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吕霖 林敬)“下雨了,过敏患者该严重了。”在北京协和专家团一行赶去乌兰察布市义诊的路上,骤雨突至,健康时报记者在大巴车上听到几位医生议论着。
过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近30年间,过敏性疾病患病人数剧增。“过敏的发生一般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本身是过敏体质和接触了过敏原”,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学系主任尹佳教授说,“现在不曾有过敏经历,不代表今后不会出现。”
尹佳教授在乌兰察布实地考察过敏原,这种大籽蒿是当地患者主要过敏原之一。李蔚海/摄
雷暴天气后,一些过敏患者急性发作可有生命危险
“憋气,躺下就觉得呼吸不通畅。”一位36岁的女性患者说,“鼻炎很多年了,平时还好,一到这个季节就特别难受。今年夏天乌兰察布雨多,一打雷下雨我的症状就加重。严重时不仅呼吸费力,还咳嗽憋气。”在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团一行到达乌兰察布后第二天的义诊现场,有多位患者主诉这几天身体尤其难受。
大家普遍认为,经过雷阵雨的冲刷空气更加干净清新,过敏患者应该会好过些。但事实恰好相反!“雷暴天气后,一些过敏患者的急性发作是可致死的!”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关凯说,澳大利亚等地已有相关研究。三年前,一场晚间的雷阵雨席卷了整个维多利亚州,成千上万的人因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医,最后至少造成九名患者死亡。
“这种雷暴天气导致的哮喘急性发作,被称为雷暴哮喘。”关凯介绍,这些患者其实都是比较典型的夏秋季花粉症患者。“从过敏原检查来看,患者是对蒿草花粉过敏。”
在内蒙古、山西等北方地区,这种不起眼的蒿草花粉是主要过敏原。每个蒿花粉囊中可含5000以上的花粉粒,质量很轻,大草原的风一吹,患者症状马上就出来了。“花粉症会引起患者以变应性结膜炎、鼻炎、哮喘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位患者鼻炎多年,现在已经有了咳嗽、憋气等情况发生,控制不好下一步就会进展为哮喘。”
在夏季雷雨天气里,这类患者更加危险。关凯解释,像蒿草这些草类花粉的花粉颗粒中,含有大量的具有变应原性的淀粉微粒,在雷暴发生前,天气往往炎热干燥,这时气流能让花粉颗粒上升到云层底部,而云底往往空气潮湿,使花粉颗粒“爆裂”,每个花粉颗粒至少能释放700个淀粉微粒。
当暴雨来临时,强冷空气的下降会将这些足够小的淀粉微粒重新带回地面,很容易通过鼻腔进入下呼吸道。而且雷暴时产生的强电场,也能使地面的阳离子释放出可黏附在花粉颗粒上的电荷,加快其爆裂,释放出变应原性更强、可在人体上下气道通行自如的淀粉微粒,造成的危害也更加严重。
雷雨后爆裂的花粉微粒不仅会引起哮喘患者发病,或也可引起那些花粉症的非哮喘患者产生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喉头水肿等症状,甚至休克或死亡。
前面提到的这位患者,情况还没这样严重,但她已经有从鼻炎发展到哮喘的迹象了,需要进行对症治疗控制病情。但因抗炎药物治疗虽可控制过敏反应引发的炎症,却不能影响过敏性疾病的进程,所以这类患者还需要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这是已经证实的惟一有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关凯说。
乌兰察布义诊现场,过敏患者赶来就诊。李蔚海/摄
近一半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可在9年内发展为哮喘
“我高度怀疑你已经哮喘了。”尹佳教授看着患者一周前做的检查单说,“再去做一下肺功能检查,做两次;第一次后喷药,等20分钟再做一次。”果不其然,检查结果出来后,这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真的有哮喘。
“痒”是这位秋季花粉症患者描述发病时最常用的词。“眼睛痒、鼻子痒,连舌头、牙龈都痒,到了这个季节都痒得难受。之前看的是皮肤科,查了过敏原,也抹了外用的药。可去年又发现,夏天的晚上开始喘了,而且总是难以入睡,但一直没有检查出来是哮喘。”
