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冯小刚的《芳华》终于在新加坡上映啦!观影必备指南

这部在中国历经坎坷但票房口碑依然双丰收的电影《芳华》,终于在新加坡上!映!了!

这是导演冯小刚向自己的青春致敬的电影,那个年代离新加坡十分遥远,在走进电影院观看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背景去理解芳华。

《芳华》的原著,书写了刘峰、何小萍、萧穗子、郝淑雯、林丁丁、这群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工团文艺兵的故事。

66年到76年的那个年代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光,阶级斗争把一拨又一拨知识分子、革命人士打倒成为阶下囚,为了不受影响,夫妻离婚、儿女与父母断绝关系,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

但在影片中,文艺兵们嬉戏打闹,无忧无虑的,文艺兵团也是一个活泼生动的游乐场。

欢乐的表象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人与人相互检举揭发,变成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电影中间,萧穗子的父亲平了反,为自己寄来大包的巧克力。对许多女兵来说,家里寄来的麦乳精、巧克力,藏着女兵之间相互攀比、虚荣的小心思。

刘峰事件爆发后,他一遍又一遍的做检讨,接受众人的批判。文艺兵团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受过刘峰的好处,但最终,除了何小萍,大家都对落魄的刘峰“落井下石”了一把。

 

女主人公何小曼(电影中名字为何小萍)

小说中,她的知识分子父亲穷困所迫在家中自杀身亡。母亲带着七八岁的她改嫁给“土老粗”的革命干部,母亲和继父还有了两个弟弟妹妹。母亲在家中地位低下,小曼从小受尽委屈,母亲花大心思炖一锅排骨,肉是必然留给丈夫的,小曼只有捡其中蔬菜吃的份。

家里的保姆炖坏了一锅鸡汤,一家之主的继父要求发扬不浪费的精深,于是炖馊了的鸡肉留给了小曼来吃。

从军走的那天,母亲到车站送别她,带她到车站旁有名的排骨年糕店里点了一份年糕,两人站在路边吃完;在小曼进入文工团的岁月里,家中从未像其他女兵那样,邮寄过零食来。唯一的一次,小曼收到母亲寄来的大包裹,兴奋地邀请所有人来分享她的零食。等打开包裹一瞧,却是塑料油桶,母亲要她在大西南的黑市上给家中换桶油。寄来的零食,也只是一二百包别名“鼻屎蛋”很不值钱的东西。

她是一个从未被善待过的女孩子。在家中受尽了冷眼和排斥,以为进了军营可以摆脱这一切,但是文胸山缝洗澡巾、汗多体味重以及不经意表现出来的“抠抠搜搜”的性格,使得她在文工团里依然受到嘲弄和排斥。

她成为革命英雄之后,数不尽的掌声和鲜花涌来,她却一夜之间精神失常起来。

这就是她疯了的时候,医生说的“白菜如果一直在冬天室外放着就算了,但是一旦拿进了温暖的室内,说不定就要烂了”的意思。

当刘峰靠近她的时候,从未被善待的她比谁都珍惜他的善良可贵。

 

男主人公刘峰

刘峰在电影中一直是一个,精神世界极其高尚的人。

在小说中,他是一个一脸憨厚、态度谦卑又谦让,笑容却带了一丝无耻的人,告白的时候他的手确实摸向了林丁丁的文胸带;

战场上他一心求死,他自私地想要做个英雄便可以被写进林丁丁的歌声中歌颂;

他在海口除了用那辆车倒卖盗版书,还包养了做妓女的小惠,希望她能从良;

多年后与郝淑雯、萧穗子重逢的时候,看到林丁丁的照片,眼底其实并无电影中的深情;

小说的结局,何小曼照顾了他一段时间,他最终因为肝癌逝世。

追悼会上,寥寥数人,还被后面来办追悼会的人催着走,何小曼说,一生都谦让的他不会在意这些。

小说结局与电影结局的出入

其他人的结局,也并未如电影中一般圆满,干部子弟郝淑雯最终离了婚,林丁丁先嫁给高干子弟,离婚后又嫁给澳大利亚华侨,最终还是离婚收场;萧穗子虽然成了作家,兜兜转转之中也离婚了。

冯小刚的电影结局过于美好了一点,毕竟其中承载的,是冯小刚的青春回忆。

 

刘峰让我们不再相信善良吗?

小说中,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把接近“超我”状态的刘峰,拖下神坛的机会。

看过电影之后,很多人生发出好人没有好报的感慨,小说里也经常写到,好人是最不值钱的人。

刘峰心尖上的林丁丁,一边跟医生、干事打情骂俏,一边也天真笨拙的像个孩子。年过半百之后,也回味起如果当年嫁给了刘峰,也算是能嫁给一个难得的好人,日子可能会过得不错。

对于何小曼来说,人生实苦,遇见刘峰,灰暗的人生被点亮、被温暖,最后走出精神阴影的她,也能对着刘峰说出,能不能抱抱我这句话。

同样对于萧穗子、郝淑雯,以及与刘峰同居了两年的妓女小惠,年少时她们活的轻松肆意,但时过境迁之后再回味刘峰这个人,回味出他的善良,发现善良可贵。

从刘峰的角度出发,他是一个从未以世俗利益衡量得失的人,说话做事,他都是一片赤诚的,太无私所以少了一丝烟火气,我们也不必以世俗的眼光来衡量他的结局。

其实人人心中自有秤砣也自有了断,我们无法将略显沧桑炎凉的悲情式结局归因于具体的某个个性,更加没有理由不去歌颂刘峰的无私、善良,不问前程,渡人渡己。

(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