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在血液及粪便中发现新冠病毒,但未在尿液中发现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鉴定出的冠状病毒SARS-Cov-2已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一些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对人类呼吸道受体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这暗示了对全球公共健康的潜在威胁。自2020年1月以来,该病毒已迅速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截至2020年3月1日,中国报告了79824例确诊的COVID-19和2870例死亡人数。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报道过新加坡的COVID-19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


2020年3月3日,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Barnaby Edward Young等人在国家顶级医学期刊JAMA 在线发表题为“Epidemiologic Features and Clinical Course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in Singapor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介绍了新加坡SARS-CoV-2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过程。


该研究发现,在18例经PCR确诊的SARS-CoV-2感染住院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 9名女性)中,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12例,6个人需要补充氧气;其中,有2名需要重症监护,没有死亡。通过PCR在粪便(4/8 [50%])和血液(1/12 [8%])中检测到病毒,但在尿液中未检测到5名需要补充氧气的患者接受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 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5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恶心,呕吐和/或腹泻,而3例出现肝功能异常检查结果。


总而言之,在新加坡首批被诊断为SARS-CoV-2感染的1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通常是轻度呼吸道感染。一些患者需要补充氧气,并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有不同的临床结果。


另外,2020年2月27日,复旦大学程计林及同济大学刘占举共同通讯在预印版平台medRxiv 在线发表未经评审的题为“Clinical Features of COVID-19 Related Liver Damag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分析COVID-19患者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特征,以及临床用药与肝损伤之间的关系。SARS-CoV-2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入院后出现的新发肝损伤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应用和住院时间的延长有关。这一发现有望为当前流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2019年12月,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确认了一群原因不明的肺炎患者感染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这是以前在人类或动物中未发现的。流行病学证据提示大多数这些患者去过武汉当地的海鲜市场,并且从这些患者中获得的病毒的基因序列与蝙蝠中鉴定的高度相似。由于相似,该病毒随后被重命名为SARS-Cov-2,它是Sarbecovirus亚种(Beta-CoV谱系B)的成员。一些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对人类呼吸道受体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这暗示了对全球公共健康的潜在威胁。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从动物传播的,到2020年1月,怀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了该病毒。自2020年1月以来,covid- 19种病毒已经升级,该病毒已迅速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截至2020年3月1日,中国报告了79824例确诊的COVID-19和2870例死亡人数。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


SARS-CoV-2引起的冠状病毒病(COVID-19)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报道过新加坡的COVID-19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


在该研究中,从2020年1月23日至2月3日,新加坡4所医院中首批被诊断为聚合酶链反应(PCR)确诊SARS-CoV-2感染的18例患者的描述性病例系列;最后的随访日期是2020年2月25日。该研究发现,在18例经PCR确诊的SARS-CoV-2感染住院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 9 [50%]妇女)中,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12例(67%)。6个人(33%)需要补充氧气;其中,有2名需要重症监护,没有死亡。通过PCR在粪便(4/8 [50%])和血液(1/12 [8%])中检测到病毒,但在尿液中未检测到。


5名需要补充氧气的患者接受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 5例患者中有3例在3天内发烧消退,补充氧气需求减少,而2例因进行性呼吸衰竭而恶化。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5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恶心,呕吐和/或腹泻,而3例出现肝功能异常检查结果。


总而言之,在新加坡首批被诊断为SARS-CoV-2感染的1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通常是轻度呼吸道感染。一些患者需要补充氧气,并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有不同的临床结果。


参考消息: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62688

转载自 i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