尹佳教授拿着患者重新做的两次肺功能检查单说,这位患者的哮喘之所以此前没有被诊断出来,是因为他第一次检查的结果是在正常值范围的低值,没有经验的医生会忽略。这时再让患者进行一下舒张试验,才会把哮喘给揪出来。
肺功能检查中的舒张试验,是患者在第一次肺功能测定后,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20分钟后再重复测定肺功能。如果检查结果显示,FEV1(第1秒用力呼出容积)增加,并与用药前相比改善率大于或等于12%,且绝对值增加200毫升或以上,则判断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阻塞。
这位患者在第二次检查后FEV1的改善率已达12%,尹佳教授用笔圈出这一数值指给小伙子看,“你已经有季节性过敏性哮喘了。”如果他没有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这项常用于协助诊断哮喘的检查,不这么早地发现哮喘,未来症状肯定会加重,发作时甚至会需要急诊静脉输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有近一半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可在9年内发展为哮喘。”此前尹佳教授带领的协和医院变态反应团队研究发现,夏秋季花粉诱发鼻炎和哮喘的高发年龄段分别为15~34岁和25~44岁。在调查的1096例夏秋季花粉诱发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发现有53%合并季节性哮喘,其中37%在鼻炎发作后5年内、47%在9年内会发展为季节性哮喘。夏秋季花粉诱发的哮喘,临床症状主要为发作性的咳嗽、憋气、喘息,严重的患者夜间不能平卧入睡,而且活动时会加重。
记者在乌兰察布义诊现场了解到,在协和专家团队来到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之前,医护人员基本不知晓面对这些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肺功能检查有些情况下需要做两次才会有更准确的诊断。尹佳教授也表示,目前并不是所有临床医生都了解夏秋季花粉可引起严重哮喘,还有很多患者在这个季节发作频繁,被误诊为感染性哮喘,误用了大量抗生素。
尹佳教授在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为患者诊疗。健康时报记者吕霖/摄
人类几乎可以对任何食物过敏,地区个体差异较大
“以前没有鼻炎,但到北京后,每年春秋季都会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是身体免疫力改变了吗?”面对记者的疑惑,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常务副主任王良录教授解释说,这其实是误解。记者此时出现症状最大的诱因是恰巧在北京碰上了过敏原,并不是身体免疫力改变了。“现在很多老人到异地帮子女带孩子后出现过敏,也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如果出生在清代,一生都不会出现过敏的症状,因为当时青霉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他没有可能碰到这个过敏原”。
过敏就是这样,存在很强的个体差异,只要跟自己匹配的过敏原相遇,就会发生过敏。总体来说,人类几乎可以对任何食物过敏。据统计,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鸡蛋、牛奶、花生、坚果、鱼类、贝类、大豆和小麦,这8种食物过敏原大约占到了总体反应数的90%。
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导致食物严重过敏反应的诱因已经有了一些明确的结论,比如欧洲最主要的食物过敏原是牛奶;美国食物过敏原主要是花生。
而亚洲,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新加坡食物过敏原有学者认为是燕窝。“一位新加坡的学者就曾问我,在中国燕窝过敏的患者多吗?”王良录教授说,“我说不多,甚至可以说没见过,看着他诧异的眼神,我又补充到,一辈子都没吃过怎么会过敏呢?”
