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法事中使用的音乐,它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青城山道教音乐,历史悠久。《魏书·释老志》记载:“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成,斋祠跪拜,各成法道。”可见当时已有道教自身的一套科仪。
五代时杜光庭《蜀王青城山祈雨醮词》中说:“天师演教,有章奏之品,有祈醮之科。”他本人曾对道教科仪及其音乐进行过规范整理。唐僖宗命青城山修灵宝道场周天大醮,有醮位2400个。唐代蜀中女诗人薛涛在《试新服裁制初成》诗中写道:“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可见当时的道曲已进入宫廷歌会。北宋蜀人张商英编著《金篆斋三洞赞叹仪》三卷。南宋江原道士吕太素《道门定制》录道曲37首,但无歌词。元代道士马道逸重订《道门通教必用集》增补了前书空缺的唱词。明末,四川战乱,青城山道教音乐几成绝响。清代康熙初年,湖北武当山全真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庙务。至此,青城山各道观通用全真道科仪音乐,并派人学习北京白云观的戒律仪制和经韵音乐,现存青城山的《玄都律坛传戒引礼规则》对此有详细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成都二仙庵将全真道十方丛林通用的《全真正韵》,编人《道藏辑要》的续编之中,刊印问世。该书共收道曲56首,附有打击乐状声谱字。
清代至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以道教科仪为业的火居道士。他们分别隶属于成都地区很有影响的两个民间坛门。一为广成坛,其创始人为陈复慧,又名陈仲远。民国《灌县志》记载:“陈仲远,别号云峰羽客,青城道士,渊博能文,曾校正《广成仪制》数十种。著有《雅宜集》。清乾隆年间邑人患疫,仲远为建水陆斋醮。会川督巡境临灌,闻于朝,敕赐南台真人。”可见陈复慧是以继承杜光庭(广成先生)科仪传统为职志,在川西最具影响,流传有独具风格的道教歌曲,被誉为以 “细腻含蓄”见长的四川“广成韵”(亦称“南韵”)。一为法言坛,亦称“刘门”,创始人为刘沅,又名刘止唐,双流县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一生从事学术研究,著有《法言汇纂》、《十三经恒解》等书,后集为《槐轩全书》,人称“川西夫子”,卒于咸丰五年(1855年)。他晚年卜居成都南门纯化街(又称三巷子),该处的延庆寺即为法言坛演习道乐的地方。此外,各地还有许多自设“道坛” (或称“道寓”)。
1950年以后,道教音乐仍在各道观继续发展;民间道坛基本消失,但仍有个别火居道士在农村活动。1979年,青城山道教协会恢复活动,道教音乐又得到继承和繁荣。
▌青城山道教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
声乐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
1
韵曲(又称“腔赞”或“赞子”)
是一种旋律性强、调式调性明确,音阶形式与曲体完整,采用咏唱形式演唱的道教歌曲。
青城山道教音乐中使用的韵曲,保留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北韵和南韵:
北韵,即全真正韵。如青城山各道观晚课仪式中常用的《下水船》韵曲,中元法会常用的《阴小赞》、《返魂香》等韵曲。尤其是《下水船》韵曲在句中、句末分别使用多音节衬腔、衬词,听起来铿锵有力,富有气魄。
南韵,即广成韵,多为民间火居道士所习用。青城山道观中常用的有《步虚》、《回向赞》、《救苦赞》等韵曲。南韵极富四川地方音乐特色,以细腻含蓄见长。
2
吟诵曲(亦称吟诵调)
