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式家长的焦虑:校外辅导班到底该不该上?

对于一些学生党而言,放学意味着课外辅导的开始。从早到晚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周末、寒暑假更是噩梦般的存在……

补习班、提高班、培优班……校外辅导班成了家长们频繁流连的场所。

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中小学生减负措施》。

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有网友表示赞成 ,“支持减负,但不能一刀切,比如3:30放学。”

网友评论如下☟

@Liu Wei

如果学校可以调整教学,设计课程,每天多为学生提供2小时快乐的素质教育,就能省下家长许多甄别社会教育机构、甚至自己赤膊上阵的麻烦,孩子教育虽然是大事,但没有几家能做到不计成本,投入时间、金钱、精力,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机构教育的最佳配比。

@疏于空幻

孩子本身作业多,老师还将部分责任推给了家长,其实家长也很辛苦啊,白天要工作,晚上还要洗衣做饭等等干家务事,哪有那么多时间协助子女完成家庭作业!

也有人并不买账,“学生少作业,少上课,晚上学早放学,反而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时间和精力,不仅让家长疲于奔命,还进一步滋生了校托管培训机构的发展。”

网友评论如下☟

越来越高的辅导费,成为很多家庭沉重的开支,但家长依旧热情不减。

《生命时报》记者实地走访辅导机构,并特邀教育专家谈谈,课外辅导班,到底该不该上。

受访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 梁原草

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杨健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 张彤

本报记者丨李珍玉

本文编辑丨徐文婷

《生命时报》第1310期头版

高学历家长也没法辅导孩子

《生命时报》记者在一家全国连锁的辅导机构看到,这里有十几间教室,大教室能坐20多个学生,小教室多是一对一教学。

晚上8点多钟,几乎每个教室都坐满了,走廊里还有不少家长提着晚饭等待孩子下课。工作人员介绍说,大班一般100~150元/小时,一对一授课要200元/小时以上。辅导班名额有限,如果想报名还得先通过机构的测试。

对于辅导班,家长也有难言的苦衷。一位送孩子来上课的父亲说,孩子今年读初一,给他报了语文和英语班,“虽然知道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但这两科都是考试重点科目,课上的内容不能都消化,就报班多学学”。一旁的程女士说,孩子正在读初二,自己虽然硕士毕业,但早已不能辅导孩子了,“每天陪孩子写作业到晚上11点,很痛苦,有时10道题里我就会5道,所以只能上辅导班了”。

北京市某重点中学的马老师说,他们学校竞争很激烈,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报了辅导班。这些学生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学习能力很强,课上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有些简单,想在课外多学点知识“拔尖”;还有一种是基础差、感到学习吃力,请教老师一两次又解决不了问题,才会报辅导班。

由于升学压力大,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学生上辅导班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美国,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辅导班。” 美国华盛顿Alpha STEM资优教育中心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何娅说,美国申请大学要看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成绩,美国孩子一般只会花3~6个月准备考试,不会“十年磨一剑”。“但在美国读书的韩国孩子很‘疯狂’,中国孩子特勤奋,印度孩子‘不要命’,弄得美国孩子也没那么淡定了。”

校内提倡“减负”,校外偷偷“增负”

辅导班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由课外兴趣小组、少年宫艺术班演变而来,还有的是在校老师办的考前冲刺班。

随着辅导班需求逐渐增多,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开始到校外给学生上课,逐渐出现社会办学的辅导班,大多数是为了提高分数的补习班和为了艺术加分的特长培训班。目前,大型辅导机构都有独立的教学系统和师资力量,在全国有数百家分支的不在少数。

事实上,早在1988年,国家就提出了“减负”的概念,此后,教育部门出台政策对中小学减负三令五申,但辅导班还是如雨后春笋般疯狂生长,增加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近些年,教育部门严打辅导班,但市场似乎并未冷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梁原草说,我们一直不主张简单盲目地报辅导班,但这种现象仍非常普遍,归根结底是因为现在的升学太看重分数,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好大学十分焦虑,或是看别的孩子都报了,怕自己孩子不报就会被落下。

马老师也表示,升学这根“指挥棒”对辅导班的影响太大了。“以前奥数辅导班特别火,这两年奥数不作为升学参考项了,就连学生都招不来了。”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教授说:“古人讲,教育明礼。不论传授知识技能还是礼仪诚信的道理,都是为了育人,不是为了成绩。因为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现在读书就是为了考试,这很悲哀。”

虽然升学“唯分数论”造成辅导班泛滥是共识,但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仍是现在最公平的办法,如果仿照国外做法加入公益活动、领导力等内容,鉴于我国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很难避免各种“走人情”的猫腻。

