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急诊”二字成了热点词汇。李冰冰在澳洲高烧14天,在澳医院急诊的“悲惨”遭遇被疯狂转发,网友们在国外看病的各种段子纷沓至来。中国的一些医院减少儿科急诊的时间,甚至暂停。对于急诊,对于中国人尤其是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有点因隔膜而产生的焦虑。
但是,据统计,超过80%的儿科急诊都不属于紧急病症,应当看门诊而非急诊。而这个状况既不是中国独有,也不是儿科专享。新加坡中央医院曾统计过,该院急诊病患中,六成不需要急诊。医疗资源一定是先服务于危重紧急的病症,那么非紧急的病人只能等待。在新加坡,急诊按危重程度分为P1、P2、P3,P1是指需要立即抢救否则危及生命的情况。曾有统计数据显示,最危重的P1病人在樟宜综合医院等候时间为0分钟,而P2则为几十分钟,P3则更多。在中国急诊科也是如此。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纠纷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家长因为孩子被判断需要等待而对分诊护士大打出手的事件。如此的局面,累趴了医生,也累趴了病患和家属,这局面难道就无药可解?
在新加坡,把急诊当24小时门诊的病人各有各的理由。有些病人以为通过急诊转介专科才可获得津贴;有些认为急诊更便宜、划算;有些是因为公司只认急诊的MC。从医疗资源来看,欧美一些国家能够引导病人找家庭医生,除了多年来培养的就医习惯和保险体制制约外,地广人稀也是一大原因,家庭医生反而更便利,比如澳洲。而新加坡和中国人口密度大,医院都在交通便利之处,可得性完全不同。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除了医院急诊室(ER)之外,还有urgent care进行分流。urgent care也是24小时开放,虽不能执行抢救功能,但可以接管那些不危及生命但需要立即处理和判断的状况,例如缝针、照X光等。而在新加坡和中国,在基层医疗和大医院急诊室之间缺乏过渡,导致病患涌向医院急诊室。
体制和费用因素导致的资源浪费知识一小部分,更多的浪费原因是医学知识普及不足和私心所致。有些孕妇,不了解孕期基本常识,碰到正常状况也跑去急诊,又为了尽快看上医生,谎称肚子真的很痛,由于分诊护士无法判断真假,只能让其立即就诊。然而,产科急诊有其特殊性,真正的紧急情况容不得半分拖延,一旦抢救不及时,就是重大事故。占据了宝贵医疗资源的伪急诊病人,是否想过这样做可能会危害真正急诊病人的生命?
【眼哥教你在新加坡正确看急诊】
什么情况需要去急诊?什么情况可以等待家庭医生处理?很多病患并不清楚。如何能够焦而不急,先来看一张简明扼要的急诊指南。
(图片来自中央医院网站)
【幼儿】以上是适用于成人的急诊指南,关于急诊科更常见的儿童病患,请家长们熟悉ABCD法则。
A——Airway
呼吸道阻塞
B——Breathing
呼吸声音又粗又急,喘息声重,呼气和吸气看起来一样困难。
C——Circulation
包括外伤导致的大量失血和呕吐、腹泻导致的严重脱水。
D——Disability
出现昏迷或抽搐,包括高热时的惊厥。高热惊厥通常没有什么危害,但首次出现时应当立即就医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
如果发生意外或有严重外伤,当然要立刻去医院。不过一般看起来让人心焦的情况,包括耳朵感染,单纯高烧,甚至呕吐、腹泻(不脱水/不吐绿水)等等,可以先给予一些退烧、止痛药物等护理,等到第二天看家庭医生。这种情况去医院,往往也要好几个小时才能看上医生。
【婴儿】12周以下的婴儿出现任何异常时(包括异常的苦闹),都应当去看急诊。由于婴儿免疫系统仍然很弱,小疾病可能会迅速加重;或者一些先天性的心脏或消化道疾病在刚出生时未明确的,到这时可能会表现出来。
还是不确定需不需要去急诊?没关系,各家医院都有急诊热线,可以先向护士询问;也可以咨询家庭医生确定需要去急诊还是等待第二天的门诊。
其实,有从中国去澳洲行医的医生撰文表示,冰冰姐和她的团队不了解澳洲医疗体系,这种情况下不应去大医院急诊,应该寻找全科医生帮助,全科医生完全能够处理,并且比医院更迅速。该文最后写到,“不是所有国家都像中国,什么都找大医院”。
再看中国国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12月14日凌晨起暂停儿科急诊服务,仅接受危重症病儿急诊。医院表示人手不足,此举是无可奈何。无独有偶,上海九院也调整了儿科急诊开放时间。此事一出,家长圈哗然。有家长表示,家附近就此一间综合医院,急诊不开放,晚上孩子发烧怎么办?
家长的担忧可以理解,孩子有个风吹草动,不看医生总觉得不放心。另一方面,小孩子的头疼脑热实属常见。难怪各大医院儿科急诊病患挤满了候诊大厅,等候时间动辄3、4个小时,医生也负荷过重,苦不堪言。
中国医改热议中的分级诊疗,正是希望通过建立广泛、便利的家庭医生网络,分流不堪重负的大医院中的小疾病,将医疗资源合理进行分配,急症、大病去医院,小毛小病到社区。在新加坡,基层医疗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新加坡的家庭医生(Family Physician)均接受过严格的课程训练并通过高水平的考试才能获此称谓。由于家庭医生更了解病人的过往病史和健康状况,能够给予最合适的就医建议。
(编辑/龙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