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看了这些动物搭的窝,你有被惊艳到吗?

现代人住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架起来的高楼大厦,而动物界中的小动物们依然靠自己取材来搭起一个个的窝。

这些照片是德国野生动物摄影师阿尔恩特(Ingo Arndt) 耗时4年在全球各地拍摄的,包括园丁鸟、白蚁、河狸和黄胸织布鸟,这些看似普通的动物仅凭爪子和嘴巴就能搭建出这样精美绝伦、错综复杂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

褐色园丁鸟(Vogelkop Bowerbird)

已知的园丁鸟有20多种,科学家对它们很有兴趣,因为这种鸟清晰地展现出了性选择的力量。雄性园丁鸟多数长相平凡,为了取悦雌鸟,它们表现出了极强的艺术气质。

褐色园丁鸟施行一夫多妻制,漂亮的庭巢要不断修缮才能博得雌鸟的青睐,所以搭建庭巢是雄性园丁鸟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澳大利亚磁石白蚁( Amitermes meridionalis)

这些像墓碑的“建筑”是澳大利亚磁石白蚁的杰作,为了保证“生态建筑”内的温度平衡,磁石白蚁聪明地利用地球磁场来建造南北走向的白蚁丘,使用太阳不同方向的光照强度平衡白蚁丘内部的温度。

它们将白蚁丘建造成南北走向,宽阔的东西面用来吸收早晨和傍晚的微弱太阳光,相对狭窄的两面则对准正午炙热的阳光。

你能想象这么小的生物筑巢也会有这么大的学问吗?

河狸(Beavers)

河狸常常被人称为“野生世界中的建筑师”,除了人类河狸是以自己的建筑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唯一的动物。相对于人类活动不同的是,河狸所创造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潜力更大的世界。

它们筑起小水坝,并在水坝四周围起静水区,以此建成自己的巢穴。除了休息,巢穴还是河狸觅食的处所。河狸对大片环境区域所作的改造有助于维护沼泽地的生态和养护生活其间的各种动植物,例如鱼类、水獭、水禽、狐狸和獐等。

燕子(Swallow)

燕子是我国居民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了,它们的巢穴我们也很熟悉,它们用粘土混合唾液变成“水泥”,再将“水泥”糊成一个圆桶状贴在墙上。

因为这种巢穴不能承受雨水的拍打,所以燕子会将它们搭在人类的屋檐下,或者山石间能挡雨的地方。而这在民间也是好运的说法。

红灶巢鸟(Red Ovenbird)

这种鸟是阿根廷和烏拉圭的国鸟,一对鸟会共同筑泥浆鸟巢,巢穴看上去像是泥巴做的,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伪装得不错。巢门永远朝北,因为向阳,还能躲避从南吹来的暴风雨。

黄蜂(Wasp)

其实大部分黄蜂自己是不筑巢的,但是有些群居黄蜂还是会自己动手。

它们将植物纤维和树脂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做成类似纸一样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巢穴轻易坚固并且非常保暖。

黄胸织布鸟(Ploceus philippinus)

这是拍摄于新加坡的黄胸织布鸟,它们擅长使用植物纤维来筑巢,仅凭一只喙来完成这个巢穴工程量巨大,所以耗时也很惊人,你可以看到刚送回来的植物纤维是绿色的,但是巢穴上的纤维已经枯萎发黄了。

群居织巢鸟(Sociable Weaver Birds)

看到这个草房子你是否想到了农村的稻草堆?

而这个巢甚至连树都承受不住的样子了。

答案就是这种小鸟!而且只有在南非你才能看到上面这样奇特的场景,它们是群居织巢鸟搭建的巢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巢。

每一个草棚中都可能住着400只鸟,有些鸟巢的建筑历史可以长达100年。草棚被分割成无数个“小房间”,每一个小房间里住着一对群居织巢鸟夫妇,它们将在自己的房间里繁育后代。这些房子的入口还搭建了安全系统——巢穴入口处放了带刺的树枝,这些树枝可以有效防止捕食动物的侵扰。因为这些房子太过“现代化”,以至于很多其他种类的鸟也会住进来分享这份舒适惬意。

圆掌舟蛾(Phalera bucephala)

这这个是不是看着有点奇怪?是不是发现叶肉没了,只剩下叶脉?这就是圆掌舟蛾幼虫的杰作,和许多蛾子的幼虫一样,圆掌舟蛾的幼虫会“吐丝”,但是它们知道叶脉可以用来固定丝线,于是它们就有目的性的吃叶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