不少家长反映,学校的老师讲得不够细,尤其是一些基础知识,默认孩子们都会了, 导致孩子跟不上,不得已才报了辅导班。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张彤说,老师课堂上不讲教学大纲内容,留在自己外面办班讲,这是师德问题,不过这是极少数的情况。但有的老师确实存在能力问题,讲不清重点或耐心不足,让学生听不懂。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加强管理。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决定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跟风上辅导班弊端大

当然,盲目上辅导班弊端不少。马老师介绍,学校的教学目的和辅导班不一样。

学校老师要教知识点的前因后果,讲它的逻辑和道理是怎么来的,提高孩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辅导班的唯一目的就是得高分,他们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出题思路、答题技巧,教学生怎么用最短的时间把题做对。

以英语阅读理解为例,辅导班会教学生如何通过审题和抓取关键字来快速答题,这违背了“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初衷。张彤说,辅导班和学校的思路不太一样,有些孩子无法分辨,会干扰正常教学。

此外,杨健说:“孩子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放假,却要去辅导班继续学习,占用大量休闲娱乐时间,长期如此对孩子身心健康影响特别不好。”

记者了解到,由于学习功利性太强、压力过大,很多学校都有学生突然厌学、休学或者辍学去看心理医生的现象。而且,辅导班为了让孩子得高分,会教孩子一些超出孩子年龄范围和接受程度的难题,孩子经常做错、做不出来,也会一定程度上打击他们的信心,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

家长看到花了大钱孩子还学得不好,也会火大,一来二去亲子矛盾便会产生。因此,杨健强调:“校外辅导班教校内知识的模式,需要被彻底否定,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不断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

“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习,到处看、用手抓……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的本能。如果孩子不爱学习,那一定是我们的方法不对,或者孩子喜欢这个,我们给予那个。”杨健说,一本备课笔记用一辈子的模式已经过时了,老师也要不断学习,比如增加综合性、趣味性或运用互联网,探索教学新思路。

北京市某区教委负责教学督导工作的老师说,如今知识更新迭代很快,家长又多年不接触课本知识,辅导不了孩子很正常。如果孩子学不会,要相信老师,应主动提出疑问,不必非要上辅导班。

教育主管部门对老师的考评是综合的,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准,还有课程设计、教学研究、学生和家长打分等。老师的教学水平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其教学能力。

梁原草说,我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点的记忆和熟练掌握,基础扎实是世界公认的。西方教育则更偏重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查资料、试错探索,培养动手能力、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等。当然,西方教育没我们的全面牢固,所以各有短长,我们要保持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

记者了解到,我国中小学跨学科联合教学,培养复合型思维品质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张彤举例说,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会让学生观察雪景,小组创作英文诗歌;或者与美国学生交流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读后感,探讨爱情;对于“中日钓鱼岛争端”这个热门话题,让学生从地理、历史、政治3个方面梳理,通过历史脉络论证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合法性,从国际法的角度讲钓鱼岛为何属于中国,从经济、外交、军事的角度分析争端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

让辅导班回归本真

记者采访发现,国内也有不少家长主张培养孩子兴趣,不为升学或考级。一位妈妈给双胞胎女儿报了钢琴、书法等辅导班,还特意跟老师说:“我们不考级,您别要求太严了。”在她看来,兴趣不能源自压力,而是要自己喜欢,让人放松去学的才称得上兴趣。“我只想让她们有一个能丰富精神世界、消遣娱乐的途径。”

何娅说,美国孩子升学压力小,平时有很多社团活动,都是他们喜欢的。何娅的大女儿12岁了,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更多的时间用来运动和做校报编辑。她从小热爱象棋,7岁时就获得全美少年组象棋公开赛第三名,现在又迷恋上了核物理,自己攒钱买书、读论文,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自学得不亦乐乎。

“在美国,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在学校也‘学不饱’。”何娅说,这就需要教育者以兴趣作为支点来设计教学课程,帮他们引路。美国也有校外辅导机构,课程通常包括数学、编程、艺术等,教学内容更偏向“启发”。何娅说:“学习不是为了某个学科、某个比赛或某次升学。教育需要文火,等它自己成熟,得奖只是副产品,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发现他们喜欢的事,并让那种热爱支撑他们,成为终身的爱好或信念。”

编后

减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话题。如果优质教育资源“粥少僧多”、分布不均的现状没有缓解,补习班就有生长的土壤。

而作为学生和老师,应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是一味地通过增加补习时间和课程填补心里的迷茫。

本期编辑: 刘云瑽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