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奇岩捷运站下车,步行十五分钟,穿过高架桥下的马路,就能到达农禅寺。诚如它的名字,这里既是寺庙,也有农地。都市的肌理渐渐减弱,但快速路上仍然川流不息,城郊的临界点上有一种被遗忘的清净。作为台北市内的景观道场,充满现代主义精神的农禅寺,不仅是都市内久负盛名的建筑作品,也是禅修佛法的宗教场所。佛教的终极目的,是让大家看到真相,空间、场所、仪式,一如城市的秘密的心境。
农禅寺周边社区
神的秩序
从静止的雕塑跳入流动的人世间,神祇的居所成为朝圣的空间,建筑成为了秩序的表现者,形式、结构、布局、装饰,在精密的考究之下,成为一种意识的符号。
西方古代宗教建筑对于城市而言,是神权的表现,“神本思想”注重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古希腊神话中衍生出的城邦保护神造就了古典时期神教、神庙的出现;从罗马帝国时期到中世纪,多神信仰不仅逐步被被信奉上帝的新型宗教所代替,宗教狂热掀起了兴建基督教堂的潮流;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拥有人文意味的教堂开始出现。西方的建筑史就是一部宗教的演进史,神庙教堂或清真寺,都是一座城市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了当时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准。
位于台北市区内的艋舺龙山寺是典型的台湾佛寺建筑
对于东方而言,宗教古建仍服务于皇室贵族,服从于“宫殿式”的建筑格式,看重园林理景,追求正统的意象传达。对于台湾的佛教建筑而言,“宫殿式”的木结构形式甚至成为了佛寺建设的法规。具体表现为屋顶必具斜坡样式,遵循由内而外的纵轴式布局,其配置是内外井然的秩序,反映的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阶级严明、尊卑有序的儒家思想。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城镇中,佛寺连结宗教、文化与社会,承担着重要且丰富的公共空间职能。无论内与外,真实与虚构,宗教式的精神场所以其庄严的内在能量影响着一个社区的集体。
农禅寺周边社区
进入21世纪后,从斜坡屋顶走向平顶式的现代佛寺正式挑战了传统宗教场所的设计模式,佛寺的建筑风格以每一座道场的主事者所推崇的方向进行设计与改革。众多建筑师在设计现代宗教场所时打破了固守的审美传统,转向更为现代与实验的尝试和突破,无论是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还是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神圣之物在现代建筑中拥有了新的仪式。
位于台中的养慧学苑是姚仁喜另一个重要的现代佛寺作品。郑锦铭 图
在台湾建筑师姚仁喜的过往作品中,现代佛寺的主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创意探索。其中同样位于台湾的养慧学苑,就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纯粹现代主义建筑。八层的临街建筑挤在了闹市中央,周围全是形态不一、混杂存在的街屋。养慧学苑从外观上难以找出明显的宗教符号,主立面只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而内在也由方正规整的结构逻辑去体现向内求真的宗教精神。
现代主义的建筑造型
属于法鼓系统的水月道场作为禅寺,同样强调修行场所的重要性,并没有沿袭古典宫殿式样,希望以功能性与实用性作为主轴,在现代主义建筑中寻找内外合一的悟道之境。
禅的方法
“用一本书的体量,把一座建筑写透”,由张立宪策划的“堂奥”书系中,台湾建筑师姚仁喜所设计的农禅寺成为了其中一个主题,全书从业主、文化背景、工艺技术、创作灵感等多重方面展开探索,意图窥视建筑师的内外心境。
柱廊大殿与水月池构成了农禅寺“水中月,空中花”的建筑意象
“水中月,空中花”,在圣严法师的六字箴言下,姚仁喜开启了农禅寺的建筑设计,柱廊大殿与水月池相映而成的画面也构成了农禅寺最为经典的建筑意象。这座最早只是铁皮农舍的道场由圣严法师主持,在此聚集信徒,举办念佛、禅修等法会事务,后因事务扩张所需正式开始了法鼓山道场的创建。
法鼓山农禅寺新建筑设计于2006年,建成于2012年。新建筑群由大殿、水月池、两道墙、寮房、东广场和北部少量附属设置组成。在农禅寺的设计中,不规则的总体构图,不对称的建筑,不整齐的体量,不统一的轴线,所有的突破既勇猛又精进。由柱廊、大厅和西面高侧廊构成的农禅寺大殿正立面,是一个介于不对称和对称之间的“均衡”构图,这种充满现代性的重组与解构,同样也体现了一种万物归因的法理。
散步在水月池边的游客
