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新加坡又有电话诈骗案,而且数量激增,据统计已有400人报案,被骗金额超过新币100万。
骗局基本都是一个模式,就像我们在4月9日发布内容中提醒的那样:
“我是公安局,查你涉及第×××号国际经济诈骗案,中央高度重视,请配合我们完成工作……”
话题很沉重,声音很严肃,当你接到这通电话时,是不是会有些心慌意乱?
镇定!这极有可能是通诈骗电话,已经有不少人接获类似电话了。
当时我们还给大家看了个两个截图
提醒朋友圈已被诈骗电话刷屏,大家务必小心防范。真没想到后果还是这么严重!
要说这几年,新加坡人碰到的诈骗伎俩还真不少。且让我们一一盘点。
1祈福消灾之珠宝现金变苹果诈骗对象:有点年纪的顾家安娣
诈骗形式:真人3~4个互相接应,主要女性
诈骗流程:
在路边或巴刹,确定目标后,先搭讪,引起对方同情/信任
告知对方家人有难,有人可以作法消灾(大师登场)
诱骗拿来金饰珠宝及现金等,包在不透明袋内交由大师作法。不得告诉家人、不得偷看。
作好法的袋子拿回家,按大师所说过段时间才能打开。
等回过味,打开一看,里头通常就是几个苹果!
至今不能理解,是受“白雪公主”的影响太深吗?为什么总是苹果,不是鸭梨或橙。
当时类似诈骗案层出不穷,貌似蛮多上当安娣倾囊而出,连“棺材本”都被骗得血本无归,看了真是好心酸。
2工地挖宝之财宝贱卖篇诈骗对象:各机构如会馆的老先生、商人等
诈骗形式:真人2~3个一组,主要男性
诈骗流程:
根据会馆名册等资料,确定诈骗对象
打听到家庭住址后,直接找上门去,先认亲,再说自己在建筑工地干活时挖到文物,比如金条等,愿意贱卖回国……
等老先生想起验货,发现“金条”的主要成分其实是铜和锌。
就在2014年的11月,还曾发生过这样一起,诈骗团伙选中的对象是本地著名的殡葬业者郑海船
两名男子到郑的办公室,其中一人自称也姓“郑”,想要攀关系请他帮忙。后来得知,他们是从一本宗教杂志上的一则“郑海船丧事服务”广告获得灵感。
他们出示了几个金色元宝和一尊金色佛像,说是从地底挖出一个瓷瓮,瓮里有百来个元宝和佛像等。由于工作合约就快到期,却因中国法令限制,没有办法把宝物带回去,就想贱价将它们脱手,回乡做生意。开价只要10万元,是不是很令人心动?
毕竟郑海船也是见过世面的,当然最后骗局被拆穿了,三名诈骗同伙偷鸡不成蚀把米,后来各被判坐牢20个月。
这个多年前比较流行的戏法,貌似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毕竟比较耗人力、财力,还得大老远从国外飞过来,团伙成员多,又容易暴露目标。
骗术精进中……
3乖儿被绑之汇钱赎人篇诈骗对象:为人母的女性
诈骗形式:电话(从此开始,科技发挥越来越高生产力)
诈骗流程:
女子突然接到手机,被告知儿子遭到绑架,对面还传来含混不清哭喊“被打救命”的声音,效果逼真。
绑匪要求转账一定数额金钱赎人,强调不能挂断手机,否则肉票会被撕(实质是怕当妈的醒悟过来,和孩子电话确认)
六神无主的妈妈手捧电话,赶到汇款中心完成“救儿”大计。
类似案例少说也有数百起,被骗金额百万计,以至于后来连汇款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学精了,看到手拿电话不放的神色慌张安娣,三两语间基本就断定诈骗,直接报警了。
4色情诈骗诈骗对象:男士
诈骗形式:电话,更多逐渐过渡到微信
诈骗流程:有人用微信发布提供色情服务的讯息,就能“钓到”难耐寂寞的人购买充值卡支付嫖资。
单在2014年10月到2015年3月短短半年间,新加坡就爆出有20多名受害者,年龄在20-40岁之间,其中一名36岁的男子损失最多,足足被骗了1.7万新币。有调查数据为证:本地去年的微信色情诈骗案,较往年激增17倍,一年足足被骗了290万新币。以至于大街上直接出现了这样的警示牌
他事后说,跟“姑娘”谈得比较露骨,最后两人商量好了价钱,“姑娘”要去了吴先生家的地址,说马上到。后来,一会儿说害怕吴先生是警察,要叫他付保证金,一会儿又说不能接受现金付款,怕被撞破后人赃并获……
反正就是各种要求吴先生事先付钱,变着花样不停地要求吴先生给钱,但本人就是不肯现身。以至于吴先生每付出一笔钱,为了不白白受损,就越往泥潭里陷一步。
他积蓄本不多,被“姑娘”花言巧语骗去几千块新加坡元后,开始意识到自己上了大当,再不肯给钱。没想到这时候“姑娘”也变了脸,威胁吴先生说,要是想变卦,你的详细地址已经被掌握,可以找道上的朋友“修理”他。
就在这种半色诱、半要挟的状态下,吴先生把自己全部积蓄1.7万新加坡元(约合7.7万元人民币),全部转给了“姑娘”。
在“姑娘”的指导下,他给的不是现金,也不是汇款转账,而是用这些钱全部买了支付宝的预付卡,然后把卡号、密码,发到了姑娘指定的电子邮箱里。确认吴先生已经没钱后,“姑娘”仍未现身。悲愤的吴先生到新加坡当地警方报了案。
经过调查,中国警方就在浙江破获了这个微信诈骗团伙,抓了43名嫌疑犯,并缴获了电脑、银行卡等作案工具。调查中发现,主谋们住大房子,驾宝马车,真够阔气的。
敢情最近骗局又转了风向,从微信又转回了电话。这次不打人情牌,改以国家机构的名义吓唬人了。无论如何,就提醒小伙伴们在接到陌生人电话或微信时,都要保持镇定,必要时放下电话,甚至报警等,那坏人得逞的可能性就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