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版宏观经济学,不要再把西方经济学当做圣经了

改写于人大宏观经济学教材,西方经济学不是圣经

1、消费倾向

人的消费和人的情绪成周期性变化,人在乐观的时候会加大消费,消费增加经济就会繁荣,但如果人过度乐观,过度自信,就很可能产生过度消费,导致市场消费量大幅增加,生产者的预期也会增长,投资就会增长,经济就会变得欣欣向荣。但如果杠杆过高,这种消费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旦人的情绪下降,消费就会减少,首先变现的可能是库存增加,然后企业会减少生产,产能过剩,企业开始减员,投资锐减,失业增加社会总收入减少,人们的预期发生逆转,纷纷减少消费和投资,悲观情绪蔓延,人在悲观时更加倾向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导致消费进一步下降,企业破产增加,失业大幅增长,消费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所以人的情绪下降,一般都会伴随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如果人的情绪短期大幅回落就会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西方市场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危机。当人的情绪回升,消费增加经济就又会进入活跃时期,市场经济随人的情绪循环往复作周期性波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周期。

2、消费和投资

IS曲线消费+投资=收入,消费降低要保持收入稳定就要加大投资,但在现实中往往,消费多,投资就大,因为消费增加,产能不足,这是扩大产能预期收益高。消费减弱,产能利用率下降,投资就会大幅减少,并不是利息降低投资就一定会增加,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是你无法强制马儿喝水,这时最好的方式是扩需求,辅以降息,当经济过热时加息非常有用,加息会减少消费,消费减了,利息又增加,投资收益就会大幅下降,但加息要把握时间节点,如人的情绪开始下降,加息又过猛很容易把泡沫刺破,另外控制政府支出效果更好。

3、LM曲线

货币就像人体血液一样是给身体输送营养的,人要有造血能力,但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容易引发高血压。货币也是如此,货币本身不创造价值,货比的有效流通可以把人的潜力发挥出来,货币要和经济发展相匹配,多了容易引发通货膨胀等副作用,当货币需求量增大时可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货币的机能是给各组织提供营养的,关键是要盘活各经济组织机能,当企业不敢投资时,政府加大投资,当企业有投资意愿,政府可以多用货币政策,所以在政策使用时要分清,经济处于什么阶段,生产不足就要扩大生产,消费不足就要补消费,关键是要把人的潜能发挥出来。经济是一个复杂综合体,有时在一个经济体里既有生产不足,又有消费不足,这就是结构性矛盾,这是需要重新进行资源分配,并不是简单的降低利率,投资就会增加,收入就会增加,比如利率降低,收入不一定增加,当人恐慌时不敢投资,利率降了,收入可能也会跟着降,这时候最好的是政府扩大投资和支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国家这时可以扩大计划经济投资。

4、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个社会短期内失业大幅增加,基本是由于人的情绪大幅回落,消费快速减少造成的,消费减少,生产就会过剩,投资会大幅冷却,需求进一步减少,实业就像中医里的寒症,寒症用热药,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和支出,补偿由于人情绪大幅下降造成的消费投资的大幅减少,这时光降息不能解决问题,降息为辅,扩大需求为主,双轨制国家这时可以加大计划经济的投资力度,失业过多容易引发通缩。

通胀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基本可以分为长期通胀和短期通胀,长期通胀基本都是由于货比发行远远超出经济的发展造成的,短期通胀主要由供应链中断造成的,比如战争导致原材料大涨或者自然灾害,再加上认为的炒作和囤积居奇,导致无几的暴涨,还有一个就是经济快速恢复或经济过热生产不足导致物价上涨,所以解决通胀一定要找准通胀的原因,生产效率的提升是解决大多数通胀的最佳方法。

滞涨就像一个人长期生活不规律,身体虚弱再遇到邪气引发的逆症,比较难治,短期内补也不是,泄也不是,关键还是要提升经济效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5、菲利普斯曲线

在短期中,产品与劳务总需求的增加引起产量增加,价格水平上升,产量增加意味着就业增多,从而失业率降低,另外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通货膨胀率上升。

A、菲利普斯曲线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吻合,因为政府的政策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B、产量提升成本可能在下降,产量提升固定成本分摊下降,价格怎么在增长呢?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不是绝对的。C、不是提高通胀失业就能下降,关键要把人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低失业与低通胀,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6、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就像中医治病一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寒症开热药,热症开寒药,夏天滋阴,冬天补阳,当市场萧条,情绪悲观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市场过热,过度自信时采用收缩性的财政政策,这种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政策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但财政政策使用时要掌握火候和时机,如果繁荣的末端,政策紧缩过度,容易刺破泡沫,引发经济硬着陆,萧条末端,人的情绪开始上升,刺激过度,由于前期投资不足,消费突然增加,容易引发通货膨胀,有些不充分竞争的行业甚至需要用行政手段,总之一句话,消费不足补消费,生产不足扩生产,结构矛盾调结构,既能定点爆破,又能定向扶持。

7、开放经济体

A、任何一个开放经济体,如果金融市场完全开放自由流动,就相当于小池塘养了一条大鲸鱼,永无风平浪静。

B、汇率贬值、降息、扩大财政支出都不是提高经济的根本方法,有些手段可能短时有效。提高经济效能,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不二法则,那些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是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经济效能不足,虚胖造成的,虚胖迟早会被打回原形的,GDP=劳动时间*劳动人口*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能就要提高人的效能,所以能持续发展的国家,政治一定是稳定的,人民是勤劳的,国家家庭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C、货币扩张、利率降低资本就会外流,但这个流出的都是投机资本,只要经济效能足够高,降息会提高产业资本边际效率,产业资本反而会增加。

