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01
夏天闷热,出门乘凉捡了把扇子,一看就有年头了,上面的广告比较有喜感。
都习惯了第二杯半价,第二根半价还真没享受过。
这广告上令人尴尬“仁爱医院”,似乎在很多个省市都有看到,这一批同名连锁医院,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个医院要从一个名叫陈德良的老头说起,他是莆田系的带头大哥。
陈德良出生在1950年,福建莆田秀屿区东庄镇人,14岁就进了生产队,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年少的他有两个优点,喜欢拜师,动手能力强学得快。
很快,他学会了磨剪刀、配钥匙、补锅等等手艺活,边生产边靠手艺赚外快,虽然足够糊口,但他并不满足。
1976年,陈德良26岁,镇上出现一个耍把戏的师傅,村民集体围观表演:变魔术、打拳、耍猴,顺便卖一些跌打损伤膏药。
别小看这个,没一会就收了一沓一沓的药钱,陈德良动心了,拜师学卖艺卖膏药,从此跟着师傅走南闯北过了三年。
该学的都学会了,陈德良决定出来单干。
不久,他就发现一个机遇。
当时在福建一些湿热地带,出现一个传染病叫"疥疮" ,发病的地方又疼又痒,挠了更会加剧,陈德良搞到了一个偏方:“用硝酸化水银,十几个小时后,水银变成水,再加上醋,一擦就好了。”
为了卖药,他开始在电线杆上贴小广告,很快就有源源不断的患者来看病,还别说,这偏方有点用处,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在那个物价按分来计算的年代,这偏方成本不到两毛钱,但是每瓶要卖一两块,陈德良一天要净赚三四百块钱,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赚的钱比一个科级干部一年的收入还高,他很快就成了东庄镇的“从医致富第一人”。
02
没费什么劲,陈德良就发财了,于是来了很多亲朋好友找他拜师。
陈德良一共收了8个徒弟,这里面,就有日后的莆田系四大家族,年纪最小的名叫詹国团,当时才15岁: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莆田四个家族掌控了民营医院的大半壁江山)
陈德良有了徒弟之后,开始走上了扩张之路。
这时候又出现一个大机遇,由于医生太少,当地卫生部门为了救急,响应国家号召办了一个函授班。陈德良一听就去报名,拿到结业证书,以及一个《莆田爱国卫生学会许可证》。
从此电线杆上的广告变成了“福建莆田爱国卫生学会:专治皮肤病”,显得官方了许多。
几年时间,陈家班跑遍了全中国,每到一个城市,就在火车站附近的旅馆租房间,然后集体去电线杆或墙上贴小广告。当时除了疥疮,有时也会遇到其他皮肤病甚至是性病患者跑来就医,陈德良不愿意放弃送上门来的生意,就会先用疥疮的老方子先应付着,然后派人去书店查医书,再按照医书上的配方去公立医院抓药,转手再高价卖给患者。
久而久之,就成了包治百病的“全科医生”:
为了见效快,剂量也加大不少。这种看书求药的方式和随意加大药用量治愈率可想而知。但很多患者治不好再去找他们的时候,陈家班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转战下一个城市了。
陈德良的徒弟们在这过程中表现都不错,最突出的是年龄最小的一位——詹国团。
03
因为有了经验,后来詹国团开始自立山头,很快他就发现来看病的人没有以前多了。有一天,他在小饭馆吃饭,猛然看见电视上的广告,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也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老百姓每天都要看新闻或者电影,信任度很高。不过,一条电视广告要价上千,相当于詹国团半个月的收入,而且不保证销售绩效。詹国团决定一把梭哈,在连云港电视台投放了第一支电视广告,原本稀稀拉拉的看病队伍,立马排长龙。
电视广告,能回本!
