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_牛
来源:雪球
唐朝先生在唐书房中分析分众传媒时指出:鉴于“对广告客户行为特点和结构的误判和疏忽”,“高估了估值,定高了自己的买价”,由此,对当下持仓,给出了不买不卖“维持现状”,并待观察三季度经营状况后再调整估值的解决方案。那么,这是否是目前分众小股东们的最佳解决方案呢?
我们分析认为,这个解决方案可能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原因判断可能有误,二是,由此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可能有误。
第一,两个“误判”是真的误判吗?
老唐坦承,对分众传媒,有两个误判:
一是,对广告客户行为特点的误判,即老唐认为即使出现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应该会增加广告预算,分众可能因此受益,事实是,经济不景气时企业首先削减的是广告费用。
二是,对分众客户结构的疏忽,即未能充分了解分众以往的客户主要是互联网和新经济创业公司。
那么,这两个“误判”是真的误判吗?当然是真的误判。只不过,两个“误判”可能忽视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认为,无论是广告客户行为特点带来的问题,还是客户结构问题,归根结底是宏观经济下滑带来的问题。宏观经济下滑是问题的根源,其导致企业发展困难,导致互联网和新经济企业锐减,造成包括传媒行业在内的大部分行业的不景气。
投资中,无法预判、也不必预判宏观经济,这已是价值投资者们的共识。经济下滑时削减广告预算,这的确是广告学方面的知识。即使我们了解这个知识,那么我们能预测2018年底、2019年初的经济下滑吗?不能。能预测到互联网和新经济企业创业公司的大量萎缩吗?不能。那么未来互联网和新经济企业不再发展了吗?不会。
因此,即使没有这两个“误判”,也无法准确预判分众业绩和盈利能力的下滑,“误判”不影响结果。
第二,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
看老唐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首先,老唐拓展了格雷厄姆大师的理论,指出应按照“理性外推”的思路对分众重新估值。其次,在目前形势不明朗、无法准确估值的情况下,先维持持股不动,等待分众三季度经营数据,以重新估值。最后,继续观察,等待三季报估值后再做出买卖或不买不卖的决定。
我们觉得,问题在于,这个解决思路又陷入了“天真外推”的估值怪圈。
现在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不应该以2017年17%的利润增速外推未来三年的净利润,理由是2017年经济形势好,未来增速可能下降。那么,等待三季度的利润和经营数据出来后,假设利润仍不好,那么应该用三季度的数据外推往后三年的净利润吗?这显然又回到了“天真外推”的怪圈。无论是2017年的17%,还是三季度的经营数据,都无法精确代表未来三年的发展增速。
这确实是一个尴尬时刻。分众传媒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对内面临调整客户结构、转变发展策略,对外面临新潮等竞争挑战等各方面的压力,我们分众股东小伙伴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唯一要做的,就是科学、客观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大师们都没有好办法,我们能相处啥好办法呢?首先看看大师们的教诲,巴菲特在1983年致股东信中说道“建议至少以5年为一周期来评断企业整体的表现,若5年平均利得要比美国企业平均来得差时,便要开始注意了”。这里的5年,我们的理解,不只是企业过去5年的表现,也包括企业未来5年甚至更张时间将有什么样的表现。巴菲特还说,“我们从未把单一年度的数字表现看得太过认真”,仅关注“短期比赛”的成绩,即企业年度甚至季度的经营数据,以此作为决策,可能还是不能成功走到最后。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中说过,“根据公司报告利润的暂时性变化而等幅地改变对企业的估计,这一点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是极不理性的”。
所以,在这特殊时间,放弃过度关注当期经营数据,应把眼光放在前5年、以及更重要的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企业可能的表现。分众前5年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还算不错,后5年分众的表现该如何评断呢?
一是,分众在未来5年的价值还能否存在,是明显提升还是明显减弱?