是一种以语言音调为基础,歌腔风格较弱,其调式调性相对独立或不够独立,但又具有一定的声调起伏和完整的五声音阶的声乐体裁。根据其音调起伏的大小、演唱风格的曲与直、调式调性的独立与不够独立,青城山道教音乐中的吟诵曲又分为“朝韵”和“诰”两种形式:
朝韵,又称“请圣板”,是一种专用于斋醮科仪中道教法师高功禀职时独唱的声乐曲。它的曲调婉转,调式明确,旋律有较强的抒咏性,演唱风格类似于“吟诗”。
诰,是一种专用于课诵仪式中道士们吟唱的声乐曲。它的调式调性不够独立,声调起伏较小,基本按照语调高低的自然形态加以发展,演唱风格较接近朗诵特点,但仍带有歌唱性。道教音乐中的诰曲主要有《早坛功课》和《晚坛功课》中吟唱的《玉清诰》、《上清诰》、《太清诰》、《斗姥诰》、《三官诰》、《玄天诰》等。
3
朗诵曲(亦称朗诵调)
是一种完全按照语言声调高低,词曲结合紧密,调式调性不鲜明,音阶形式不完整(仅限于四声音列),音调起伏小,结构缺乏独立性,演唱风格具有朗诵特点,介于吟诵和念白之间的一种声乐体裁。四川各地道观 “课诵仪式”中念唱的《净心神咒》、《净口神咒》、《常清常静经》、《禳灾度厄真经》、《救苦妙经》等均属于朗诵曲。
器乐类型在青城山道教音乐中又分细乐和大乐两类:
细乐。又称“小乐”,是四川道观中主要采用的一种器乐形式。通常以笛子或铛子、铰子为主奏乐器,配以其他小件乐器组成的乐队所合奏的音乐均属此类,它发音柔和、音量较小。主要包括以下笛子曲牌、法器牌子和铛铰牌子。
(1)、笛子曲牌。即以笛子为主奏乐器,并套以铛子、铰子、二星、引磬、小木鱼、堂鼓等打击乐器合奏的器乐曲。全真道观及民间道坛均采用。道观中用的曲牌只有七八支,它们是:《小开门》、《柳青娘》、《满江红》、《将军令》、《汉东山》等。而在民间道坛的行坛音乐中,使用过的笛子曲牌多达160余首,它包括道观常用的上述曲牌;其他常奏的还有《沽美酒》、《秋色芙蓉》、《普庵咒》等,大都与川剧舞台上的笛子曲牌通用。多在启坛、过坛、下坛演奏。
(2)、法器牌子。即一种以报钟、曹鼓为主奏乐器,配以磬、吊铃、大木鱼、二星、铛子、铰子等乐器合奏的打击乐牌子。它的曲目很少,主要用于道观“课诵仪式”中作为启坛、下坛音乐,如《起三落四滚五槌》、《老四槌》(又称《油头》)等。
(3)、铛铰牌子。即一种以铛子和铰子为主奏乐器,配以二星、引磬、木鱼、引鼓(或堂鼓)等乐器合奏的打击乐牌子。这种牌子,无论道观还是民间坛门都使用,多用作韵曲的引子、过门或尾声部分演奏。个别牌子也用于法事的启坛、过坛和下坛时演奏。曲目较少,常见的有《朝山会》、《起板》、《过板》、《收板》等。
大乐。一般是民间道坛主要采用的一种器乐形式。通常指以唢呐或大锣、大鼓 (堂鼓)作主奏乐器,配以其他发音刚强、音量较大的乐器组成的乐队所合奏的音乐。包括下述两种:
(1)、唢呐曲牌。即一种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并套以大锣、小锣、马锣、大钹、板鼓、堂鼓等打击乐器合奏的器乐曲。主要用于民间坛门的斋醮仪式中,作为各种法事的启坛、过坛和下坛音乐。它与川剧舞台上或民间轿房中所使用的多数曲牌相通或相似。主要曲目有《醉花阴》、《千秋序》、《懒画眉》、《急三枪正板》等。
(2)、锣鼓牌子。即一种由大锣、小锣、马锣、大钹、板鼓、堂鼓等乐器合奏的打击乐牌子。在民间道坛的斋醮仪式中常与唢呐曲牌相连并用,作为启坛、过坛和下坛音乐的一个部分。如独立使用时,又常作为法事中的过门音乐。曲目有《三五七》、《长槌》、《包槌》等。此外,有一些短小的锣鼓牌子如《单槌》、《飞梆子》、《溜子》等,通常用于高功担任的念白部分中作为断句音乐,以渲染一种特殊的气氛。锣鼓曲牌总共100余支。
▌青城山科仪道士的仪职称谓和分工是:
(1)高功,仪式中负责主坛的法师。通常由一位熟悉经、忏、科书的内容和各种仪范程序的练就多种(做、念、唱、奏)功夫的人担任,在法事中负责表演、道白和领腔。
(2)都讲(习称“龙班”),在仪式中辅助高功。在仪式场面上站于高功东侧 (即“青龙方”),在《玉帝正朝》科仪中经常手执龙旗,故称为龙班。都讲是仪式中负责提韵、宣关、领白和叫香的角色,通常由一人或二人担任。
(3)表白(称作“虎班”),辅助高功主坛的副手之一。因他在《玉帝正朝》科仪中常手执虎旗,并在仪式场面上站于高功西侧(即“白虎方”),故称为虎班。表白是仪式中负责宣符、对白、和韵的角色,通常由一人或二人担任。