詹国团立刻组建了好几支游医队伍,大打广告,从皮肤病衍生到鼻炎、狐臭、风湿,甚至是淋病梅毒之类的性病,治疗方法依旧是偏方和医书。药物几毛钱几块钱一斤,卖给患者则是几十块、几百块一剂或者一瓶,暴利下,莆田老乡们疯狂入伙,游医队伍以惊人的速度扩大。
80年代中期,受骗的老百姓变多了,国家开始进行监管打击游医,詹国团看到公立医院改革的机会,回莆田注册公司,开始承包科室,依旧是选择了老本行皮肤科、性病、妇科等科室。虽然詹氏集团没有公开报表,但集团下承包的医院多达数百家,员工也逐渐扩张到了几万人,颇具规模。
这个时候,他遇到了第一个大敌——“打假狠人”王海。
游医把没病的说成有病的,卖的药也奇贵,还常常治不好。王海盯上了这个群体,调查后发现,绝大多数性病游医来自同一个地方,莆田东庄镇。
经过王海的曝光加上无数记者的暗访后,全国都在报道游医,但他们无知无畏,竟然寄匿名信威胁媒体,扬言要"炸毁报社大楼"。这一威胁,使媒体的调查和报道更加深入。全国轰动后,国家介入了。2000年,卫生部发布意见:政府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与其他组织合作营利性的"科室""病区""项目"……
于是民营资本撤离,詹国团也带着亿万财产,全家移民到了新加坡。
然而,卫生部整治后,莆田系的生意却没有停止,他们找上不被卫生部管理的军队医院,继续“行医”挣钱。同时,王海与莆田系的斗争从电视广告时代,延续到了互联网时代:
莆田系很清楚流量在哪里,然后重金布局,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期间屡屡被投诉被曝光,但好像对他们的生意都没有太大影响,2016年,魏则西事件曝光,莆田系承包科室的问题才再次被整改,百度也一度下架医院广告,全国老百姓纷纷咒骂莆田系医院以及唯利是图的百度。
但整改能干掉莆田系么?不能。
在承包科室被逐步整改的过程中,民营医院也在兴起,莆田系开始逐步将自己转成“正规医院”, 2013年时,莆田市常年在外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就已超过6万人,年营业额2600多亿元,超过了西部某些省份一年的GDP。
04
其实,莆田系的广告不止是百度一家的问题,特别有名的还有山东的各大电视台。
2016年10月山东电视台的一期生活帮节目当中,他们采访了一位产妇及家人,报道公立医院潍坊妇幼保健院在产妇体内遗留纱布“草菅人命”的节目。
而这件事情最后很快就反转了,原来,纱布是手术后必要的抢救过程中留下,手术当时就明确告知了产妇与家属,纱布需要留在体内半月后取出,当时产妇和家属也签了字。谁知道没过几天就不认账,要求医院赔偿30万元,还溜到医院办公室偷把病程记录上的签字划掉:
接着就耍赖上访,还找山东电视台生活帮节目,表演自己是受害者,而生活帮节目也帮着断章取义,将视频剪成像公立医院草菅人命留纱布不取的样子。
大家可能对这个电视台故意黑公立医院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我们仔细看看节目,底下放着莆田系的中医不孕不育医院的广告。
而这家济南中医不孕不育医院(根据天眼查,现在已经改名济南神州中医医院)属于个人独资,法人代表名叫陈建新,他同时是莆田(中国)产业总会副理事长,兼山东分会会长。
赞助着节目打广告的同时,顺便抹黑公立医院,好把老百姓吸引到自己的私立医院去收割,这营销思路可谓一石两鸟。
05
在全国开满了莆田系医院的同时,莆田本地的莆田系医院却只有三家:
莆田丽人妇科医院,莆田盛兴医院,莆田中西医肛肠医院。
是因为大家都是同乡太知根知底了不好坑吗?
莆田其实历史底蕴深厚,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据当地统计,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算得上以文闻名,但最近几十年却以造假蜚声海内外,不知道老祖宗是不是感觉后代不肖。
开医院的毕竟少数,那还有别的产业吗?当然有的,那就是造假鞋。
2007年,纽约市警方在布鲁克林的两个仓库内,查获将近30万双假耐克,市价超过3100万美元。纽约时报的记者追根溯源,发现,这些假耐克全部来自一个地方,中国福建莆田。
莆田的假鞋不是一天炼成的。
莆田的制鞋工业在70年代就开始起步了,80年代的时候,台湾锐步鞋厂迁到莆田,开始产业化,后来陆陆续续的,阿迪、耐克等品牌也在莆田设厂,就这样,莆田获得了加工真鞋的技术能力,当然还有鞋样,给别人打工挣的毕竟少,卖假鞋可是暴利啊,那就开始行动吧。
开始的时候,莆田假鞋乱真的程度相当高,再加上电商开始盛行,很是赚了一笔,但后来,经常买鞋的小伙伴们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战靴到底是不是真的,于是跑到虎扑之类的平台上提问或者验货,有些创业者瞅准这个机会,开始做一些鉴定的服务,那时候的假鞋技术还不够好,也常常被验出来。
于是猫鼠游戏开始了,今天说鞋面纹路走线不像,莆田鞋厂就改工艺,明天说鞋底有色差,莆田鞋厂就调颜色,一步一步完善,没过两年,虎扑大神的火眼金睛已经认不出莆田鞋了。莆田鞋厂的老板甚至改口打广告:“支持虎扑验证!虎扑秒过!”
