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王双飞 孙华峰)11月15日至23日,“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第五批6部作品陆续推出。这批作品讲述了一群在平凡岗位上执着坚守、不懈奋斗,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出彩河南人的感人故事,展示了河南在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对外开放、装备制造、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新成就、新作为,展示了出彩河南形象。一起来看看这些精彩的作品吧。
《河南有个“塞罕坝”》
打开河南地图,在豫、鲁、皖、苏四省的交界,有一段绿色长城,这里是我爷爷的家,我父亲的家,也是我的家。
我叫翟文杰,是商丘市民权林场申甘林带的第三代护林人。
说起我的家乡民权和这片林场,68年前,曾是“风吹黄土遮天蔽日,盐碱遍地寸草不生”的黄河故道。我爷爷是这里的第一代护林人,他常说:“改变命运,没有捷径可走,就得治沙,就得种树。”
老一辈的艰苦奋斗成就了今天的平原林海,建成了“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之一的申甘林带。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依靠林带的生态优势,过去受风沙困扰的民权,成为了“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林科院等科研院校30多个科研项目的入驻,让这里成为林业科研的重要基地,还是杜仲、刺槐等120多种植物主要的育苗基地。同时,林下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生活质量。“思路一变天地宽,万亩林带吸金来”现在要用这句话形容这里了。
老一辈人常说:“种树就是种钱,种树就是种福。”我认为,这树啊,跟人一样,要一代接一代!
《丝路又传驼铃声》
这是中国·郑州通往德国·卢森堡的中欧班列,我是司机安春雷。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时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千百年后,这条道路再次被唤醒。轰鸣的汽笛,是重新响起的驼铃声。我作为机车乘务员,很荣幸成为了“骆队”一员。
2013年夏天,我开着满载货物的郑欧班列从郑州发车,和同事们接力驾驶,将这趟班列,送上丝绸之路的故道,驶向终点站德国汉堡。
和取经一样,这项事业开始并不顺利。
2013一整年,我们载货运出、空车开回,一月只发一班。国内外客户最关心的,就是这条线路能不能做起来?会不会长期做?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二年的5月,他还来到大家的身边,亲切地和我们握手,询问班列运行情况。
2016年6月,“郑欧班列”正式更名为“中欧班列(郑州)”。披上新战袍的42辆班车,越来越繁忙了。从货去空回,到满载来回;从一月一班,到“去八回八”, 我们见证它的成长,也享受着它带来的实惠。买全球卖全球的背后 是祖国和家乡经济地位的提高。
《“聪明的客车”河南造》
车辆自己行驶,“眼睛”“鼻子”不断将路况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下达指令。瞧,自动驾驶客车正在平稳运行。我是这“大脑”的研发者之一,宇通自动驾驶研发部张弛,人们爱叫我——张博士。
宇通自动驾驶客车最近每天都在测试,车辆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所产生的信息数据,汇聚给“角色控制系统”,我们更习惯称它为“大脑”。我的任务,就是不断收集数据,改进再改进……而目的只为下一次出发,它更加安全、聪明。
2015年8月,全球第一台自动驾驶大客车出现在河南的郑开大道上,那是中国客车的里程碑事件。当时我在国外读书,从新闻中看到这条消息,惊讶这辆车来自河南,酷!
3年过去,现在的宇通自动驾驶客车要比2015年更“智慧”。如果当时那辆车是刚上路的新手,那现在,技术越来越好,已经快接近“老司机”的程度了。如今,世界上很多客车的制造标准,就是按照“宇通标准”、“河南标准”来要求的。
全世界都在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第一个研究出自动驾驶客车的是河南。
《驯“龙”记》
我叫王杜娟,是中铁装备集团的总工程师,这些重达4000多吨叫盾构机的“大家伙”,就是我和我们的团队研发出来的,人们也喜欢叫它“地下蛟龙”。
东西好是好,可惜以前我们不会造。买着很贵。当初为了建秦岭隧道,我们整整花了3.5个亿从德国进口一台盾构机!
我2001年毕业进入中铁隧道股份新乡机械制造公司后,就开使参与研发盾构机。2008年4月,我们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打破了70多年来只有发达国家才能设计生产盾构的神话。
“河南造”盾构订单总数达到了818台套,已出厂711台,应用于国内40多个城市及新加坡等1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连续6年位居国内第一,2017年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中铁装备也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盾构机研发和制造基地。去年,我们还中标了意大利切法卢项目……以前,欧洲人把盾构机卖给我们,如今,我们把盾构机卖回欧洲。
今年4月,中铁装备的“彩云号”硬岩隧道掘进机与“蛟龙号”、“歼20”共同当选为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成为国人骄傲。
17年来,我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中铁装备的总工程师,很多人问我:你的秘诀是啥?