8、南北经济差异分析

A、北方一般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相对富裕,人口密度低;南方农业占统治地位,技术相对落后,相对贫穷,人口密度高。

B、南北差异其实主要还是人的差异,南方人更懒,就像小孩子不爱学习,需要父母管教一样,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推动发展,实行民主制将会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很多规划无法实行,他们更需要中国模式或者新加坡模式。少量金钱无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南方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社会发展不足,人民的受教育水平也比较低,只能做一些劳动密集产业,人民勤劳工作温饱之余稍有积余之间,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给子女稍好一点的教育,这样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劳动效率提升之后,积余就会更多,人民就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可以逐渐往产业的上端爬,这些前提就是人要勤劳,还要有一点聪明,国家也要有组织力,否则很难发展,除非吃资源饭。工业基础可以积累继承,但是知识是不会遗传的,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人民开始变懒,不爱学习之后,国家竞争力就会大幅下降,社会就会萌发各种矛盾。

C、按理说南方人口多,工资低,投资自然回报多,但为什么南方一直发展不起来呢?其实都是人的原因。南方虽然人口多但是人的潜能发挥不出来,享受不到人口红利,人口多反而成了社会的负担。

9、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劳动、资本和技术水平,其实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在于人,技术是人发明创造的,资本也是人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人的勤奋、聪明资本就无法发挥效用,资本不过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GDP=生产效率*劳动时间*劳动人口

劳动时间和劳动人口相对稳定,所以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技术的进步又离不开人的勤劳和智慧,所以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就是人。所以不管哪个国家只要能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经济自然就能稳定发展。不同的国家想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外部的技术和资本可以大幅缩短发展的进程。

货币是人创造出来为经济服务的,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货币发行量自然水涨船高,人均货币占有量自然也会增长,所以不是资本存量增长经济就会发展,而是经济发展了资本存量自然会增长,如果经济没有发展,单单资本在增长,那资本不过是一个数字,跟非洲货币没有什么区别。

10、消费

美国大概3.2亿人,假设平均寿命80岁,那么每个年龄段大概就是400W人,那么总消费就是G=400*F1+400*F2+........+400F80=400(F1+F2+.....+F80)=400*人的一生,所以说消费不存跨期说,你的现在就是别人的未来,你的未来也是别人的现在,所以消费只取决于当下人们的收入和消费倾向。G=Y*A(消费倾向)消费倾向随人的情绪波动,乐观时消费指数高,悲观时人们更爱存钱,消费指数低。消费随人的情绪程周期性变化,这是市场经济产生周期的主要原因。

11、投资

投资受人的情绪周期影响更大,人在乐观时会加大消费,消费增加经济就会繁荣,企业生产量库存量都会相应增加,扩产意愿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大幅增长,当人的情绪下降,消费也会跟着下行,开始库存增加,于是企业开始去库存,导致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这时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存货也会随消费减少库存投资也会减少,所以整个市场投资大幅减少。经济不景气原本计划更新的生产设备也会相应的延后。

12、实际经济周期

实际经济周期其实就是人的情绪周期,货币周期、财政周期、库存周期、消费倾向、就业利息都是跟人的周期走。比如人在乐观时会加大消费(消费指数增加)。消费增加经济就会繁荣(失业率降低),但如果人过度乐观,过度自信,就很可能产生过度消费,导致市场消费量大幅增加,生产者的预期也会增长,投资就会增长(政府可能会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利息增加),但这种过度消费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旦情绪指数下降,消费冷却生产就会过剩,库存大幅增长,企业就会减少生产,产能严重过剩(投资大幅下降),企业开始裁员(失业增加),人们的预期发生逆转,纷纷减少消费(消费指数下降),悲观情绪蔓延,人在悲观的时候更加倾向储蓄,减少消费(西方人提前消费没有储蓄的习惯对经济波动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导致消费进一步下降,企业破产增加,失业大幅增加,消费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这时政府一般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利息下降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所以人的情绪指数回落,一般都会伴随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如果人的情绪指数短期大幅回落(超过10个点),一般就有严重的经济危机。

同样的情绪周期,因为每个国家政策不同,现实情况不同,经济的健康程度抗风险能力不同,所以同样的周期在不同的经济体上表现形式会不一样,就像新冠肺炎,不同国家的现实情况和采取措施不同,表现形式就大相径庭,但是周期是同样的周期。(这些是那些研究现象周期的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同样的周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现象。)

13、西方经济学的缺点

A、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货币、就业、利息、消费、投资等,很少提及人的作用,但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经济不过是人活动的产物,所以研究经济不研究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B、西方经济学只研究市场经济,不研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就像人的阴阳一样,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要保持阴阳平衡才能健康,经济也要阴阳平衡才能保持发展与稳定。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单独采用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都是不可取的。苏联单独采用计划经济已经解体,美国单独采用市场经济,每隔几年就要爆发一次危机,如果不改变,分裂将是必然。

C、西方经济学建了很多模型,但这些模型用用到实际经济当中,和结果差异很大,或者只能在漫长的经济长河中某一小段时间吻合,很多还是事后诸葛亮,不具有预测能力,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状况,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模型没有触及到经济的本质,很多假设条件和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有差异的,另外同样的经济学模型,由于不同国家现实情况不同,人的性格不同,经济质量不同,同一个国家不同时间经济基本面也不同,结果会大相径庭。我认为中医理论更适合经济学,中医讲究同病异治,因为不同的人身体状况不同,异病同治,虽然病况不同,但发病的根源相同,肝病治肾,要找到发病的根源,所以我们学习经济学也一定要了解清楚,不同国家所处的环境,人民的性格,经济的实际状况。只有了解经济的本质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绝不是西方经济学的统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