还有好事者把真鞋和假鞋买回去做实验折腾,发现两者的质量已经没有太大差异了,甚至有些假鞋比真鞋还要抗造一些:
这一来,网上出现了一个传说:
区分真假VANS的方法——如果不开胶,肯定就是假VANS!也是非常讽刺了。
再后来,海淘和代购兴起了,一开始,很多代购还吭哧吭哧从国外背鞋回来,没过多久,莆田鞋又把这块市场占领了,没办法,价格便宜啊。鞋厂、代购联手快递,把发货地改成外国的就可以了:
(异地上线的意思,就是发货显示地址想选哪儿,就选哪儿)
这事儿被曝光之后,很多人又惊呆了,海淘代购还是不靠谱,最后终于决定乖乖回专卖店买。
06
然而,据说有些专卖店的的莆田鞋比例也不低。品牌店有许可证,按照真鞋的价格,卖真假难辨的莆田鞋,那是更加暴利,莆田的工厂备货也充足,新款上市之前就把样鞋拿到手了,提前开发仿制,然后开卖。
假作真时真亦假。
发展到后来,莆田鞋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一次,调查记者来到莆田假鞋交易中心——安福电商城——卧底,拍了很多照片曝光了莆田的假鞋产业链。
结果,其中一张照片上有一位名叫王华的鞋厂老板的手机号码,据鞋厂老板说,自己的手机号迅速被打爆了——“越曝光,我生意越好”。
没错,人家就是冲着假货来的,正愁没有时间来本地看货,新闻一曝光,就可以电话联系直接买了。
现在,打假力度越来越大,惩罚也去越来越严了,莆田假鞋厂的老板们无计可施了吗?
错!既然地下的生意不好做了,那就直接转换思路,索性直接开始卖“莆田鞋”。
电商平台里,直接标明“莆田字样”,样式当然很潮,当然,这些鞋上没了耐克阿迪的字样,价格也便宜得多。
而且,当地领导还直接背书,揭秘莆田好鞋怎么出炉的。
但直到目前为止,莆田还没有一个知名的品牌,洗白的路还很长。
07
要想改变坏形象确实非常困难,一个例子是2016年,有篇文章传播很广,名字叫《比承包医院更黑:莆田人承包了中国90%的寺庙》,几千个各类媒体纷纷转发,口水又把莆田系给淹了。
搞得佛教协会都出来辟谣了,但是类似的文章2019年还在各个平台广为传播,阅读量还不低。
其实莆田还是有一些正当低调的生意的,比如木材。
莆田没有林场,但是莆田人掌握了中国80%以上的木材产业,各地从事木材生意的莆田人有二十多万,经营着八万多家企业。
在距离莆田约3400公里车程的黑龙江边城绥芬河,十几万人口里,十个就有一个是莆田的,原因无他,为了买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甚至有一些木材商直接到俄罗斯承包山头伐木。
在东南亚、非洲,甚至加拿大、新西兰,都有由莆田木商组织的伐木队,大的批发商在海外拿货,一船就是好几万立方,一年的营业额几十上百亿。这在业内都不是秘密。
莆田的木材生意,既涉足上游,也打通了产业链下游,莆田的木工非常发达,给星级酒店供应红木家具,或者做精致的工艺品木雕:
从砍树到最终成品销售,全部是莆田人消化,包轮船几千块钱一吨运回国的红木,打成家具后能卖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套,全产业链给莆田人带来巨大的利润。
08
莆田人包轮船买的不光是木材,还有石油。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叫林恩强,在新加坡石油业内,他外号是“林OK”。
为什么说他呢?新加坡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每年超过5万艘油轮,把油运进新加坡,炼好之后再运走,传闻,这5万艘油轮都要经过林恩强,他不说“OK”,再多的钱也办不到。
而林恩强,祖籍就是莆田市石城村,莆田的油气产业,也和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90年代开始,莆田系的商人们逐渐开始经营加油站,到2008年的时候中途能源、中能集团、中福集团等几大民营加油站已经成型。现在,莆田系在云南、贵州、东北等区域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中福集团在京、津、冀、蒙、闽、辽共拥有一百多个加油、加气站,在东北和华北各有一个大型油库。
莆田系的加油站也时常陷入舆论旋涡,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外观模仿两桶油,十分山寨:
(中园石化和中固石油)
二是短斤少两或者油品不合格:
(沙县一莆田人承包的加油站被查证销售劣质柴油,图为抽检报告)
只是这些生意远远不如莆田系的医院和假鞋著名,所以提到莆田,大家自然是一脸嫌弃。
莆田为啥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其实以前各地都穷,不过莆田地处福州,泉州,厦门三座大中心城市之间,大树底下不长草,何况三棵大树,政策扶持力度也差点,教育也跟不少,莆田的发展自然就跟不上了,当地人想要依靠正常路径逆袭自然就难点。
偏偏莆田狠人多,敢想敢干,一个人找到暴利的源头,就能把整个家族、乡邻全都拉进去,其实很多地方的致富也都依靠领路人,不过莆田的一些生意人走的是邪道,有人还总结过莆田的生意人的一个突出特点:为了钱无道德底线,有的甚至毫无人性。
这话有点过,但也能帮大家理解为什么这些黑灰产业能在这里大行其道。
挨骂挣钱,野蛮生长的时代可能好使,就是没办法永远玩下去,规则越完善空间越小,现在看来,在洗白白之前,莆田还得挨骂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