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5岁女童新加坡游泳后全身肿痛,诱因很多人都还在做...

在热辣的新加坡生活,游泳是一个很快乐的事情...

同时,游泳也是很神奇的项目,很多时候,医生都会建议一些人群以游泳锻炼为主,通过游泳间接的帮助人们达到健康的目的。

游泳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长期坚持的人,各种指标都会趋于正常,还不会出现由运动带来的损伤,简直是运动第一首选...

所以带自己的宝宝去游泳也是很多新加坡粑粑麻麻的选择...

不过,近日,一麻麻在Facebook上的照片引发了不小热议...

从上传的图片上可以看到,女童身上起了许多形状、大小不一的小包,看上去就像蚊虫叮咬一样,从上半身一直延伸到大腿部位,十分骇人...

据女童的母亲称,她带女儿去一个公共泳池游泳,回家途中,孩子的身上便开始有刺痒、热痛的感觉出现。

回家后,身体一些部位开始出现红肿,女童开始无法正常说话和进食,看起来非常不舒服。

因为女童曾经得过荨麻疹,所以当时家长以为也是类似的情况,或者是普通蚊虫叮咬。于是,母亲只给孩子涂了一些药膏。

之后情况越来越糟!

女童的身体开始迅速大面积泛红,整个后背也开始长包。

孩子说感觉自己的身体就像被“火烧”一样,用手一摸,不仅皮肤滚烫,孩子还会有强烈的刺痛感!

麻麻赶快带着女童去看医生。

医生的初步诊断结果是皮肤过敏,开了一些口服药。

然而,症状并没有缓解,红肿大包从身体扩散到脖子,再蔓延到脸部,甚至眼睛都已经肿到无法睁开了。

幸运的是,遇到一位邻居奶奶,她孙子也曾遇过这种情况,怀疑是“氯化物灼伤”。于是,把女童带到了后港的一间诊所。

医生判断应该就是“氯化物灼伤”。

女童的母亲觉得很纳闷,女儿从小喜欢游泳,8个月大时就下水了,之前都没遇到过类似的情形。

据医生推测,这次中招的原因可能是刚好碰上泳池池水换新,氯化物浓度较高,又或是因为每个泳池的氯化物含量不一样,才导致女童出现皮肤问题。

而且,对于皮肤本身干燥或敏感的人而言,进入氯化物含量高的泳池,就很容易出现刺痒、红肿伴有灼烧的症状,但看上去像荨麻疹(也称风疹)似的。

目前,女童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根据WTO(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为了预防可以通过接触或水传播的传染病,最有效的游泳池水消毒方式,就是使用氯化物。

但当这种消毒剂投入过量或方式不当,会刺激皮肤和粘膜,也会使游泳者感到眼睛、鼻腔有刺激。如长期游泳还可引起头发变黄、皮肤干燥等问题。

如果对水质管理不善,还会引起游泳者脚癣感染;大肠菌群超标,导致人体腹泻和肠胃感染。

那么,如何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呢?

就一个字——洗!

这些地方要重点洗——

1.眼睛

游完泳,眼睛会发红、发涩,分泌物较多,这是结膜炎的表现,大多数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在红眼病高发的6—8月,尤其要注意,游泳时戴好泳镜,水进入眼睛,不要用手揉,用纯净水冲洗。游泳前后滴几滴能消炎的眼药水。

2.鼻子

泳池里有大量诱发鼻炎的过敏原。过敏体质的人可以在游泳前后服用相应的抗过敏药物,还可戴上防护器具,以防止鼻腔进水。呛水了,千万不要使劲擤鼻子,否则会使咽鼓管扩张,脏东西就会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游泳后则要多擤几次鼻子。另外,游泳完后可以用盐水洗鼻子,能有效减少消毒水对鼻黏膜的刺激。

3.口腔

即使是经过消毒的泳池,其细菌也未必能杀得干净。细菌通过口腔侵入呼吸道、消化道,进而发生感染。

特别是当人体抵抗力降低、口腔黏膜有伤口或发生炎症的时候,就更容易受到感染,发生牙龈红肿甚至口腔溃疡。

游泳后应马上用清水漱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漱口水消毒。

泳后马上清洗,能及时清除停留在口腔表面的细菌,防止其往更深处发展引起感染。

漱口前,不宜喝水和吃东西。

4.女性私处

游泳可能引发妇科病,因此经期前后三天、月经期不要游泳,以免交叉感染。

游泳后应立即小便,可用清水加上洗液帮助改善私处的酸碱环境。另外,不要随便坐在泳池边,应穿上浴袍或围上浴巾再坐。

【来源:海羊视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