如果非说有秘诀,那就是,永不放弃!
《城市之光》
书店,是城市的一个梦,是一种生活方式。
《城市之光》书店创始人张小开说,从开业到现在,《城市之光》走过了12个年头。12年来,这个城市在成长,书店也在成长,也算是见证了来这里的每一个人对知识的渴求的历程吧。
有很多读者会员,在外面旅行的时候给我们寄明信片;带回礼物;有我们的小会员,从纽约毕业的博士生,来给书店做义工;有大学的老师,把好几个班的同学带到了城市之光这里面来上课。这里就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城市人的文化品位。
在做这个店之初,我就希望它不仅仅是一家文艺书店,更多的是参与到本地文化构成的一个公共的城市文化空间和都市人的精神家园。
城市里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城市之光》也有了新的分店,我把这么一个空间称之谓“城市之光文艺飞地”。希望在这里让更多的读者交流、碰撞,在这里与栖息,为这座城市增添更多情感和温度吧。
我们希望这里永远是安静的、温暖的,为每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守候着。
《情有“杜仲”》
我叫杜红岩,我爱人也姓杜,更关键的是我研究的树种也姓杜,也就是杜仲。
杜仲的花,它不像其他花,红色的,粉色的,杜仲花是绿色的,像松针一样,在大自然界里面,找到一棵优树非常不容易。
我老家是河南中牟的,我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毕业以后申请回到老家河南工作,从23岁大学毕业参加全国杜仲资源调查,今年已经32年了,到现在一天都没离开过杜仲。
我们用了32年,搜集了杜仲种质资源2000多份,是全国目前最大的国家种质资源库,占地300多亩,有一万多棵。通过我们这么多年实验以后,它具有非常高的战略价值,一个是杜仲橡胶,作为非常好的绿色轮胎,一吨杜仲胶可以省70吨油,另外它是非常好的功能饲料,它可以替代抗生素,打造我们河南省无抗养殖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源,这个真的做起来以后,对全国是一个示范,其实在国际上也是一个示范,从2010年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部门,来研究自然科学,把杜仲作为国情调研的重大项目。
我遇见杜仲很幸运,我自己姓杜,杜仲也是个人名,就是个缘分,我们不期望给这个产业做多大贡献,杜仲产业向前推动很艰难,我们哪怕往前推半步,也算没有白研究杜仲这几十年。
专家观点
建功新时代 河南更出彩
在观看了这6部视频作品后,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英基博士认为,看“老家河南”这些作品,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着从贫穷走向富裕,从沉重的历史走向繁荣的新时代。
首先,老家河南有着一批批勤劳善良、不畏艰辛、勇于拼搏的“河南人”群体,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创造一个又一个河南奇迹与河南故事,让河南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青春的活力;二是老家河南正在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改革、绿色、创新、开放与共享发展的理念已经凝结在“河南精神”之中,并在一个又一个“河南故事”中涌现;三是老家河南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进入了由历史悠久、贫穷落后的农业大省向文化繁荣、快速发展的经济强省转变的新时代。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让贫穷落后的老家河南实现了“涅槃”与“重生”。深化改革,苦练繁荣内功,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相信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建功新时代,老家河南将会更加出彩!
“老家河南”有你更精彩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组织实施的“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已经成为展现河南厚重文化、壮美山川和风土人情,展现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现代化建设新成就和人民群众新风貌的重要平台。截至11月23日,该工程已经推出了28部微视频作品。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制作精良,意境深远,有筋骨、有温度、有故事,用“小镜头”展现“大视野”,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视频播放量累计已超1.4亿次,在广大网友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河南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将面向社会持续征集,只要您创意无限,愿意用镜头和笔触记录河南发展变迁,均可参与活动。对入选的微视频作品,主办方将根据制作投入、艺术质量和专家审核意见,每部给予3万至5万元不等的片酬。对浏览率高、评论与转发量大、社会反响好的作品,再酌情每部给予1万至3万元奖励。
“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咨询电话:0371—65902365
投稿邮箱:hnweiship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