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雕作品《春》
传统手工艺如何走向现代化?传统手工艺如何重回生活?振兴传统手工艺出路何在?
为破解这些难题,春节前夕,福建省首届手工艺新秀提名展在福建省海丝艺术馆展出,展览由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福建省手工艺协会主办。从100多件作品中选出的55件展品,包括石雕、玉雕、根雕、木雕、皮雕、影雕、漆艺等福建传统手工艺,均出自一批优秀的青年手工艺人之手。
“这些展品样式繁多,风格不一,色调朴素,华美兼有,人们从中既能看到传统技艺的延续,又能看到青年手工艺人在形式和语言上的创新。”福建省手工艺协会常务副会长陈俊达说,计划未来展览每年举办一届,旨在持续性挖掘和培养传统手工艺的优秀青年人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黄梅林在教孩子们皮雕技艺。
皮革上再现古画意境,她的皮雕画独树一帜
在展室一角,手工艺新秀黄梅林带来的《春》《夏》《秋》《冬》四件皮雕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很多人对皮雕还比较陌生。其实,皮雕技艺,早在唐代就一度盛行,后因材质来源太贵,慢慢没落。所谓皮雕,是以皮革为雕刻材料分类的一种雕刻工艺,它以旋转刻刀及印花工具,按照设计图纸,在皮革上刻划、敲击、推拉、挤压,把一些地方打下去,使图案纹样在皮革表层雕琢出凹凸的层次及纹饰。
黄梅林的皮雕作品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在构图、明暗、远近的处理上有自己的特点,像是雕在牛皮上的水墨画。她将水墨画和白描手法相结合,用皮雕的形式表现出来,目前这种打法在国内非常少见。
“这种打法是一个慢慢渐变的过程,看上去有前后的明暗关系,能够很好地突出重点,不用借助颜料去渲染。”黄梅林说,如果用颜料,非但体现不出皮雕工艺的打法,还不利于收藏,时间久了颜色会退掉。
黄梅林生于皮匠世家,看着祖父做皮具长大,耳濡目染,渐渐爱上了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并在学得技法的同时,继承了严谨细致的匠人作风。她选用的材质是头层植鞣黄牛皮,加工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工业化的材料,只是用树根、树皮、果实去浸泡,把里面的蛋白质和脂肪泡出来。雕完以后上一层貂油,一件作品就算完成了,很环保、无污染。
目前,市场上的皮雕作品样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只有人物、唐草等寥寥数种,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改变这一状况,黄梅林一直苦思如何在皮雕作品中加入中国元素,让皮雕工艺重现往日的辉煌。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梅林查阅到,明朝戚继光的马鞍上有皮雕纹路。这一发现拓宽了她的创作思路,她开始尝试将中国画、木雕窗花、玉雕图案、剪纸等元素应用在皮雕作品中。同时,她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国外的皮雕作品以曼陀罗花为主,就突发奇想,把爷爷做的鞋面花纹用水墨画的形式体现出来,而不再是只限定在皮面或包面上。
她不断进行工艺改进与创新,皮雕作品从钱包、手提袋等日用皮具,逐步发展到装饰性皮雕画,内容涵盖中国建筑纹样、中国吉祥图案、山水和花鸟,带给人不一样的美感。
制作皮雕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辛苦活,雕刻前不能急着下手,要反复观看、用心思考,把作品理解透。一张完整的皮雕画,敲敲打打要好几个月,先打纸稿,再把画面拓在上面,接下来是最关键的走刀线环节。走刀线时,要一手拿模具轻摁皮革上,一手拿橡皮锤敲击,练的是臂力,哪怕是雕一朵菊花,雕完之后手也会疼一两天。刀线走得顺不顺、柔不柔很重要,走不好,整个画面就不协调。
本次展出的四幅作品,黄梅林用五个月才雕完。“每天都选在精力最好的一两个小时做,若稍不小心出了错,整幅画就有可能毁了。因为皮的厚度只有两毫米,雕的深度最深只能一毫米多一点,穿透了皮面就浪费掉了。为了呈现出立体感,必须要有一个深浅的对比,就得挑边,力气要适中,太重会穿透,太轻达不到效果。这些技术有的是自创的,有的是四处拜师学的。”黄梅林说。
黄梅林的皮雕画独树一帜,目前虽还属于小众,国内少有人知晓。不过,她的作品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收藏。眼下,她急于多培养一些专业人才,希望能跟艺术学院合作,把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传承下去。
