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再看,我就把你喝掉!”。
旺仔牛奶相信大家都喝过,这个陪伴我们走过童年的饮料,对于很多80、90后来说,有着太多的回忆;那个将鸭舌帽反戴的男孩,一度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
不止是旺仔牛奶,还有太多的零食你也很熟悉:旺旺雪饼、旺仔小馒头、旺旺小小酥、旺旺碎冰冰、旺旺泡泡果栋......
而这个将一个濒临倒闭边缘的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的人,正是“米果大王”蔡衍明。
“败家”的江湖小子
蔡衍明出身于台湾富贵家庭,在家中排行最小,喜欢逃课,喜欢看电影,不喜欢读书。
对于蔡衍明来说,他脑子里的知识大多来自电影,他对电影近乎痴狂;
小时候在父亲开设的中央戏院中,他每天看十部电影,以至于他说:“在街头看一年,胜过读三年书”。
对读书毫无热情的蔡衍明对做生意兴趣很大。19岁那年,他从父亲手中接手宜兰食品厂。
当时的宜兰食品厂效益一般,父亲无心打理,蔡衍明便主动请缨去厂里做了总经理。
初生牛犊不怕虎,毫无管理知识的蔡衍明到厂里懵逼了,账看不懂,也不敢问,是赚是陪他都不知道。
摸不清门路的他倒是信心满满,整天想着法子如何挣钱。
那时的宜兰食品厂主要加工鱼罐头,属于外销,蔡衍明觉得这样做要看人脸色吃饭,于是打起了企业战略转型的主意。
他决定转型做内销,并开始生产“浪味鱿鱼丝”,而这场转型却浇灭了蔡衍明头上的一把火。
做内销要赊账,东西卖出去了钱却收不回来,一年多下来,蔡衍明赔掉了一个亿,不得不找家里要钱来补救。
初次失败给蔡衍明冠上了“败家子”的帽子,天不怕地不怕的蔡衍明开始有所收敛,但他心里东山再起的想法却一直不曾间断。
三年后,台湾稻米资源过剩给了蔡衍明一个绝佳机会,他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便盘算着要做米果生意。
他找到当时日本三大米果厂之一的岩冢制,并把想法告诉了64岁的桢计作社长,但是桢计作一看他这么年轻,就回绝了蔡衍明。
此时的蔡衍明倒是没有沮丧,两年的时间里他不断去拜访桢计作,终于用诚心打动了他。
顺利拿到米果的制造技术,蔡衍明一发不可收拾,顺势推出旺旺产品。
而旺旺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一条狗,在蔡衍明第一次创业失败时,这只狗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狗是蔡衍明从小养到大的,名字叫黑皮,双眼有神,好斗,专挑比自己个头大的狗相咬,即时被咬伤进医院,伤好后它还是去找个头大的狗斗。
蔡衍明正是受到这只狗不服输的劲头鼓舞,一步步把旺旺做成台湾米果市场的老大。
大刀阔斧,进击大陆
1992年,蔡衍明的米果生意已经做的很成功了,但是仅仅是在台湾,嫌弃不够刺激的蔡衍明把目光抛向了大陆。
在当时,蔡衍明没有选择大陆沿海城市,而是把湖南作为自己在大陆的根据地。
蔡衍明是聪明的,那时的湖南还没有一家台企,初来乍到,无论从优惠政策还是稻米的原料供应上,蔡衍明的企业都受到了当地的大力支持。
为了更好的销售自己的产品,蔡衍明参加郑州糖酒会,不断向内地经销商介绍米果产品。
而当时大陆知道米果的人少之又少,经销商对米果能不能卖出去产生了疑虑。
虽然这次参会收到三百多份订单,但是会后却没有等来经销商交钱提货。
蔡衍明准备的产品产生了大量积压,而产品的保质期只有两个月,如果不能顺利出售,这批货物就要完蛋。
他曾一度焦虑不安,无奈之下,就将这批货物送给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学生试吃。
由于旺旺产品独特的口感,立即受到孩子们的喜爱,蔡衍明高兴坏了,没想到这个无奈之举让他打开了市场。
随后蔡衍明不惜巨额广告费,推出“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宣传语,旺仔贴花占据着大大小小的商场,“旺旺”这个品牌逐渐走进了人们视线。
这一炮的打响,为旺旺在大陆创下了2.5亿元的好成绩;不出四年,蔡衍明将旺旺在大陆的销售额一度翻番。
1996年,旺旺具备了上市的条件,而蔡衍明也快马加鞭,顺应新加坡政府的大好政策,舍近求远,在新加坡挂牌上市。
上市后的旺旺并没有达到预期,由于新加坡股市一度低迷,虽然旺旺的业绩不错,但是市盈率只有15倍,而同年在香港上市的康师傅市盈率撑破了40倍。
不甘心的蔡衍明当即决定转投港交所,为了撤离新加坡,他以私人名义向12家银行贷款8.5亿美元,购买旺旺在新加坡上市的近三成流通股股份,以完成私有化,转投到H股。
这一做法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蔡衍明无疑在冒着巨大风险,他每天需要承担15万美元的贷款利息,如果时间太长,旺旺就会被拖垮。
事实证明,蔡衍明的果断和大胆是没错的,从撤离新加坡到登录港交所,蔡衍明只用了200天。
此外,他还把公司架构进行重组,将核心业务食品饮料单独剥离上市,集团旗下的医院、酒店、房地产等拆分到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中,这场撤离变革行动堪称近些年来亚洲最大的巨额融资经典。
成功的首富和偏执的家规
2008年,台湾经济出现下滑,媒体行业受到了冲击,而此时蔡衍明却把注意力转向媒体行业,让人十分不解。
第二年他又入股香港亚洲电视,买下了中国时报、中国电视公司、中天电视等多家媒体的中国时报系。
时间再次证明蔡衍明的独具慧眼,他的理论是:“越是不赚钱的时间点,投入的机会反而越好”。
步入媒体行业后,蔡衍明发挥了他天才般的商业头脑,将连年亏损的中时集团重新整合。
改风气,调动媒体联合作战的能力;财务优先,并要求采编部门重视盈利,一改往日的经营模式,大大提高了集团的整体运作效率。
在纸媒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蔡衍明执意要做《中国旺报》,并把这份报纸分成两个板块,一个叫“台湾旺”,一个叫“中国旺”。
这份报纸让蔡衍明的家国情怀得到了赞扬。
“台湾旺”体现了台湾当代的诉求,要让台湾人过上好日子;“大陆旺”全面报道大陆新闻,增强两岸感情沟通。
2013年,蔡衍明获得“2013年中国最佳CEO”称号;2015年一举夺下台湾首富;2016年超过郭台铭,再次蝉联台湾首富。
蔡衍明从小看到的世界便与人不一样,他性格叛逆,争强好胜,蔑视学校和当代教育。
他古怪的性格和偏执,以至于让他立下奇葩家规:子女年满18 岁不再升学,直接进入企业学习经营。
蔡衍明说:“学历高的人定性不够,都不够了解自己,要求的待遇比别人高,却不懂得要求自己;反而是学历低的人,比较有耐心,知道自己的不足,工作起来比学历高的人更努力”。
商人的成功学未必适用于任何人,但在蔡衍明眼中他的成功学很简单。
“我并没有什么成功秘诀,要说有那就一句话:如果上帝给了你一个酸柠檬,那你千万别泄气,得想办法把它变成一杯可口的柠檬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