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狮城学子风采|保持对未知的渴望--我的科研逐梦之路

新加坡学联 | 所有留学新加坡学者学生最应该关注的公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新加坡学联特推出“狮城自学子风采”栏目,邀请了一批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与大家分享在人生成长、留学生活、科研经历等方面的心得,引领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今日受邀前来为我们分享故事的主人公是来自江苏的国庆。作为一位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90后,他有什么感悟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2017年9月,我完成了自己博士毕业论文的答辩。科研生涯也即将迈入新的阶段。很荣幸能够能在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这个平台分享自己的科研心得。

虽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经历和方法,且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大家也总能找到一些共同点去相互学习和借鉴。

对未知的“渴望”

遥想4年前申请新国大博士研究生的时候被问到“为什么想要读博士”,我当初的回答是:“我渴望去思考和探索新的问题”。

科学研究是对未知的知识的探索,对新的知识的渴求是研究者们不懈的动力。不同于测试,我们只需要去解决考卷上的问题。科研更重要的是自己提出问题,也就是自己给自己出考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趣的,什么样的“问题”是前人没有讨论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好的“问题”不一定是复杂的。那些“simple but deep”的题目往往更有价值。

多和别人交流合作

要做好学术研究毫无疑问需要多读各种参考文献和书籍。掌握的知识越多自然能处理的问题也越多。然而一个人能涉猎的知识必然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多和别的研究工作者交流一方面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己“think out of the box”。加强和别人的合作也可以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所以做研究切忌把自己封闭起来一个人“埋头苦干”。简而言之要学会“Work Smart” 而不是单纯的“Work Hard”。

 

以上两点其实都可以概括为:摆脱中学和本科生阶段的“考生”的思维和学习惯性。

最后,祝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喜欢的课题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功!

获奖者简介

常国庆,男,1990年出生,江苏人。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取得博士学位(2017年)。博士期间研究课题为:拓扑金属的理论预测和分类。博士期间共发表第一作者论文9篇,其中”ScienceAdvances” 2篇,“PhysicalReview Letters” 5篇,“Scientific Report” 2篇。期间曾获“2016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和“2017年度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最优秀毕业生奖”。

相关链接:

这五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都被谁拿走了? | 十九大时光

狮城学子风采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长按图中鱼尾狮,识别二维码

关注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官方微信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