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说,战略不只是大公司的事情,我们平时做事情,规划自己生活,开店创业,都需要有战略性思维。因为战略就是选择,选择做什么,选择不做什么。那为什么有些人做出来的选择会好些,有些人做出来的选择就差呢。今天说说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
刚好一个多小时前社群里一位老板的例子可以带入着这个主题:
他问:
我想开一个快餐店,目前店的主要产品对应的是猪牛鸡三个品类的六个主要产品,分别是对应的面食:大酥牛肉面,豚骨拉面,鸡汤面,还有对应的米饭:肥牛饭,卤肉饭,鸡油饭。其他是小吃类的几个产品,几款饮品,我这小吃不仅有本地的,还有日本台湾 新加坡风格的。
这些产品都是自主开发的,但这几天我纠结于这些产品好像都挺有特色,但又不够聚焦,是不是有点像个杂货铺,但有时候我又想,这些产品开发实际也能对上位。希望您能给我一些意见。
我说:
要看你什么店,如果你是快餐店,那就问题不大。
不过你说的快餐店和我理解的快餐店估计有些不一样。我说的快餐店是那种起码上百平米的,有人打菜的,有几十个餐桌的那种。。。
如果你是个普通的小店,那就太多了太杂了。小店要聚焦,要主打一个系列或者一个产品。把你做得最好的,当地比较受欢迎的,你现在卖得比较好的产品拿出来作为主打。
为了突出特色,店名都要有相应的更改,口号和宣传语也要有所侧重,给顾客的推荐和介绍也要集中在主力产品上。其他的产品作为辅助,不主推,如果卖不好,就下架。
小店的早期,要靠产品,顾客记不住你的店名,也记不住你的理念,但是会记住你的特色,这个特色要靠产品,具体说就是靠你店里一款很牛的产品。
你看,在决定他店里的产品是多还是少这个问题上,我有两个判断:如果是个快餐店,他的产品组合就没有问题,因为大家对于快餐店的需求是选择丰富,快餐店大部分是没有菜单的,顾客也不在乎;而如果不是快餐店,而是个街边小店,你就应该主打特色,别人来你店里就是来吃这个东西的,需要的是差异化。
老板说自己的店是快餐店,显然是误解了快餐店的定义,继而误解了顾客的需求,进而在设计产品组合的时候,把什么都弄上了,一个店里有猪肉,鸡肉,牛肉,有饭,有面,有小吃,有新加坡的,有日本的。。。
所以,决定我们选择的其实是对事情认识程度,具体说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解程度,决定了选择的正确程度。
如果你认为价格只是成本加上利润,那定价很可能就没有任何竞争力,更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力武器。价格的背后是价值,影响价格的更重要因素是顾客的接受能力,竞争对手的价格,整体的竞争策略,最后才是用成本和利润来衡量一个产品时候是否有赚钱的潜力。
如果你认为开店做生意只是卖产品的话,那一个店就是冷冰冰的。开店不仅要卖产品,更要卖理念,最好还要卖老板的人格。这样的店才是充满温度的店,顾客粘性才会很高,别人才抢不走。
如果你认为学习只是输入,看别人怎么说,那吸收到的东西就会少,学习不仅要输入,也要输出,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用文字表达出来,更高级的学习是实践,把学习到东西运营在实践中,这样才能彻底变成自己的东西。
。。。
只有对一些事情理解到位了,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最好的,选择的时候才会从不靠谱,到相对靠谱,到很靠谱。对于各种事物的认识,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另一一个貌似很空洞的概念,叫价值观。
开店笔记里的很多分享就是关于开店价值观的分享,小而美的开店理念就是我们草根开店人的开店价值观。我把一个店的各个部分和因素抽丝剥茧让大家看清看透,做开店运营的各种决策才不会偏离。
说到这,我不得不说社群里另外一位老板的故事,他过完年就开了个甜品店,但是直到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几乎为零。
陈哥你好,大家好,我年后在一个社区里面开了一家甜品店。社区很小。只有两座楼。而且基本以老年人为主。起初租这里是因为房租便宜。60平米。每天60的租金。而且出了小区就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而且小区就位于是这里最繁华的街道口。但无奈开业到现在每天营业额几乎都是0。本来是甜品店。结果总有人来订蛋糕。为了挣钱。有时接蛋糕。也做过面包。菜单上的甜品几乎无人问津。搞了一个微信群。加了100多人。搞活动免费到店吃甜品。结果来的全是老大妈。吃完了走人就把群退了。朋友在旁边开个披萨店6年了也算小有名气。每天会帮我在他店里摆一两个产品。我的产品在他店里卖的比我这还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的问题就是选址严重错误,甜品店针对的年轻女性,但是他开在了老年人和学生聚集的地方。
这位老板如果开店前看了开店笔记,我相信他一定会知道我说的选址的一个重要原则:选址是选人,是选址目标顾客,而不是看租金便宜。只要懂得这这一点,他就不会选择这样一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