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从难得一见的经典新加坡老照片中,细品过去时光

▲弹唱琵琶的女人

据说这幅照片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的牛车水恭锡路(彼时红灯区)。照片中这位身穿戏装手抱琵琶的女子究竟是谁,为什么坐在台上红妆丽服的她表情那样凄楚?摄影师叶畅芬没有为此留下任何文字记录,因而我们现今已经无法考证。倒是叶家后人叶文先生后来专门写过一首诗,诗云:“舒玉手展莺娇 唱,泪弹弦琴歌别绪。……倚缓弦歌欢情薄,梦 醒惆怅消魂误”,可供大家各自发挥想像。

六十多年前牛车水的社交圈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对于像我这样南来的新移民来说,自然像谜团一样神秘。好在花甲之年的叶文先生算得上一位资深的“老牛车水”,他曾这样描绘过当年他家邻里附近的场景:

夜步小径暗迷雾,月照唐城花粉路。

花枝招展长旗袍,琵琶佳丽珠光舞……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手抱琵琶弹唱的女子那夸张的画眉和悲楚的眼神。那样的头套耳饰,以及齐膝的戏装和轻拢慢捻的纤纤玉指,甚至她身后沉闷压抑的背景,仿佛都在向我们述说着早年发生在牛车水街头的一段段悲凉的故事。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表情,这样的气氛,仿佛在我们耳边响起浔阳江头那位天涯歌女如诉如泣的深衷隐曲:“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聆听这样的弹唱,当然不只让当年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即使是今天的观众看来,心里同样也是十分酸楚的。

摄影家以较低的角度作为自己的拍摄点仰拍过去,不但让演员的面部表情及修长的身段在冷色的背景衬托下更加醒目突出,也要借用这样的构图安排,刻意让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洁清纯,以此来表达摄影家本人对歌女的深深同情和敬重。

这样的照片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展示了一位正直严肃的艺术家内心深藏的良知和人性。

▲撒网 

摄于1950年的丹戎禺海边,这是叶畅芬的另一幅震撼之作,也是奠定他作为“世纪杰出摄影家”的代表作品。他确实称得上是一位二十世纪的海景风光摄影大师。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一定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好的风光作品,总是能做到情与景相互交融,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与诗意。

清晨的薄雾中,一对渔民父子乘着小木船破雾向我们驶来。儿子在后面摇着船桨,望着船头的父亲把手头的渔网抛向海面,父子二人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了这张撒出去的网上,而此时我们的心也被它的命运牵动了。父亲撒网的身姿沉稳自信,像一位海上斗牛士,活生生地表现出早期本地渔民的真实原貌,并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艺术想象空间。

摄影家大胆运用光与影作画,让作为背景的众多风帆以灰色的影调投影到海面上,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水面的质感,也为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对象做了很好的衬托。父子一前一后的位置,以及儿子双手撑开的船桨与父亲面前撒开的渔网之间,正好形成构图上的平衡。而张开的渔网本身也为整个画面带来一种张力。不仅如此,渔网和倒影之间还形成T型构图,为画面平添一道稳定和明快感。

摄影家也运用简洁的手法,故意虚化背景,并让前景淡化,以便更集中地表现他要表达的思想。

作品用大光圈曝光,一方面能加快曝光时间,准确捕捉运动中的渔网;另一方面也压缩了景深,把视觉焦点紧紧定格在我们应该关注的主体上。

更多老时光图片~

▲新加坡河风光

▲牛车水老先生

▲雨中行

▲男孩和柱子

▲买水果小贩

以上美图美文,都来自八方文化新出的一本书《叶畅芬摄影艺术赏析》

叶畅芬(1903~1989)是首个荣获新加坡文化奖的摄影家,也得到国际摄影艺术界高度认可——他也是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博学会士和国际影艺联盟名誉高级会士;纽约摄影学会更在1980年授予他“本世纪最杰出摄影家”称号。

这本书提纲挈领介绍的新加坡先驱摄影家叶畅芬的百幅经典摄影作品,相信一定能帮大家更了解建国以前的新加坡。

本书作者徐伏钢,著有新闻特写选《荡起命运的双桨》《为了天空的小鸟》、纪实摄影画册《四川不哭》《四川依然》《新加坡组屋生活》《艺术大师陈瑞献》,以及大型艺术家评传《灵感胜于快门》(与乐美勤合著)。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点击页底“阅读原文”购买,另外还有超过30本书供你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