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别名是佛粥,关于腊八的来历民间流传有很多个版本。讲两个最经典给大家听。
版本一根据汉地佛教的说法,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释迦摩尼成道之日。四大天王【注1】从天而降,分别用装有八宝饭的金、银、琉璃、玛瑙等钵供养世尊,世尊欣然接受以后,把四钵合而为一。为了纪念佛陀成道,一些佛教寺院会在这一天煮粥供佛,并分送十方善信。久而久之就称为“腊八节”。版本二“于時地中。自然而生千葉蓮華。上有乳糜。女人見此。生奇特心。即取乳糜至太子所。頭面禮足而以奉上。” ——《释迦谱》
根据《释迦谱》的记载,传说佛陀成佛前在迦耶山附近苦修六年,仍然没有悟道。于是决定去附近的尼连禅河畔洗去身上的污垢。由于太子身体虚弱,倒在了沙滩上。有一位牧羊女碰巧路过,供养乳糜(奶粥)。悉达多恢复气力,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菩提树下,发下大誓:“我道不成。要终不起。”
最后在初八这一天,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
佛寺为了纪念,故而在腊八这一日煮粥、喝粥。一来表示对佛祖的纪念和感激,二来也期望神灵的庇佑。
而到了唐宋时期,渐渐地就开始流行腊八食粥的习俗。在《东京梦华录》(描写北宋宣和年间旧事的著作)中,就有相应记载:
十二月,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古时候,其实腊八粥的食材很简单,大都只有红小豆、糯米。慢慢地食材才丰富起来,加入了胡桃(核桃)、松子、芡实(鸡头米)、杏仁、花生、红枣、葡萄干等等。皇宫里头会用上等奶油、羊肉丁,百姓们则将各色杂米混在一起熬成甜粥。
在老北京人的眼里,吃腊八粥是一项盛事,连家里的小鸡小狗都要喂上几勺,以讨六畜兴旺的彩头呢。而在杭州的很多寺庙和药铺,腊八粥会放有十八种材料,主料为糯米、晚粳米和黑米,配料除赤豆、花生、米仁、红枣、莲子、桂圆老六样外,还有豇豆、葡萄干,还会加入枸杞、山药、茯苓等中药材。
腊八粥的熬制,在古时候也颇为讲究。要在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了,把各色米和干果均洗净泡发,在半夜时分开始煮,一直要熬一宿,到第二天清晨。必须时刻看着火候,不停地搅拌,因为熬糊了可是“大凶”之兆。
可怜咱们的祖先没有高压锅啊,省时又省力,还不会糊!
不过那为家人祈福的满满心意,却是真的难能可贵!
我听过的腊八都是甜粥呢,不过听说也有加盐的。所以问题来了:
你家的腊八粥,是甜的,还是咸的?
注1: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拿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手握龙(另一说是蛇);北方多闻天王,手扛宝伞(偷偷告诉你们,他是古印度的财神爷哦!小财迷们,一定要多拜拜)。在中国神话中,四大天王代表了风调雨顺,是吉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