(4)瞻拜,在仪式中为高功端文函、递文书,并引领孝信和善信行三跪九叩礼的副手。
(5)掌坛师,负责承揽斋醮业务的坛门领头人,在全真道观中由方丈或住持担任。
(6)书记师,专门负责为科仪法事书写文书、对联、表文、榜文。
(7)乐师,分为上手师(又称“鼓师”),即场面上演奏小鼓的乐师。其余的演奏者统称下手师。一般细乐乐队5人(分奏笛子、铛子、二星、铰子、摇铃),有时亦加川胡等。大乐乐队5人(分奏唢呐、堂鼓、大鼓、小鼓、小锣)。
近代的青城山道教音乐出现过不少著名的科仪道士,其中有著名全真道高功江至霖(本志有他的传记)及其徒吴理冲等人。1993年9月,青城山道教协会参加由北京白云观、台北指南宫、香港青松观发起,在北京白云观内举办的祈祷世界和平护国佑民的罗天大醮法会。傅圆天大师任大醮委员会名誉主席。在此之前,青城山道教学校从1993年7月7日开始,举办为时1个月的经韵科仪培训班。由江至霖高功主讲经韵,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甘绍成等老师辅导器乐演奏,王家祐教授和李启明先生讲解经文。9月17日,青城山道教经韵团一行23人,设坛场于北京白云观邱祖殿,由江至霖高功主坛。当天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的道教界人士和信众数千人,齐集坛场,大醮历时9天,取得圆满成功。1997年11月,青城山道士19名参加四川道教科仪交流团访问台湾省高雄等道观。
1980年代之前,杨荫浏、何昌林先生等曾一度来青城山搜集整理道教音乐。以后比较系统的搜集、整理者有甘绍成、蒋纯勇、王纯五、董阳等人。王纯五、甘绍成合编的《中国道教音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此有专门叙述,此书行销海内外,曾荣获四川省巴蜀文艺奖。甘绍成编著的《青城山道教音乐研究》由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由黄正和、蒋纯勇、吴理冲、严勇等人录制的《青城山道教音乐》,已在1997年制成音像作品,以供世人领略仙山神韵。
洞经音乐又是道教音乐的另一支流派。青城山洞经音乐,千多年来一直在民间流行,并传刭一些省,是正一教火居道士在民间禳灾祈福时必备的仪轨活动。2002年初组织起来的“青城山大道演艺团”,就是长期活跃在青城山周围的民间音乐家们组成的,它和庙内全真道众组建的“青城山道教仙乐团”,分别被邀请到海内外演奏,受到最热烈的欢迎,被称为“中国式交响乐”。2002年4月,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南丽江纳西古乐在宣科先生带领下到青城山寻根认祖,并成功实现了纳西古乐和青城道乐合璧会演。
青城山道乐,与蜀派古琴亦相互促进。清代著名的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于咸丰年间(1851—1861)在青城山中皇观当道士,后寓居二王庙、川主宫。他法名合修,自号半髯道人。由他传谱的古琴曲《流水》,创用了“大打圆”及大量“滚拂”与 “隐伏复调”,故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此曲在1977年被美国录入镀金唱片,由太空飞船“旅行者二号”带上太空,在茫茫宇宙寻觅人类的知音。他传谱的琴曲还有《高山》、《化蝶》、《孔子读易》、《平沙落雁》、《醉渔唱晚》、《潇湘夜雨》和《渔樵问答》,渗透着道家的旨趣。他在成都与唐彝铭共同搜集古琴秘谱,合编为《天闻阁琴谱》,共140余曲,为明以来琴曲刊本收曲最多者。青城山长生宫道士龚仰之亦以古琴知名。青城山道观现存古琴两张,常有道士练习琴谱。1990年在成都参加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的中外琴家曾来山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