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吃货们来说,对每一个节日的记忆都是用食物来承载的,就好像春节吃年糕、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仿佛在节日里不吃点标志性食物,就没了过节的气氛!而来到五月初五端午节,最令人期待的当然就是一颗颗饱满扎实的粽子啦!在国内,粽子的派系除了咸甜,还分为海南粽子、广东粽子等不下十来个派系,在东南亚也一样,无论是韩国、缅甸、印尼、泰国或马来西亚,粽子都各具地方特色!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新马一带华人的籍贯源自于中国大陆的各个省区,包括福建、客家、广东、海南等...饮食又以当地的马来族文化结合,形成独特的口味,因此这两国的粽子种类非常多样化,其中最特别的非娘惹粽莫属!有别于一般粽子,娘惹粽特别的浅蓝色泽美丽宛如青花瓷,这是因为在制作娘惹粽时,首先必须使用蝶豆花(蓝花)浸泡糯米至少4个小时以上,让其天然色素将白糯米染成蓝色。主要馅料则有猪肉碎、虾米、香菇、冬瓜糖、蒜米及小葱头,而在爆炒内馅时所使用的香料,如芫茜籽、沙姜或茴香,也都是娘惹粽的灵魂,香而不辣才是正宗的娘惹味。
新马常见的粽子还有着广东粽和福建粽,两者皆以猪肉、香菇、咸蛋等作馅料,惟新加坡在粽子的用料上还会加如干贝、黑松露、鲍鱼、蚝干等,也衍生出X.O粽、虾米辣肉粽等新样式粽子。
另外,碱水粽也深受新马朋友的喜爱,觉得无馅水晶粽吃起来很单调?新马的碱水粽可是加入了红豆泥,吃起来口感满分!
越南
越南的粽子分为圆粽(Banh Day)及方粽(Banh Chung),依据传说分别代表着天与地。他们不仅在端午节吃粽子,更视粽子为过年期间的重要菜色。
最常见的是方粽,内陷只有糯米、绿豆和猪肉,其中猪肉又以洋葱、盐、胡椒和糖醃至入味。虽然用料简单,但制作过程一点也不轻松,首先得将绿豆跟糯米泡软,为了让包粽用的绳子更有弹性,绳子也必须先浸泡过盐水,包好后则必须煮上10至12个小时,再蘸鱼露享用。
在越南,制作方形粽是一个要动员全家的活动,与中国人过年时团圆的情景相呼应。
菲律宾
菲律宾非常爱吃粽子,除了在端午节吃,在圣诞节也吃,希望吃了以后一家人可以黏黏(年年)团圆,黏黏(年年)在一起。
而在当地,这食品称为"酥曼"。圆长筒形状的"酥曼"长得有点像是古代的粽子,以蕉叶、竹叶或棕榈叶所包裹。
内陷的做法是以生糯米混入特定比例的椰奶露和盐,装进圆筒内将两端扎紧后再蒸熟;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沾糖、搭配椰丝或淋上椰糖一起吃,甜甜的滋味齿颊留香。
柬埔寨
柬埔寨的粽子形状为长条形的,以香蕉叶所包制,一样以糯米为主材料,内馅方面则有黄豆、猪肉、干鱿鱼、鱼虾、椰浆及椰瓤等。
而当地人在吃粽子时,通常不像我们一样直接吃,而是会将长长的粽子切成一段段,再放进油锅中煎得焦焦的,然后再沾上鱼露一起入口。
除了端午节吃粽子,每逢亡人节,柬埔寨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除了自己吃或赠送亲友,还会拿到佛寺去祭拜呢!
印尼
印尼当地华人在端午节这天也会吃粽子,但与一般粽子不一样的是,印尼粽子不用糯米,改而使用粳米。
粳米俗称大米,即使吃多了也不用担心消化不良。内馅方面特别讲究,有猪肉、牛肉、鸡肉,腊肉、火腿,还有广式腊肠、鲜虾、鱼肉馅等。
可见印尼华人对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还是非常浓厚的!
泰国
端午节在泰国有个很可爱的名字,他们根据潮州话的意译,直接把这节日称为"芭掌节"!
在"芭掌节"这一天,当地华人会准备一大桌美食来祭拜祖先,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泰国粽子--"芭掌"和"吉掌"啦!
"芭掌"与一般肉粽一样,但用料则更丰富,包括栗仁、香菇、咸蛋黄、鲜肉、白果、虾仁、腊肠和芋头。有些肉粽还会特别加入花生或泰式香料翻炒,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而"吉掌"则偏向客家人甜粽,将榴梿皮烧成灰烬泡入水中形成天然的食用硷后,再将糯米放进碱水中泡上十多个小时,包好后还要用沸水煮4个小时以上。虽然工序繁杂,但成品晶莹剃透呈现金黄色,蘸糖或配上椰奶、椰丝一起吃,软糯又有嚼劲的口感非常好!
端午节是中国为数不多,因为纪念先贤而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而这一天也是跟家人团聚的好日子!但无论是什么口味的粽子,也切记别嘴馋多吃,否则消化不良很容易引起腹胀哦!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