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海底捞缺斤短两?被曝72元200克毛肚只有138克!顾客索赔2万现金!紧急回应来了


海底捞又双叒叕摊上事了,因为脆脆毛肚缺斤少两被顾客抓现行!


10月19日,海底捞也紧急回应:“已当面道歉,但两万现金赔偿未能达成一致。”


到底咋回事?



海底捞被曝缺斤短两!72元200克毛肚只有138克



10月19日,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报道称,河南郑州的耿女士和朋友去海底捞新世界百货店就餐时,其中点了一份72元的捞派脆脆毛肚,可上菜后发现分量明显很少,要求员工称重时发现规格约200g的毛肚实际只有138g,竟少了62g。



记者陪同耿女士去店内核实情况,店长解释称,系员工备菜时操作失误导致,当天只有这一份菜品不合格。


郑州市城东路市场监管所所长称这种情况,按照新消法规定可以对顾客损失三倍赔偿。


当事人耿女士回应表示,不要一分钱不要卡,道歉解释清楚即可。



海底捞回应:已当面道歉,顾客提出2万现金赔偿



对此,海底捞回应称,“感谢关注,对此希望补充说明:产品按要求摆盘后存放需在半小时内。顾客凌晨4点就餐,因员工提前摆盘后放入冻库保存,产品特性导致水分流失。属操作失误,已加强整改。对此我们很抱歉,已于当天给顾客当面道歉,并支持顾客依法维权。因顾客提出两万现金赔偿,未能达成一致。已就此向市场局主动报告。



此事让海底捞再度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有网友表示“好了,下次吃火锅带个秤”,还有网友称,“就这一份不合格,好巧哦”。



也有网友觉得会不会真的是失误。



有网友则表示,海底捞是过分了,但顾客要求赔偿2万也有点过分了。




近2年一直悄悄涨价



海底捞缺斤少两是不是想“变相涨价”不知道,但数据显示,海底捞今年来的确在涨价。


根据公开信息,最近两年海底捞的涨价一直悄悄进行。2020年4月份,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晒出海底捞账单:“半份血旺从16元涨到23元,半份土豆片13元,算下来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



另一位网友的账单也显示,整份酥肉从去年7月的26元涨价到44元。于是涨价事件迅速被网友骂上热搜。随后海底捞发布致歉信,称涨价是管理层的错误决定,并从当日起所有门店价格恢复至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但在2020年年底,又有多家媒体曝出海底捞再次“偷偷涨价”,有网友表示在海底捞郑州公园茂店就餐时发现,相比9月份,部分菜品价格有所上涨:澳洲肥牛从78元涨价到84元,鲜切牛肉从72元到78元;海底捞厦门集美万达店,雪花猪肉片、现炸酥肉各涨2元,饮料和自选调料也分别上涨1元至4.5元、5.5元等等。


根据公司财报,海底捞2020年的人均消费金额提高到了110元,同比增长幅度4.8%,相比之下,2019年增长幅度为4%,2018年3.1%。换句话说,海底捞的确存在逐年涨价,而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其涨价幅度较高。



股价暴跌60%跌下神坛?

张勇直言:大家太神话海底捞



在涨价加持下,海底捞的股价表现却依然不怎么样。


截至19日收盘,海底捞报收30.05港元,最新市值为1640亿港元,但与年初85.78港元高点相比,海底捞短短8个月时间股价暴跌超60%,似乎已经“跌下神坛”。




针对股价年初以来大幅回调,在今年6月的一个投资者交流会上,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坦承预判失误,并表示对海底捞维持业绩增长不抱有希望。


“大家神话海底捞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你们要理性,投资要谨慎。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实,看看海底捞就知道了。”他称。


市场看空海底捞,很大程度来自其恢复不及预期的翻台率,这关系着可持续增长,背后是其狂奔门店数。投资人担心海底捞高门店数、高收入、高回报神话破灭。


海底捞此前公布2021年中期业绩显示,2021上半年实现营收200.9亿元,同比增加105.9%;归母净利润为0.9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整体翻台率从2020年同期的3.3次/天下降至3.0次/天;一线至三线城市海底捞餐厅的人均消费开支同比跌2.6%-2.8%。


公司称,上半年的经营状况不如预期,主要因为:第一,自去年下半年起新增大量门店,庞大的固定成本增加经营压力;第二,受到疫情影响,新开业门店的盈亏平衡期及现金投资回本期都较以往长。截至6月底,海底捞集团的全球门店数量增加299家至1597家,其中1491家位于中国内地,106家位处港澳台及海外地区。


