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移民新加坡后:有生之年,不回香港生活

当香港人移民新加坡,从一个极端移居到另一极端后,他们的感触特别强烈:

“(在新加坡)呼吸都会舒服很多”;

“住(香港㓥房)是对人的一种侮辱”;

“我们在有生之年,都不打算回香港生活”

......

新加坡与香港都面临着土地短缺的问题,为什么在新加坡人人可以住大屋,而香港很多人却没有栖身之所呢?为什么在住房上,香港发展得不如新加坡?

毕竟,香港的公屋政策由来已久,连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也曾去香港参观、学习。

前不久香港进行土地大辩论时,《香港01》曾拍了一个视频《点解新加坡可以人人住大屋?因为有规划三宝!》解读两地住房政策,受访者是移居新加坡多年的Jamie一家:

Jamie一家四口生活在盛港1000多平方尺的二手组屋,她认为现在的房子明显比香港大很多,连呼吸都舒服很多。

她说,这套组屋只花费了54万新币(约310万港币)。

因为Jamie和她父母住得近,走几分钟就到,因此,他们还拿到了3万新币的政府津贴。

Jamie一家人都觉得新加坡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理念。

回看香港人均只有20平方尺的㓥房:

㓥房是“分间楼宇单位”,又名房中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种,常见于唐楼等建筑物

Jamie父亲甚至觉得住这在这种地方,是一种对人的侮辱!

他认为香港急需解决住房问题。

有“新加坡规划之父”之称的刘太格,解读了两地的房屋政策。

刘太格说,两地政策上的最大不同,是新加坡的公共住宅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限制,只有一个目标:让每个新加坡人都拥有房子。

来看一组数据,对比香港和新加坡的公共房屋和私人房屋的比例。

香港:

新加坡:

新加坡的公共住宅——组屋,面积从30平方米到110平方米不等,如果是要买一手组屋,那么选好地段,就可以到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参观样板房。

而且,这些组屋新加坡人和PR(永久居民)都有权利和能力购买,但PR只可以买二手的。

视频中还说,新加坡不会像其他地方,把好地段留下来发展比较贵的私人住宅。

新加坡的公共住宅,不仅是住房,而是提供了一个社区,一个生活方式,每个市镇都有“邻里中心”,集合就业、居住和日常消遣等功能。

其实,在刘太格的城市规划设计大纲中,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生活功能配套。他创造的“邻里中心”,参考了外国研究,认为邻里中心离附近组屋最远500米,是最合理的距离。

因为温带地区的人愿意走路的距离是600米,但新加坡是热带,人在露天情况下只愿意走400米,可400米半径的面积太小了,必须有500米半径才能有足够数量的居民支撑这样一个中心。邻里中心的店面入驻也完全不受单纯的商业驱动。

刘太格强调,新加坡关于城市规划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经过研究才可以,他在城市发展局任职时,手下曾有12位博士帮他做研究,这也是他认为“赢”过香港的部分。

香港学者认为,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能有今天的成功,是因为人们尊重科学、尊重真相,还很重视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如何使用空间。

以人为本又经过缜密研究和长远规划,是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新加坡有50年国家愿景,主要是规划人口规模和城市布局,然后每10年会更新一次,并展望未来10到15年的发展。

而具体的土地需要、使用用途、发展方案等细节,则要每五年修订一次。今年初,新加坡刚发布了最新的规划蓝图。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规划)

刘太格在建屋发展局时,还为新加坡制定了一份未来100年的规划,今天的新加坡已实现了大半。对于香港只有10到20年的规划,他说这是做“小火鸡”......

相比香港,新加坡的规划更加宏观,也更长远。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人文学者的心、科学家的脑、艺术家的眼!

当然,要有土地,才能规划。其实和新加坡比起来,香港并不缺土地。

反观新加坡,主要是靠填海和政府强制征收土地,令政府拥地从建国时的40%,增长到现在的80%。新加坡关于各种征收土地的条规、法律,就有十几种!

新加坡虽小,但却一度有28个高尔夫球场!现在陆续被政府征用,还剩下16个,发展住宅和商业用途。2019年刚被征用的,就是著名的岌巴俱乐部(Keppel Club)高尔夫球场,因为政府要发展南部沿海地段。

在新加坡,还会经常看到大片的草地,这是政府预留给未来的发展用地。

新加坡把这些留给未来的用地称之为“白色地段”,不会预先设定这块地皮的用途是什么,而是让市场来决定,到底是建住宅、办公楼、酒店还是公园。

而香港的闲置土地,则有不少是这样的:

新加坡严防地产商囤积土地。

同时,新加坡政府采取去中心化的做法,分散土地用途。商业中心和住宅相辅相成,而且会继续按照这个思路发展,未来在中央商业区建更多住宅,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信息)

或许,新加坡政府对城市规划的前瞻性,是其房屋政策超越香港的主因。

如果想看《点解新加坡可以人人住大屋?因为有规划三宝!》完整视频,请戳:

其实,一个好的城市规划离不开专业的决策。到底应该听刘太格这样的专家意见,还是遵从大地产商李嘉诚的“商业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