面向大殿正面的水月池是农禅寺的经典景观,水池面阔四十米、进深八十米,大殿倒影始终潜于水中,又因自然天气不同而变形模糊,应证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精神法则。五千多个字的《金刚经》被镂刻在比丘尼寮房外廓的混凝土遮阳板上,《心经》则镂刻于大殿西侧的木墙。
无论是诵读还是默念,尤其在阳光照射之时,字句的阴影被反复投射在建筑上,随着时间与日照的关系游走交叠,两部佛经作为空间造型的语言,使得建筑成为了精神的容器,空与满都尽在光影中。
镂刻在清水混凝土上的金刚经
农禅寺的另一个显著的建筑特点,在于对清水混凝土的运用。勒·柯布西耶曾为清水混凝土风格发明了“粗野主义”(brutalism)的一词,以体现这种建筑材料的原始与质朴。随后以安藤忠雄为代表的建筑师则反向追求精致细腻的清水混凝土质感。对于材料的不同探索,直接影响空间创造出的内在能量。
水月道场整个建筑群的绝大部分外墙都采取现浇清水混凝土,凌厉脱俗地突出禅寺的纯粹。清水混凝土有着现代建筑材沉稳低调的美感,质朴直接,同时隐藏着深厚的技术要求,是一种环保、节能、低碳的工程做法。
去除了宫殿式的装饰语汇与皇室图腾,建筑师将思考留给了细节。水月池西侧的连廊是由两道平行的清水混凝土墙面组成,墙上交错开着长方形的门。沿着连廊行走,风景交替出现在门洞之中。入夜后门洞会亮灯,远观经过连廊的人,宛如皮影戏中轮番登场的剧目。
利用间隔的门洞形成交错的风景
“禅的方法”让建筑变得灵动与玩味,寻找“真相”是一个过程。信仰、因缘、故事,囊封于空间中传递下去,每根虚实相交的线都敏感地连结着建筑的尺度与触觉。
活的实践
转到农禅寺的背面,连绵的远山和大片的田野映入眼帘。背倚大屯山,面朝基隆河,位于台北市北投关渡平原之上的农禅寺,东、南两面皆为城市快速路。南面还有高架路通过,车流繁多,公路的外侧则散布着杂乱无章的建筑群,住宅穿插在远山之中。在这样的城郊边界,农禅寺也有着不同于一般佛寺的实践与变迁。
农禅寺的背面既有远山,也有近田,同时还有商业住宅穿插其中
早在1989年,农禅寺所在的关渡平原保护区规划公布,农禅寺被列入拆迁范围。中间有赖于各方的奔走呼吁,2004年7月台北政府公告将农禅寺开山时期所建的农舍与次北门定位台北历史建筑,才使得农禅寺免于拆迁。因此“开山农舍”现仍保留在农禅寺内,这是圣严法师生前长住十六年之久的居所和修行场所,室内的每间陈设布置仍保持旧貌,见证了法鼓山创立时每一阶段的过程。
从晨间到夜晚,来农禅寺的人中既有虔诚的禅修者,也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旅客,周休驾车前来的家庭也络绎不绝。它的日常,一方面来源于宗教信仰必须所企及的重复,诚心的信徒会反复地前来修习,冶炼心性,另一方面得益于现代社交媒体带来的关注,为公众带来更为直接简单的观赏功能。而其现代的设计精神,解除掉繁琐紧张的仪式,某种程度给予了城市人一种平易近人的公共习惯。慢慢散步在水池边,或是选择在佛寺旁免费供茶的茶馆中闲聊小聚,都成为了留驻在农禅寺内的一种选择。
在遍布日本京都中心街道的禅寺中,经常能发现坐在庭院中看书的学生和吃便当的上班族,这是他们驻留休憩的日常场所。庭院与园艺则总能舒缓快节奏的城市戾气,宗教场所也能成为一个轻盈且庄重的存在。
在台湾学者沈中元的《艺术与法律》一书中,尝试厘清“文化景观”的概念,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引申而出“文化景观”是指“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以及体现其所属区域基本而独特的文化因素的能力。
在台湾,文化景观的概念为,“指神话、传说、事迹、历史事件、社群生活或仪式行为所定著之空间及相关连之环境。文化景观,包括神话传说之场所、历史文化路径、宗教景观、历史名园、历史事件场所、农林渔牧景观、工业地景、交通地景、水利设施、军事设施及其他人类与自然互动而形成之景观”。
作为一所景观寺院,农禅寺被纳入了台北或北投一日游的景点推荐之中。连带北投的温泉、森林图书馆一起成为都市人舒心减压的景点。2017年,农禅寺首次举办“水月禅跑”活动,同时进行禅坐,禅走等项目,吸引来自日本、新加坡、台湾本土等地区的600多位民众参加了108分钟的禅跑活动。与此同时,农禅寺每周也会定时举办“半日+半日禅”的活动,欢迎公众自行选择上、下午时段,在水月池边静修。除了专门前来禅修的团体,年轻人更多以“建筑打卡地”前来拍照留念。
农禅寺定期会举办不少面向公众的禅修活动
同这里美妙的孤寂相比,社会几乎是粗野的,农禅寺内的经验既日常又特殊。如果说城市中的广场、公园,充满着动态的公共场所迎接的是一种互动式参与,那么在水月道场中这种闲散静谧的短暂驻留,给予的是都市人另一种开发自我、与世界相遇的方式。禅机理学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在簇拥着消费与设计狂欢的街道之外,可以在此寻找到城市中留待思考、想象、自发反应的精神活动空间,已然是一件纯粹的乐事。
参考文献
[1]王南,袁牧.农禅寺:水月[M].新星出版社,2015.
[2]沈中元著.艺术与法律[M].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