张勇在此前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也表示,对疫情形势判断过于乐观,部分开店较密的城市出现超过5%的门店出现经营亏损,一个地区出现 5%的门店确定性亏损时会暂停在该地扩张。目前会给更多的观察时间以确定是否属于确定性亏损。



海底捞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对于海底捞疫情后的快速扩张,有头部餐饮创始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为,“打劫甲方”式增长,并认同张勇“误判形势”的说法,但他表示“诱惑很大”。


据前述创始人透露,对于新开门店,海底捞原本有相应规则,业绩不好的店长并无权新开店,但在去年全面放开这一规定。“张勇笃定疫情会很快过去,于是趁机向物业签下非常苛刻的协议,一签就10年,包括两年免租、装补、5年内不容许租金递增等。这就是在疫情期间打劫甲方。”


海底捞管理层并不避讳这一点。其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披露,目前门店租金占应收比例稳定,甚至二三线城市的租金占比低于2019年。


“这些新成长店长没有经验,出了问题不知道怎么办。当生意不好的时候,会锻炼出一批店长。”张勇如此形容这种局面,并表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大家的核心问题是海底捞业绩下降,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内部管理问题。内部管理始终存在,无论上市前还是上市后。我总结管理的几个方面:制度化管理、流程化操作、跟踪式监督、数据化考核。这几个方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这次侥幸过关,我能把这些店重新整合好,未来类似的困难还会发生。因为当我整合好这1000多家店之后,我还会继续扩张。不会因为现在的情况而对管理上进行大的调整。”张勇称。


对于海底捞估值问题,前述创始人表示,海底捞股价已回归合理区间。“去年确实高估了,与大环境有关。现在反而回归一个正常体量。如果再往下降,证明市场对海底捞成长性并不看好。”他说。这位创始人旗下门店在与海底捞竞争中,各有胜负。


海底捞创始人 张勇 图/图虫



张勇曾是草根逆袭案例,一度登顶新加坡首富



时间回拨到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终于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7.8港元/股,总股本约53亿股,以此计算,海底捞的IPO市值为945.6亿港元,一骑绝尘,将彼时的“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遥遥甩在身后。


2018年一声铜锣响,7位亿万富豪诞生,当日海底捞开盘报价18.8港元,市值迅速突破千亿。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身价暴增至600多亿。除了张勇之外,海底捞联合创始人施永宏和李海燕夫妇所持股权市值258.3亿港币,海底捞早年的服务员杨利娟身家暴至34.8亿港元,成为当年草根逆袭的最佳案例。


张勇和海底捞的故事早已被市场炒得烂熟,1994年,三次创业未果的张勇发现小火锅在成都很受欢迎,一心想着赚钱的他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当年春天,他拉着技校同班同学施永宏与各自的女友,在四川简阳开了第一家海底捞,店里只有4张桌子,十分不起眼。但凭借肯吃苦、肯服务的态度,海底捞很快成了火锅界的一哥,2011年一本《海底捞你学不会》的书更是将海底捞推向神坛。随后各类资本持续加持,海底捞“封神”。


上市只是故事的开始,而不是结束,2019年市场继续造好,海底捞的股价高歌猛进。张勇那一年可以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2019年8月,新加坡首富10年来头一次换人,根据财经杂志《福布斯亚洲》最新发布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单,张勇以138亿美元(约192亿新元)身家,击败位居榜首10年的远东机构黄志祥和黄志达兄弟,成为新加坡首富,张勇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随后张勇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宠儿,虽然极其低调,但是市场仍不乏他的传说。此外针对“火锅”的研报也是接踵而至。2019年中信建投一份《2019年火锅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更是把海底捞等一众火锅大佬推上风口浪尖,中信建投认为火锅是舌尖上的万亿赛道,是餐饮行业最优赛道,其口味接受度高、范围广,易标准化,具扩张性,有社交属性强、锅底及调料口味丰富等特征。目前火锅行业集中度低,但规模为餐饮细分赛道中最大,经营效率优质,龙头企业扩张迅猛。预计至2022年,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近8000亿元,龙头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不过花无百日红。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海底捞经历上市以来的第一轮“暴击”,去年3月,海底捞一度跌至27.28港元/股。不过随后,为了拯救实体经济,各国央行开始“大撒币”,海底捞的股价绝地反弹,劣势变优势,2020年,海底捞股价累计涨幅高达91.5%,被业内称为“火锅中的茅台”。到今年2月16日,最高反弹至85.78港元/股,总市值达到4546亿港元,而8个月后的如今,经历了一轮下行后,海底捞股价再度回到30港元。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泓源、叶麦穗)、公开信息、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北京青年报等


本期编辑 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