这里暂且直接借用老唐对分众的总结,未来5年,分众规模同行业最大、市场空间大、受众画像准、广告投放准、强迫观看、强势地位、成本低(省)、更专业等特点都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分众未来的价值依然存在。
而且,在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背景下,通过2018年的强力扩张、与阿里深度合作、2019年主动的客户策略调整、未来向东南亚等国际发展等措施,未来分众的媒体价值大概率逐步提升。
二是,分众管理层未来的经营管理会如何?
有目共睹,江南春董事长对事业兢兢业业,深耕传媒行业20多年,在2018年面对同行竞争挑战时,管理层大刀阔斧扩张点位,其经营管理能力和魄力可见一斑。另,尚未发现管理层不守本分、盲目投资扩张的情况。
三是,上下游情况如何?
5月8日,分众传媒2018年度业绩说明会,江南春说到,2019年“我们会放慢扩张点位的速度并对现有的点位进行优化调整,并与物业公司或者业主重新谈判降低原先被抬高的成本。”分众同上游的议价能力较强。
2019年,分众采取客户结构调整等措施弥补互联网和新经济客户的流失。尽管无法预测客户需求端什么时候回暖,但我们要知道,传统行业新客户在拓展,千楼千面的地区性小客户也在拓展,经济回暖后新经济和互联网客户都还会再来。
四是,如何面对竞争。
要知道,分众在发展过程中,面对过无数竞争对手,斗争经验相当丰富。
五是,行业天花板如何。
从行业看,楼宇媒体市场处于发展的早中期,空间仍较大。从国内覆盖度看,经历2018年翻倍式的点位扩张后,江南春在2018年度业绩说明会指出,“国内下沉还不充分,如果下沉到2000个县级市,每个县级市1000块板,还有200万块板的空间,还可以翻一番。”从海外市场看,韩国、新加坡、印尼都刚起步,泰国、印度等待开发,空间还很大。
此外,目前有个大家尚未发现的增长点——未来的老旧小区改造,无论是就地增装电梯,还是拆旧建新,这也是潜在的点位空间。
六是,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可通过日常调研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实时评估,而不是单纯等待财务报告数据。尽管存在样本量不足等难题,但好歹分众就在我们身边,雪球也有不少投资者开展经常性地调研,从观察情况看,感觉并没那么悲观,无论是刊挂率,还是品牌种类,需求一直都在,快消、房地产、汽车行业、互联网、新经济等多行业广告都能见到,飞鹤、妙可蓝多、神州、瑞幸咖啡小鹿杯、铂爵旅拍、企查查、书籍《21世纪的定位》、电影《未来机器城》等新广告的出现,甚至有让人应接不暇的感觉。
综上,面对稳定发展阶段的企业,如茅台可较精确计算未来的产量和经营数据,但同样是茅台,2012、2013年需求不稳定的情况下,难道我们也要等财报数据出来再做估值和投资吗?处于非线性发展阶段的企业估值更难,也更具模糊性、艺术性。
当然,不是反对老唐,老唐待分众三季报数据后再做估值的做法,也更谨慎、更稳妥。
若采用老唐估值法:鉴于2014年至2018年的4年间,营业收入从75亿增长到145亿,年化增长18%,净利润从24亿增长到58亿,年化增长24%。若未来以最保守的10%为净利润增速,估计3年后2021年净利润为77亿,按照较为保守的20倍市盈率市值为1540亿,按照目前市值750亿计算,3年年化收益27%;5年后2023年净利润为93亿,按照20倍市盈率市值为1860亿,按照目前市值750亿计算,5年年化收益20%。无论是20%,还是27%,已经让人满意了。
鉴于此,我们选择在过往5年企业发展和优异盈利能力的基础上,同时以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视角去看待企业发展前景,并选择在750亿元市值时增持分众传媒。
犹如栽下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有辛勤施肥、耐心呵护的管理者,假以时日,终将硕果累累。
答案留给时间,无论如何,对我们都是成长。
最后,留下一个疑问:面对互联网和新经济创业企业异常活跃的前几年,分众传媒是否能预料到互联网和新经济下行并及早做准备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吧,那么往后看五年呢?五年后分众的客户结构如何,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