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初步统计:今天新增确诊15例,累计59,250例。新增病例当中,境外输入14起、本土病例1起;在本土病例中,社区病例1起、客工宿舍病例无新增。卫生部将在今晚公布其他详情。
2020年1月23日,是新加坡发现第一起冠病确诊病例的一天。一转眼,新加坡抗击疫情就要一周年了。昨天(1月21日),新加坡举行了抗冠病疫情一周年的记者会。共同领导跨部门工作小组的卫生部长颜金勇和教育部长黄循财出席记者会,发表对后冠病时代的看法。
新加坡眼评论
许多读者问,现在天天两起、四起,是不是很快又得回去“第二阶段”甚至回去“CB断路器”半封城阻断措施? 《新加坡眼》的判断是:早在启动第三阶段之前,新加坡政府已说,启动第三阶段之后,社区病例必然上升。因此,本时期病例上升并非意料之外。关键不在保持“零确诊”,而是如何控制公共卫生与经济民生之间的平衡。 一个重要判断点是每日新增的无关联病例及新增感染群。如果每日新增的无关联社区病例超过5个,或者出现“超级感染群”,那么,就意味着局势开始变化,已经放开的网必须拉紧。如果每日5例以下,而且是有关联的病例,那么,局势应该还是可以掌控。 这个“每日5个无关联病例”的“标准”从何而来?首先,这是我们的推测,官方至今没有公布“官方标准”。 我们作此推测的依据何在? 依据在于新加坡与香港特区谈成的“安全航空泡泡”。根据两地交通主管部门的协议,只要任何一方出现“7天移动平均日增无关联病例”达到5起以上,这个航空泡泡计划就要暂停,直到这个“7天移动平均日增无关联病例”回落到5起以下,才重新启动。 因此,我们判断,“7天移动平均日增无关联病例不超过5起”是一个梯阶。然而,这个是新加坡、香港两地“航空安全泡泡”的梯阶,跨境防疫要求应该比境内防疫要求来得高,因此,可推断新加坡政府对本土病例的阈值可能略高于此,或许是每日不超过10起。 无论这个阈值是5还是10还是任何其他数字,最后落到我们每个人头上,终究还是新冠病毒。从政府的角度,考虑的是大群体的总体利益;到了个人层面,相信没有人愿意自己成为这个“5”或“10”的其中一个统计数字。 防疫,最终靠的还是自己;归根究底,还是回到个人是否重视防疫,或是感觉无所谓了,反正“很安全”。 其实,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所谓“安全”,外在客观环境固然重要,倘若自己不当回事,中不中镖只是运气问题、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