对于中国人最主要的食物过敏原是什么?尹佳教授团队曾得出一个重磅级的结论:国人过敏性休克的罪魁祸首是小麦加运动!这种病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该研究论文发表在《亚洲临床免疫与变态反应杂志》上。“患者并不需要恐慌”,尹佳教授提醒,患者在食入面食后6小时内禁止运动一般来说就不会发病。
避免食用致敏食物以防发病和急诊抢救是目前对付食物过敏唯一的途径。“许多家长得知孩子对食物过敏,焦虑地痛哭流涕,实际上大可不必”,尹佳教授介绍,“食物过敏在我国尚处于知识真空期。由于部分医生经验不足,选择的诊断方法不当,存在过度诊断的倾向,给部分误诊儿童及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
比如,人们常把进食后腹胀、腹痛、泛酸、心慌、头痛等不适症状都一股脑儿地算在了食物过敏上,可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真正的过敏。近期一项针对约4万名美国成年人的问卷调查表明,在人们自以为的食物过敏中,只有五分之一到一半才是真正的过敏。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王子熹医生介绍,真正的食物过敏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对食物蛋白质的一种异常反应,而常见的食物不良反应不涉及免疫系统,它更准确地称应该是“食物不耐受”,比如乳糖不耐症的主要症状是进食牛奶后的腹胀、腹部不适和腹泻。这类患者并不需要进行食物过敏原的检查,也不需要完全戒断乳制品,只需要进食无乳糖制品就可以了。此外,有些不良反应也可能是食物含有某些化学物质而具有药理作用、毒性作用。
“很多孩子检测后发现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可能是诊断方法不正确,”王良录教授提醒,国际上公认的正确诊断方法包括:皮肤试验、特异性IgE监测、食物激发试验,并需要结合病史分析,不推荐采用食物过敏原特异性lgG检测方法。
医护人员进行过敏原检测。李蔚海/摄
医生界的福尔摩斯专揪过敏原
在挤满了过敏患者的就诊人群中,戴着口罩的小朋友特别引人注意。从当天义诊情况来看,近一半的患者是儿童,三岁、五岁、十岁、十一岁……一个孩子过敏全家跟着折腾。
义诊现场的小患者。李蔚海/摄
“我差一点就给孩子吃小粉末了。”一位五岁患儿的妈妈说,8月之后,孩子鼻痒、鼻塞严重,眼睛红红肿肿的也特别痒。八岁的大儿子也是这样,一家四口除了妈妈,到了这个季节都不好过。前些天,孩子到了晚上根本睡不着觉,一直哭闹。“孩子他爸说,不行就吃一点吧,能让孩子好受些。但我觉得,能这么快就见效的药物,怕不是勾兑的什么激素。孩子还这么小,不能乱吃啊。”患儿妈妈说。
据了解,这种“小粉末”在当地很多药店都能买到,号称是中药的,就装在塑料袋里卖,也没有什么包装和说明。“非常好使,特别是到了这个季节,很多人难受得挨不过去都会吃。”
尹佳教授对这种“小粉末”并不陌生,在赶来乌兰察布之前,就有一位去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当地患者,把这种药带到了尹佳教授面前。“因为他们不知道过敏了究竟该看哪个科、该怎么治,才会在症状发作时找这些东西来救急。”尹佳教授说。
的确,这些过敏患者可能会因表现出的不同症状,而就诊于皮肤科、呼吸科、耳鼻喉科、消化科、儿科、眼科等不同科室。一些地方医院并没有成立专治这些过敏的变态反应科(过敏科),不仅患者就诊困难,明确诊断和治疗也困难重重。
变态反应科医生50%的工作和任务就是在帮患者分析、查找过敏原。于是有人形象地称我们为医生界的福尔摩斯,专门破案的。要做到精准的诊断,最关键的就是一招制敌,揪出过敏原。
来门诊的患者,协和变态反应科的医生们都会一一询问过往病史、具体症状、生活习惯,比如每次犯病时的环境、情景,家里是否养猫狗,空气质量、湿度、卫生情况等。
他们一致认为:要查清过敏原,最需要且最直接有效的还是过敏原制剂。医生通过过敏原制剂查找到过敏原后,再将其按剂量由少到多,分多次注入患者皮下,就能使患者对该过敏原产生耐受力,这就是脱敏治疗,一般经过1~2年脱敏治疗后会起效,整体疗程要经过3~5年才能保证基本不复发。
为了更好地帮助外地过敏性疾病患者,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医生团队从去年起就在夏秋季花粉播散高峰季节深入“重灾区”进行现场调研。尹佳教授坦言,“是乌兰察布的患者吸引我来的。”每年都有大量的当地患者到协和医院看过敏。“希望通过此活动,能帮助当地政府、医生和患者正确认识过敏性疾病,以及免疫治疗等具体防治知识。”
目前,全国过敏性疾病患者数以亿计,但拥有专业资质的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仅有200人左右。未来,尹佳教授也将带领协和医院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团队持续帮扶地方医院逐步建立起变态反应科的专科队伍,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