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多少座桥?这个问题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统计过。除了连接山与山之间的桥,如亨德森波浪桥。还有连接河两岸的桥,如新加坡河上就有有十来座桥,其中安德逊桥、加文纳桥和埃尔金斯桥是最著名的3座桥。今天眼哥就带大家去看看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几座桥,顺便给大家说说他们背后的历史小故事。
1)亨德森波浪桥(Henderson Waves)
它是新加坡最高的人行天桥,造型别致,桥身犹如波浪,有四个波峰和三个波谷,给行人提供了观景的新高度,其波浪状的设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动感十足。它衔接了花柏山公园和直落布兰雅山公园。全桥采用无障碍设置,桥面防滑,没有梯阶,设有扶手。
2)爱琴桥(Elgin Bridge)
它就是俗称的大马路桥,在北面的是桥北路,南面的则是桥南路。爱琴桥是横跨新加坡河的第一座桥,而且是新加坡重建次数最多的一座桥梁。
说起这位印度总督Lord Elgin,中国人应该都会讨厌他吧!他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最高统帅和全权谈判代表。当时,开赴中国的英军途经新加坡,就驻扎在离新加坡河畔不远的政府大厦前的大草场。而在他们动身去中国前,突然接到急电,要求他们折返印度镇压当时爆发的印度兵变,于是一场血腥的屠杀先于中国在印度爆发。可以说,埃尔金斯(Elgin)一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另一只手沾满了印度人的鲜血。他也因为这两大“功劳”,被任命为印度总督,统辖包括新加坡、马六甲和槟城在内的海峡殖民地。新加坡华人说,埃尔金斯桥已经成为历史的“乌龙”,虽然不能拆掉它,就让我们常常奋力地跺它几脚吧!
3)加文纳桥(Cavenagh Bridge):古老的浪漫之桥
横跨新加坡河口的加文纳桥,建于1869年,起初名叫爱丁堡桥,纪念建成那年英国爱丁堡公爵访问新加坡,稍后就以当时的海峡职民地总督加文纳上校(任期1859-1867年)的名字来命名。它是新加坡唯一的悬索桥,也是该地区跨最古老的桥梁之一。该桥桥身离水面较低,紧跨流经新加坡金融区的新加坡河而筑。在新加坡河众桥之中,被古迹保留局宣布为“值得保留的桥梁”,也以新加坡现存最古老的桥梁闻名,成为新加坡市区和新加坡河的著名标志的桥。
4)安德逊桥(Anderson Bridge)
安德逊桥建来是为了取代不敷应用的加文纳桥。 这座桥位于新加坡河河口,边上就是鱼尾狮公园,这座外观宏伟的铁桥,两端拥有装饰华丽的拱形铁门--这是旧一代桥梁的最主要特色,同时有提醒司机桥梁开始与结束的作用。在1910年3月12日建竣启用时,安德逊桥可算是当时最现代化的铁桥,不过,它也是新加坡最后的大铁桥,之后的桥梁建筑材料便由钢筋混凝土取代了。
5)哥里门桥(Coleman Bridge) :纪念新加坡公共建设功臣
哥里门桥其实已经是第四代,第一代建于1840年,是一座砖桥,建筑师是哥里门(Coleman)本人,后来的重建虽然不是由他进行,但为了纪念这位对新加坡的公共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士,续用了哥里门之名。
现在的哥里门桥从路面上看显得平平淡淡,但如果从河两岸侧面看去,就会发现桥面下的四个拱形构架非常优雅迷人,桥的支柱也别具特色,雕塑得很华丽,而且高过铁制栏杆,非常突出,支柱的顶部安装了细长的铁灯柱,古色古香,增添了典雅的气氛。
6)渥桥(Ord Bridge):第一任总督桥
渥桥(Ord Bridge)建于1886年,曾经繁忙一时,随着时代的改变,这条本来就其貌不扬的桥风光不再。关于渥桥名称的由来,较为人肯定的说法是它以新加坡第一位由伦敦直接委任的总督--亨利.乔治.渥(Colonel Sir Harry St George)中校的名字命名,其任期为1867年至1872年。据说他上任以后,就扭转了新加坡财政赤字的局面,不过,他为人却相当专制,不爱听别人的意见。
7)李德桥(Read Bridge):反对党桥
克拉码头的李德桥(Read Bridge),前身是马真桥(Merchant Bridge),在1889年改建时,以出资者、当时著名苏格兰商人威廉.亨利.李德(William Henry Read)之名改称李德桥。李德还是第一位非官方立法议员,对新加坡公共服务贡献良多,对不爱听意见的渥总督来说,李德应该就是反对党吧。
8)克里门梭桥(Clemenceau Bridge)
建于1920年,纪念当年法国总理克里门梭(Mousier Georges Clemenceau)访问新加坡而命名。
9)The Helix Bridge
2010年建成,是一座连接滨海湾和金沙酒店的行人桥,整个设计模仿人体的DNA螺旋结构。
怎么样,走一圈新加坡,看一遍桥,就能大略读一遍新加坡的历史。谁说新加坡没有古迹?只是古和今、旧和新都揉合在一起,并天天在用着罢了。
(图文来源于YourSingapore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