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牛人爆料:新加坡的五座海水淡化厂,到底有啥花头?

我们介绍过了新加坡特有的新生水,这篇我们来说说新加坡的另一个水龙头,海水淡化。

▲新加坡的四大水龙头,分别是马来西亚进口(2061年水供协议到期),雨水搜集(全岛虽有17个蓄水池,容量有限)、新生水和海水淡化。

新加坡的淡化海水,能满足全国25%的用水需求,未来目标是到2030年,增加到30%。

既然缺水是个世界难题,不少国家像以色列,都和新加坡一样,致力于研究海水淡化技术。只是新加坡的新生水技术,在上世纪末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所以倒跑得比淡化海水快了。

新加坡现有五座海水淡化厂,第一座叫做“新泉”(SingSpring)的,早在2005年就投入运作了,标志了第四个“水龙头”的正式开启。

位于大士的这个占地6公顷的海水淡化厂,光建造成本就2亿元,每天可供应的3000万加仑、约13.7万立方米淡化海水,能装满45个奥林匹克标准型泳池,满足当时10%的用水需求。

2013年,第二座海水淡化厂,大泉海水淡化厂(Tuaspring Desalination Plant,看名字就知道也在大士啦!)启用, 每日能供应的7000万加仑食用水足以装满约130个标准泳池,比第一座“新泉”的产量,翻一倍还不止。

这座建筑费高达6.3亿的全球最大海水淡化厂,还是本地第一座获得ABC(Active,Beautiful,Clean,意即“活跃 美丽 干净”)水源计划认证的工业建筑,净水和省水设施是一绝,有机会我们也会写它的设计者,有“工程侠客”之称的周通泉。

▲2006年启动的ABC水源计划,到2012年有20个项目达标,这个数据在2030年可望超过100。

第三座同样位于大士的海水淡化厂,正在兴建中,预计今年完工;第四座位于滨海东的海水淡化厂,预计2020年完工。这两个海水淡化厂,每天分别可以淡化约3000万加仑,即13.7万立方米的海水,和“新泉”的一样。

要特别介绍下占地3公顷的滨海东海水淡化厂,它厉害了,首先~有别于偏远大士,它建在市区(就在鼎鼎大名的滨海堤坝附近);其次~它是新加坡第一个、相信也是全球第一个可同时处理海水和淡水的双模式海水淡化厂。

在雨量多的时候,它处理来自滨海蓄水池的淡水;旱季,则用来淡化海水。两个水龙头都不耽误,可以更进一步加强新加坡的水供韧性。

沿着东部公园连道而建的滨海东海水淡化厂,设计有巧思,把所需设施建在地底下,屋顶则开创性地铺成绿坪,占地足有2公顷的,可以在上面进行各种休闲活动,这土地利用得也是够充分!

▲(效果图)

要大规模上马双模式的海水淡化厂,也不能贸贸然。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早在2007年,就在位于新加坡东部的白沙示范厂,证实了这个概念的可靠性。只是当时每天处理的100万加仑水,只是滨海东这厂预计产量的1/30,经过差不多10年的试验,终于~技术可以大规模落实了。

至于第五座海水淡化厂,预计将在2020年完工。把它建在重工业密集的裕廊岛,也是有原因的。

裕廊岛上共有约100家石化及其它化工企业,每天的用水量高达4600万加仑,约占新加坡总用水量的10%。目前只有不到20家企业使用海水制冷,其它则使用新生水。

▲裕廊岛

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公用事业局打算更多善用海水,所以就选择在裕廊岛上建海水淡化厂,以推动更多企业改用海水为他们的各种系统制冷。

这座海水淡化厂的经营权,刚在9月尾标给一家财团,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筹建了。财团最迟必须在这个月成立一家特许公司,还要和政府签署一项合作协议,在2020年到2045年期间供应淡化海水,产量和第1、3、4座的一样,都是每天供水13.7万立方米。

就像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扩大水供,一方面继续管理用水需求,鼓励个人及非住家用户继续节约用水。每节省一滴水,就意味着投入在增加供应方面的资源和成本,就可以减少了。”

因为新加坡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持续努力和杰出贡献,两年一次的新加坡水资源周,备受国际社会看重,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就曾在2010年的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及世界城市峰会对话会上自信宣告~

“在与马来西亚分家的那一天,我们就知道有朝一日他们必定会对我们施加压力。所以,我们系统化地利用从天上掉下的每一滴雨水。”

新加坡,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