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直肠癌发病近年来有持续升高的趋势,一旦确诊为大肠癌需要尽快接受完整治疗,方有可能避免肿瘤复发。临床上有一名56岁的女性,发现大肠癌处于中后期,虽然进行了手术,却因为担心疫情而没有继续接受化疗,仅9个月后肿瘤复发,从会阴、肛门处渗出大量血脓、分泌物,每天必须换2-3次纸尿裤,最后回到门诊时已恶化为转移性大肠癌晚期了。
一般来说大肠癌早中期会以手术开为主,晚期期之后化疗重要性渐渐上升,上面的患者因为害怕疫情,错过了最重要的辅助性化疗,不只局部复发又发生远端转移。
大肠癌发病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根据最近的统计报告,以大肠癌发病率来看,近年来呈现上下起伏,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仍存在,另一方面,医疗机构推动筛查,也有助找出更多无症状的早期大肠癌。
由于早期筛查的比例上升,大肠癌死亡率在近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以大肠癌分期的存活率来看,0期大肠癌的5年存活率接近100%,1期也有93%-94%,而第4期的5年存活率仅剩15%。更重要的是,以筛查发现的大肠癌病人约有50%左右是早期,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才就医的确诊者,约有20%已是晚期了。
因此,总人数虽然上升,但早期大肠癌比例增加,死亡率反而有所下降。
大肠癌有哪些症状?几岁要定期筛检
早期大肠癌患者最多数的症状其实是无症状,通常病情进展到2-3期之后才会有明显症状。临床上大肠癌病人统计最常发生的三大症状为腹胀腹痛、血便带有黏液、明显排便习惯改变。其他症状还包括便秘、大便变细、体重下降、贫血、触摸到肿块等,这些虽非专一性症状但相对常见。当自觉有疑似症状时应到胃肠科或大肠直肠外科,接受进一步检查。
大肠癌早期发现的愈后比较好,因此不应按照症状来判断身体状况,只要达到一定年龄,都应接受粪便潜血等相关筛查,50岁以上的人群更建议要定期筛查,比如在美国已将定期筛查大肠癌的起始年龄提前至45岁。
一般人建议每2年一次粪便潜血检查,潜血检查为阳性者务必接受大肠镜检查;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应40岁起每5年接受大肠镜检查;遗传性非息肉大肠癌患者,自20-25岁应作2年一次大肠镜检查;如果临床诊断或基因检查为腺瘤性息肉,更要提早至10-12岁起每年接受大肠镜的筛查。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爱吃红肉的男性更危险?
老龄化虽然是癌症增加原因之一,但是40-49岁的大肠癌的比例上升情况,并不只限于我国,邻近国家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以及许多西方国家都有类似现象。其中,有家族史或遗传性大肠癌约占2成,其余7至8成为所谓散发性的大肠癌,其危险因素包括抽烟、肥胖、高胆固醇高血脂、代谢综合征、腰围粗、运动不足等,而男性的风险也高于女性。
另外,幼年期过多的抗生素暴露是否影响肠道菌群,进而增加大肠癌风险近期也受到讨论。观察研究发现,1960年后出生的人群,由于医疗开始普及、抗生素广泛使用,肠道菌的多样性可能遭抗生素破坏,导致幼童时期接触较多抗生素者,长大后可能增加大肠癌风险,但未有明确定论。
目前来说,40至49岁的青壮年人群,如果有抽烟、肥胖、不运动、爱吃红肉、男性等风险因素,都应提高对大肠癌的关注度。
大肠癌与饮食有关?建议如何预防?
红肉在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大肠癌第一级致癌物中,尤其是以烧烤方式烹调的红肉或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品,最好避免天天食用,应多摄取白肉、鱼肉减少患病风险。另外,过去曾针对快餐店分布与癌症地图对比,发现西式快餐较密集的地区,大肠癌发病率相对偏高。
预防大肠癌最好的方式,建议多吃新鲜蔬果,尤其是抗氧化效果强的食物,例如花椰菜、红薯、菌菇类、葡萄、深海鱼类、姜黄等。也要注意正常作息,多运动及多喝水,而定期筛查更是重中之重。
大肠癌与息肉有关?
大肠息肉未必就是大肠癌。50岁以上的人群,约一半会有增生性息肉,与大肠癌无关,而有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会有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肿瘤性息肉,大于1公分或显微镜下观察有绒毛成分就属于高风险腺瘤。目前医疗科技尚无法预测何者会变大或癌变,因此只要在大肠镜下判断为腺瘤性息肉,都会进行预防性的切除,避免未来演变成癌病灶。
一般情况下,并不鼓励密集进行大肠镜检查,而是粪便潜血阳性者再做大肠镜检查。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即使息肉大于1公分,只要切片确认没有癌变风险,3年后跟踪检查即可。腺瘤性息肉三颗以下且无任何大于一公分的病灶,则5年跟踪检查。
不过,如果切片化验发现息肉细胞中含有绒毛成份或是高度细胞异型,就被视为高风险性的腺瘤性息肉,即使当下切除,也很容易再在其他部位长出新的病灶,就需要比较短的间隔时间来观察。
大肠癌目前的治疗方式?一定需要化疗吗?
大肠癌治疗方式视病期而异,0期的大肠癌只需内窥镜切除即可;1期肿瘤以手术为主;2期大肠癌肿瘤侵犯程度较深,但尚未侵犯淋巴,也是以手术治疗为主;3期大肠癌表示肿瘤已侵犯淋巴结,手术切除后仍须视作癌细胞可能已在血液中扩散,必须加做化学治疗;4期则表示肿瘤已有远端转移,现今以化学或靶向治疗为主。
大肠癌因病人数众多,国际都已有统一标准化的治疗方式与药物组合,也已经过临床试验证实疗效,不必担心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的问题。现今医学发展趋势是精准医疗,希望将治疗用在真正可以得到帮助的病人身上,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与无效治疗增加病人身体与经济负担。
现今晚期大肠癌正确用药缓解率可达7成,疾病控制率达9成。意即配合化疗可使7成病人肿瘤缩小,在化疗情况之下9成病人的肿瘤不会扩张。另外,每个大肠癌病人的基因表现不一样,都用一样的治疗模式不合时宜。
总之,防治大肠癌的王道,仍在于定期筛查与及早发现。一旦确诊大肠癌也不必气馁,大肠癌属于预后相对良好的癌症,患者只要避免危险因素,注意饮食正常、多运动,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仍是减少复发风险、保住治疗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