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闺蜜突然发了一条信息给我,简短的几个字:“我想要移民”。我理解闺蜜的那份绝望,因为这段时间雾霾肆虐,孩子们实在是太受罪了。闺蜜问我当初是怎么想的,我也只是回了她简短的几个字“为了孩子,我向来只做行动派”。
我从小就是那种过得稀里糊涂、后知后觉的孩子,对生活、对未来没什么明确的目标。大学毕业的时候,看着身边的同学忙着考研和找工作,而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先玩够了再说。也许我种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连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在我拿到毕业证的当天某单位通知我第二天去面试,彼时,我已经做好了与闺蜜毕业旅行的所有准备工作。面试那天领导问我什么时间可以上班?我回答:“能等我玩儿回来吗?”就这样原本一个月的旅行缩短到了一周,一周后我顶着一脸晒伤的皮肤上班了……再后来,恋爱、结婚、生娃、生了一个不够又生了第二个…..这期间不断有人问我:你到底想做什么?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从小我就懂得“听人劝吃饱饭”的道理,凡是听上去对我好的事情都可以去尝试,我总是想一不小心就此发现人生的目标呢?然而再糊涂的人,也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时刻异常清醒,于我而言这样清醒的时刻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决定跟先生结婚的那一刻,一次是决定让女儿到新加坡上学。
我很庆幸,我选择了一个天马行空甚至随性(性情)所欲的先生,出去旅行,从不提前做攻略,往往是在最后关头才决定去哪个国家(经常是两人有一搭无一搭地聊了一周A国情况,但是临出发他突然决定去B国),我只需结合家庭特别是两个孩子的情况决定去还是不去就行。接着,提前一两天定机票和酒店,整理行李,然后,仓促出发,到了目的地才临时决定去哪儿玩,从不参考“必去的几个景点”之类的攻略,有精力就挑一、两个,没精力没兴趣就一个也不去,待在酒店,因为不做攻略和准备而在旅途中碰到的困难、挫折和错误我们都能坦然接受,甚至看成是生活赐予的意外惊喜(尽管我经常跟我先生开玩笑,您给我的不是惊喜,是惊吓)。慢慢的,我们形成了决定一件事情之后不瞻前顾后,先去做,碰到困难再逐个解决的处事方式。
决定让Fiona到新加坡读书很仓促,五月份的时候国内小学一年级报名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才决定八月份让爸爸到新加坡给她P1报名。在拿到通知书之前我根本没有想过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意味着什么,甚至我们也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只是简单的告知他们我们想让Fiona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想让两个孩子健康、安全的生活。
来到新加坡之后我变成了家里长辈们教育子女要“独立带娃”的典型,在大多数有老人帮着带孩子的同龄人眼里,我简直成了“天边那一朵奇葩”,他们都不敢想象一个人是怎么一拖二带着孩子处理那么多事情。说说先生不在家时我的日常状态:早上六点钟起床给Fiona做好早餐,让后叫她起床给她梳头,等她一切都收拾妥当把弟弟叫醒一起出门等校车。回到家给弟弟做早餐,抽时间打扫房间,陪弟弟看会书,有时带弟弟下楼走走,或者去超市买日用品,回来差不多就该做午饭了,最近又加上了写作的时间。午饭后先让弟弟午睡,再等着Fiona放学回家,安排她做作业,检查作业,有时要带她出门上课,Fiona上课时我带着弟弟外面遛弯等着,晚饭后回到家安排姐弟俩洗漱完毕上床睡觉后再去处理其他琐事……如果孩子生病那就是分身乏术,不能耽误Fiona上课还得拖上一个生病闹腾的弟弟。第一年,Fiona每天放学回来都需要去小区门口接,这样就会影响到弟弟的午休,偏偏弟弟又是对睡眠质量要求特别高的孩子,少睡一会都要哭上半个小时……还有就是辅导Fiona功课,那绝对是人生的一种修行,一边要给她讲解,一边还有弟弟不断的来打扰,往往是管的了大的顾不了小的,鸡飞狗跳是两个人抢妈妈的时候的真是写照……如果不身临其境很难体会到个中滋味…..
然而经历了这么多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在有些关键时刻人的心态很重要,计较也好焦虑也罢都不能避免一些事情的发生,那还不如让自己淡定下来想想该怎么处理。很多人觉得我为孩子放弃甚至牺牲了很多,但我认为我只是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都会在现有的情况下提供下一代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我始终觉得自己很幸运,虽然先生工作很忙,但总是会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甚至放弃一些机会,保证我们全家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一半以上。甚至他不在身边的日子我反而更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因为我们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是一致的。所有的困难是每一个要迈出这一步的家庭都要需要经历的。我还有通情达理的父母,他们的乐观和对我们小家庭义无反顾的支持让我没了后顾之忧。另外,我还有一群靠谱的朋友,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能帮我处理很多事情……当事情告一段落,比如Fiona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拿着她的成绩单,回忆起之前所有的点点滴滴,眼泪依然夺眶而出,这大概就是我性格里的后知后觉吧。
之前有很多妈妈私信给我,询问我如何申请学校,我和先生工作情况,孩子如何适应等问题,还会跟我说一些他们自己的顾虑,恕我没有一一作答,因为我觉得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我们做出选择的种种考虑都不足以成为大家做出最终决定的理由,不管如何,出国对于我们这种毫无背景的中产家庭都是很不容易的。就像那天我跟闺蜜聊了很久,帮她出了很多主意,可是每一种方案她都有自己的担忧,那时候我就明白,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别人的一切没有参考价值,没有必要让我的想法成为说服别人最终决定的理由。其实是否送孩子出来读书,是否选择全家移民,最终的决定权在你自己的手上,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和你的家庭,如果你咨询别人,想通过别人的意见增加你的信心,只能说明你还在犹豫还没想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只是超低概率的事情,有时,走一步看一步没什么不好。
有一天,先生拿着《英国病人》这本书跟我说,小说作者迈克尔.翁达林出生在斯里兰卡,11岁随母亲到英国,19岁移居加拿大,现在在美国。他说,他也希望两个孩子经历丰富些,多几个国家生活,最好是过几年我们去澳洲,然后在新西兰,然后美国…..
Mr.惊吓,谁说不行呢?梦想总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我们只是希望两个孩子长大以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是快乐的幸福的,也希望孩子们的灵魂能拥有我们认为更好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当一个地方不能给予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考虑离开,中国老话里的“孟母三迁”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在这个无比坚定的信念下,行动派便拥有了足够坚持下去的勇气……
(Lusia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