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安治
民国初年,水果是广东最赚钱的新兴农作物,其中又以橙子最有前景。
广东是第一水果大省,但种果树原是不赚钱的。水果易腐,无法长途运输,市场限制在离乡十余里内,常是赔钱货。大果园很罕见,老百姓在庭院种几颗果树,橙红橘绿,左邻右舍吃不完,只能当肥料,水果产业数千年原地踏步。直到清朝末年,轮船海运发达,水果总算得到快速运出广东的途径。
“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首先上轮船,“制成罐头或晒作干果,运销于上海及外洋各地”。但鲜果的需求更火爆,南岭以北,罕见的香蕉成为热门商品,大量种植的香蕉园以广州为中心,沿着河道辐射展开。春节一过,大批香蕉装上内河小火轮,到省城换海轮直放香港、上海与天津,大发利市。只是沿海市场快速饱和,要发大财,还得靠出口。香蕉变质太快,出不了国,只有能保存大半年的橙子,才有外销潜力。
广州出口,香港转口,橙子向全球市场进军。紧邻广州省城的番禺县,首先靠橙子外销致富。1931年,广东省农林局调查番禺中部(今广州市天河区)25个乡村,发现传统稻田一亩地每年产值不到大洋30元,若改种橙子与荔枝,经济效益翻四倍,一亩收益飙增到近140元。
新兴产业发展过快,总会出现质量问题。1934年,广东橙质量大跌,橙业几乎崩垮。在这危难关头,广东军政领袖陈济棠毅然出手,由根本做起,挽救广东橙子。
遍地开花的橙子种植
橘、柑与橙是柑橘类三大水果,栽种之盛,首推广东。然而,南岭以北只能吃到广东柑皮,主因是交通。来自广东的“广货”,依赖翻越南岭的驿道运出广东,路途艰难漫长,鲜果无法过南岭。因此,由汉朝至清末的2100年间,广东只能向北方各省出售柑皮。粤人吃柑不乱剥皮,用刀整齐剖成三面,留下完整柑皮,晒干贮放数年,就是能理气煲鸭的“陈皮”。而制造陈皮的柑一定来自新会。新会以外的柑皮入口苦涩,而由新会柑子晒成的陈皮则质量神妙,经历南岭霜雪冷气,竞有特殊香味,用药烹饪两相宜。千年以来,全粤只有新会一县能靠柑橘发财。
出不了南岭的柑橘,最大的市场是广州。柑、橘与橙围绕着省城发展。正月上市的橘(桔子),保鲜期最短,只有紧邻广州城的番禺、东莞与增城才能大规模种植。每年运销省城的橘子约2万至3万担,价格最低。无论是甜得发腻的朱砂桔,孕妇爱吃的酸桔,或是能连皮吃的金橘,价格只有每担银元3元~4元;保鲜期较长的柑,种植区域大一圈,价格也比橘子高。供应广州的大红柑,主要来自番禺、江门与顺德,每年约5万担,每担约6元;保鲜期最长的橙,种植区域最广,来自粤东潮安的甜橙顺东江而下,辗转半个月运到广州,也能新鲜上市,价格是柑的一倍,每担可以卖到10余元。
清末海道开通,保鲜期长的柑与橙成为农民致富金钥匙。首先腾飞的是潮州蕉柑。俗称“年柑”的蕉柑,是最耐久的柑种,可贮藏3~4个月。只是初摘时味道微苦,必需放置一段时间后才会转为甜味,卖相敌不过摘下即有清甜蜜味的潮州蜜柑。但汕头开埠,蕉柑顿时身价翻倍,每担飙升至20元~30元。汕头装船,香港转口,向北由厦门、福州、上海运到天津,向南出口南洋,航期大半个月,下船时刚好达到最甜美熟度,大受市场欢迎,订单滚滚而来,潮州柑业飞跃成长,成为全粤第一大柑橘生产区。
“潮柑运销平津京沪及南洋各地,当畅旺时,竟达一百六十万元。潮籍人民赖此维持生活者,数在十万以上。”1937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调查报告记载道,“当时凡十口之家,拨田地三亩以种柑,即可维持生活,故人皆乐种也”。
蕉柑出口,以大木桶呈装,得到“桶柑”雅号。产量最大的潮安县,民初种植面积广达1.2万亩,70%种植桶柑,年产30万担仍供不应求,广州城反而沦为次要市场,每年只能分配到1000担~2000担。然而,只有进军全球市场,才能赚大钱,桶柑只能存放3个月,上远洋轮船撑不到美国就会变质。于是,能存放近一年的橙子脱颖而出,成为热门出口货。
“新会与番禺所产之橙,因其颇耐贮藏,故销售颇广。”新会与番禺是广东橙的盛产区。橙子能贮藏,就能上远洋货轮。保鲜期3个月的桶柑最远卖到新加坡,橙子则能跨越大洋,打进美国柳橙的主要产区加州。原以省城为主要市场的番禺果农,纷纷砍掉柑树与橘树,抢种橙子。1930年代,番禺全县几乎全县种橙,75%香水橙,25%明暗柳橙,年产值大洋100万元。
1934年,广东水果外销达到巅峰,总值银元150.19万元,其中橘类(柑与橙)72.09万元,占48%。但就在这极盛时刻,柑橘业骤然衰败。
在1935年一年之间,新会的栽培面积骤减一半,潮州减少20%,盛产橙子的番禺最惨。橙子的主产区黄村,全乡橙园原本超过1000亩,骤减80%,只剩100余亩。许多专家将产业崩落归咎于全球大萧条,但大萧条此时已经渡过了1933年的低谷,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柑橘业崩毁显然另有原因。1935年,中山大学专家温文光火速调查,发现产业崩毁的原因并非市场萎缩,需求不足,而是一窝蜂争种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急功近利摧毁橙业
1930年代的橙業大浩劫,源自1910年代海运初开,橙业起飞时的草率栽种。一般橙树定植后等3年开始结果,可以连续收成40年~50年。然而,1910年左右大量栽种的橙树却普遍只能收成15年。“本省柑橘果树……自结果后十五年,则树老变弱,产量稀少,形质恶化,甚至枯死,而失其原有四五十年之结果习性。”于是产业的灭绝浩劫在1930年代骤然爆发。
1935年,中山大学紧急调查橙业快速衰落的原因,赫然发现问题不在市场,而在栽种。由起始的嫁接开始,个个环节急功近利,只求速效。
种果树的第一关是嫁接,广东果农流行“驳枝”与“挨接”。每年阳春3月生长期,以优良果树为母株,选择生长2年~3年的树枝,于1尺长度环状削皮,以粘土混碎草包裹,约60天开始长出根须,砍下栽种,是为“驳枝法”;而以种植1年~2年的树苗为砧木,与母株新枝的树梢削皮密接,约100天接合为一体,砍断栽种,是为“挨接法”。两种接枝法都是无性生植,果树完整保存母株与砧木的特征。但果农却只求树苗便宜,驳接不讲究品种,挨接不讲究砧木。“历来所植之橙苗,向未加以选择,只问苗木价值是否相宜,不问品种及砧木之适否,以为凡属橙种到处均可种植,不知橙种有适于低地者,亦有适于高地……砧木有适于低湿者,有适于干旱地者,有能抵抗寒冷者,有能受高温者……稍一不慎,即失其原有性状,结果终归于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