吴启彬在用脱胎漆艺修缮器皿。
利用脱胎工艺修缮器皿,他想让大漆融入生活
脱胎修缮师吴启彬带来的一组九件建盏,是用脱胎工艺成功修复的,成为展览的一大亮点。独特的修补技艺处理,使得这组建盏更具有历史感。
“以前做器皿修复不是做这种苦涩的感觉,都是平光亮光这样的,只知道把缺的那块做得精致,却忽略它的整体性,特别跟老盏一比,就感觉少了点什么。一个器物分天地,圈足是地、口沿是天,我就给它取名补天,赋予它一些故事,有种粗糙石制的味道。”吴启彬说,大家都认为漆器是一种装饰品,它的功能性慢慢被忽略。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到,大漆也有实用性,可以融入生活。
吴启彬原来从事广告业,一次机缘巧合,他跟随福州民间漆艺师学习脱胎漆艺器物修缮,从此一发不可收,四处拜师学艺。
在不断地摸索中,他发现,脱胎工艺黏性强,可以和别的材质器物一起黏合、修缮,成为一个新的器皿。于是,他和好友一起开设“还物工坊”,开启漆艺匠人创业之路。
“我的工作更多是在残损工艺品再加工上,借助传统漆艺进行原创修缮,例如修缮处添加荷叶褶皱效果、用金粉画出银杏叶……”吴启彬说,以前很少人利用脱胎工艺去修缮别的材质器皿,为了延伸创新,他不断尝试,比如用脱胎工艺修缮瓷器、紫砂。目前最成功的就是将残损的建盏与脱胎一起修复,最近还在试验玻璃与脱胎的结合。
在他看来,建盏、瓷器、大漆都属于历史比较悠久的文化,应该结合在一起。但修缮之前,要充分了解材质。“很多人认为水漆如漆似胶有黏性,但大漆有些配方是不一样的,需要充分了解。陶器也好,瓷器也好,性质不一样。漆本身有一定黏性,但这种黏性不足以把不同材质很好地粘接在一起。”
探索利用脱胎漆艺修缮器皿这条路,吴启彬走得很艰辛。刚开始创业的第一年,因为制作脱胎用的大漆含有一种刺激物,经常导致皮肤过敏。但凭着对于这项技艺的热爱,他强忍身体的不适坚持了下来。
看似简单的脱胎漆艺修缮,却是个良心活,需经过修补缺失、填漆、打磨等至少39道工序,这还只能算作是半成品,还要施以打磨、髹饰研磨、纹饰等,最后成为一件绚丽多姿的脱胎漆器工艺品,往往需要3个月之久。
“经常一天花在修缮的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修修补补的日子虽不华美,既然选择了,此生无怨无悔。”吴启彬说。
瓷塑作品《三圣贤》
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形态,他们拥有三个共同点
当下传统手工艺虽然面临多种危机,但创新不止,创作呈现出多元形态。这种多元化不仅仅依靠成熟的大师,也有着青年手工艺人的贡献。此次被提名并受邀参展的青年手工艺人,一共入选31位作者,其中80后17人,90后2人。
“青年手工艺人,相较于前辈大师,在更为开放共融的社会、文化和思想语境中展开自己的创作,一方面承传前人技艺,一方面关注自我的经验和体验,在创作本体上实现理想境界、审美追求与艺术创新。”陈俊达说。
出生于德化的赖开鑫,带来的瓷塑作品《三圣贤》,让人耳目一新。
“《三圣贤》以孔子、老子、墨子为创作题材,区别于以往三圣贤的造像形式,作品线条简洁、流畅,采用夸张的手法、简单明了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他们大气从容的处世风格,造型形象与人物精神相得益彰。”陈俊达评价说。
1987年出生于惠安的陈炎明,在石雕作品《韵》中,将传统戏剧人物白蛇娘子用当代艺术的变形手法进行拉伸和三角构图,颇有韵味,引得众多人驻足观看。在雕刻技法上,陈炎明对影雕技艺的单一性加以延伸,把浅浮雕的技艺融合一体,刻画出东方的古典之美,又有现代的格调。
同样让人称奇的是,张海霞的影雕作品《青山》,突破了传统的黑色创作素材,大胆尝试不同颜色的石材,根据石材本色构图,再从外形加以取巧,配合古朴船木为底座,颇为新意。
“通过展会,我欣喜地发现,青年手工艺人在传统技艺和当代艺术创新的相互观照和碰撞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与责任感。”陈俊达告诉记者,参展作品中,有的作者已在行业崭露头角,有的还是新面孔。这些青年手工艺人虽然生活经历、学习背景不尽相同,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但他们有三个共同点,即在创作上表现出关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融渗,在造型语言上表现出对于中国匠人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在文化感知上表现出对现实生活情境的诗意性超越。(记者 树红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