做场地,办了“BYOB (bring your own beamer,带上你自己的投影仪)”的一夜展览。工作小组没有“特定目的”,倒是有一些零散的描述。例如“消极抵抗一些东西,以及争夺某种话语权,还有让周围有限的半径更好笑一点”、创造“轻松的、非公共的、临时的、义务极小但瞬间高亮的动态时刻”。

44、AIRPARK

愚园路静安设计中心楼顶有一个上千平米的露天空间。不同于传统健身房密密麻麻的跑步机、椭圆机、蝴蝶机,AIRPARK 主打跑酷、街头健身、crossfit 等不同项目,城市的景观成为了运动和健身的一部分。在把市集、赛事以及线下派对等活动形式纳入到了空间里之后,创办人杨琪斌想要证明健身可以是一种不那么刻板的、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45、安福大厅

由李小雨和润秋夫妻运营的一个地下客厅,地处上海法租界中心安福路地下室,占地 250 平米。实体空间以持续高效的创意出产为最大特点,神秘又接地气,为吸引年轻人提供不断养料,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展览、乐队演出、电台、拍摄、唠嗑会、电影夜、换装游戏,同时提供租赁及主人众筹计划。

题图来自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