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增233例,均为本地传播病例,共计2532例,增加七个新感染群,共有8人死亡。
一早,参加老家县城召开“全球招才 — 云洽谈”网络直播会议,全球招聘生物制药方面的高端人才,有高达4000万人民币的人才或项目引进资金奖励,搬砖的我只能望洋兴叹。如果你是这方面的人才或有项目,可以联系我哦,为家乡的良好发展打个广告。
而后,继续与业界朋友讨论建筑业的影响和发展,尤其政府允许开工后,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话题很深沉,但不得不去面对。接到几个电话,热忱的财务管理公司,来询问要不要申请政府津贴下的中小企业贷款,最低利率是平均年息3%。请问,有没有更低的啊?疫情之下的企业,现金流最重要,我得找时间好好研究一下。
新加坡政府用QR码直接让当地居民填写账号领钱,很方便。给年满21岁的新加坡公民600新币的一次性“同舟共济现金补贴”,育有新加坡籍子女的家长可获得额外300新币,年满50岁新加坡人还可获得100元百盛卡填补,则将改以现金发放。大家都兴高采烈,刷圈告知,感谢政府的实实在在。
今天还看到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在Facebook上的感叹,20年前离开手术台弃医从政时,以为将永远离开防护衣和手套的日子,想不到如今却重披战袍,上前线鼓励军医和看望慰问客工,一起抗疫。他还感叹,人生中“有事情从来没有离开过你”。虽然政府三番五次呼吁我们在家静待,但依然有不少居民户外聚集,这不今天又有几千张罚单。想想,有这么一大批军医、医疗机构、800多家家庭医生,在前线不知疲倦、抗疫奋战;后方还有众多餐饮、物流、清洁工、保安等提供保障,还包括建筑业在内,还在建立“方舱医院”、“浮动宿舍”等;还有诸多警察、几千安全巡视员,维持社会秩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今天《联合早报》大字刊登“黄循财:本土传染病例近日有所减少”,一时震惊。不是昨晚才报道又新增233例,这不是在增加的上升趋势,怎么反而成减少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紧往下细读,并且也上黄部长的Facebook细看英语原文。原文摘录如下:”The number of cases in the community increased following the wave of imported cases. But there has been some moderation in the recent days, in light of the safe distancing measures that have been put in place.” 联合早报的文章也说“同样地,保持安全距离措施实行后,社区内的本土传染病例近日来也有所减少。”
部长的意思很清楚,是“community”传染病例有所缓和,没有写什么“本土”与否。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翻译成“本地社区传染病例近日有所减少”,不过我是个搬砖的,不是码字的,自己意淫而已。
然而,“本土”不就是指本国的土地吗?我们站在这个岛上的土地,不就是本土吗?我是理工科,学问不多,也没有受过什么文字学研究教育。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肯定是着重在“土”字。一提本土,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读二战历史,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两颗原子弹,导致巨大的死亡,随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我的脑海里,本土一直都认为是本国的土地,相对于外国输入病例,可以用本土。如果按照上述标题之理解,似乎不妥,直接把上升趋势的新加坡外劳的病例直接排除在这个土地之外了,让人费解。希望只是我一个人的理解错误。
于是我请教一下其他老师和本地人,什么是“本土”。有王老师还特意帮我问了本地媒体人,解释说“本地,指在新加坡的所有人。本土,指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这解读跟我的理解不仅相差甚远,而且是完全相反。我反而觉得“本地,指在新加坡的公民和永久居民。本土,指新加坡土地上的所有居民,包括上百万的外劳。”
且不管标题字面如何理解,内容却是让人知晓其意,社区传播有所缓和,然客工宿舍成了最大感染群,政府在想一切办法努力分散客工、控制疫情。
但作为一家严肃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文报刊,应该更加严格把关,不能让读者心生疑问。不过话说其文章,历来也常出现诸如错字、漏字或词不达意等现象,拿其报纸随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可见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尤其写作能力,前景堪忧,即使政府一直在宣传加大华文教育,似乎疗效甚微。作为新移民的我们这一代,尤其那些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应该更加努力捍卫和传承、推广华族文化,坚守华文阵地,让新加坡的双语文化更加有优势。呼吁不如付诸行动,我在四年前,就参与建立一个文化推广平台“恩诚晶艺”,旗下包括美术馆、书画艺术、茶艺、培训等展览和交流,也积极参与本地文化活动如“新加坡美术总会”,也与一群艺术爱好者组建成立“新加坡文化艺术协会”,为中新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为华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助力,虽然力量很小,但也在努力添砖加瓦。
其实新加坡大多数人都是外来移民的后代,海纳百川,包罗万象。这里四季如夏,鸟语花香,法律健全,政府廉洁,政治透明,人民安居乐业,包容和欢迎外来移民。相比“亲爱的”香港,新加坡更欢迎和喜欢中国大陆移民。作为新移民的一员,我很感激这片土地的培育之恩,我们得到太多太多本地新加坡人的支持和关照,帮助我们慢慢融入当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勤奋耕耘,开花结果。
(文:新加坡建筑业中小企业创业者“狮城小谷主”。感谢作者投稿,本文不代表新加坡眼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