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开发区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很多人知道,世界上第一批开发区,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园”是李光耀创建的;但很少人知道,李光耀曾经当过开发区的“推销员”,向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大力“推销”过开发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批开发区。1959年,爱尔兰兴办欧洲第一个开发区;1961年,新加坡开办亚洲第一个开发区;1967年,巴西兴办了拉丁美洲第一个开发区等等。它们成为世界上的第一批开发区。其中新加坡的开发区,在李光耀的大力推广下影响最大,来学习的国家最多、普及的最广,对外开放的“开发区”是“新加坡模式”主要内容之一。
新加坡是1965年建国,但是独立是在1959年(编者注:新加坡在1959年6月正式成为自治邦;1963年9月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州;1965年8月脱离马来西亚后成为独立国家)。独立时没有被哪个国家刻意扶持过,也几乎没有工业基础。 1959年,新加坡从英国殖民地独立后,李光耀就想到了要利用外资来发展新加坡。他在回忆录中说,从1959年第一次执政开始,便一直扛着失业问题的包袱,那么多年轻人在找工作,我们却没有工作以应付他们的需求,他当时就想到了创建开发区,引进跨国公司来发展新加坡的经济。
当时一些学者把跨国公司看成廉价土地、劳工和原料的剥削者,说什么发展中国家把原料卖给先进国家,反过来向他们购买消费品;跨国公司支配科技和消费品的选择,勾结所在国政府一起剥削和压制人民,引进跨国公司是延续殖民主义的剥削方式。甚至把外来投资看作是一种“经济侵略”。
李光耀认为,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可供跨国公司剥削,有的只是勤劳的人民、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决心做到诚实称职的政府。我们的责任是为200万新加坡人(当时人口)提供生计。如果跨国公司能让我们的工人获得有报酬的工作,并且教授他们技能和管理的技巧,我们就应该把他们争取过来。新加坡要想生存、想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多元化工业结构,为了方便投资者,新加坡创立了工业园区等新事物来吸引外商。并且通过推行优惠税制、简化政府审批等,吸引先进的海外企业。
1961年8月,李光耀在新加坡成立了经济发展局,它主要的工作是吸引外来投资。并成立了一个一站式的服务机构,同时设立了裕廊工业区。
▲图为新加坡裕廊工业区一角
裕廊工业区成立后,开始没有人来投资,为了吸引外资,李光耀和他的团队都成了“推销员”,他们亲自上阵劝说跨国企业进驻工业园区。在访美时,他们向美国商人讲述新加坡从小小渔村开始的奋斗史,设法使外国投资者对新加坡的投资感兴趣,游说美国企业进驻工业园。
当时,美国有些人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新加坡,连新加坡在哪儿都搞不清楚,他们只好在地球仪上,指出东南亚马来半岛的最南端的一个小点,美国人才知道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他们有时拜访了四五十家公司,讲的口干舌燥,有时一口水也没有喝上,说破了嘴皮,磨破了鞋底,才终于找到一家公司有兴趣来新加坡考察。最终有惠普和通用电气等美国大公司相继进驻。
1962年9月1日,第一家工厂大众钢铁厂奠基;1963年,已经有24家工厂获得先驱工业证书;1965年裕廊码头开始启用。随后,成衣、纺织、玩具、木器、假发等小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不久,资本、技术密集性行业,一些大型炼油厂也纷纷来到新加坡投资。
在裕廊工业区的带动下,新加坡岛内已建立了30多个工业园区,包含了8000多家跨国公司和本地的高技术制造业公司,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25%,雇佣了全国1/3以上的劳动力。
1961年,新加坡的人均GDP只有400多美元,1991年,新加坡的人均GDP达到了14000多美元,30年增长了30多倍。
新加坡在东盟中是个“小不点”,原来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根本排不上号,周围的国家都比它大,只有文莱的人口比它少,但是文莱虽小,却有丰富自然资源。新加坡在自然资源上,可以说一无所有。
由于兴办了开发区,新加坡经济开始起飞,成为东盟11国中,唯一进入“四小龙”的国家。当时新加坡,还排在香港后面,2015年,新加坡人均GDP已经达到5.3万美元,不但超过了香港的3.7万美元,已经达到了韩国、台湾(均为两万多美元)的两倍以上,已经位居“四小龙”第一了。
1979年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中,新加坡已被列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
李光耀在美国“推销”开发区是想“请进来”,希望美国的资金来新加坡投资。李光耀向邓小平“推销”开发区,是为了“走出去”,为新加坡的资金找“出路”,在中国投资。
▲图为李光耀与邓小平亲切会见
邓小平在1978年访问新加坡时对李光耀说,新加坡的改变实在太大了。他对新加坡的开发区特别感兴趣,特地参观了裕廊工业区,在裕廊山种下一株树。
在裕廊镇政厅里,邓小平听取了裕廊镇管理局主任的介绍。在新加坡访问的这两天,邓很少讲话或者评论他见到的新事物,但新加坡之行显然让他有所心得。
在访问中,李光耀向邓小平“推介”新加坡办开发区的成功经验,他对邓小平说:“怎么说我们都不过只是福建、广东等地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你们有的却尽是留守中原的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的后代。中国真要追上来,甚至会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根本不会有问题。”新加坡办开发区能成功,中国办开发区也一定会成功。邓小平听后沉默不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回到中国后,1979年10月,邓小平讲到:“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解决了就业难这些都值得中国学习。”他决定在中国学习新加坡办开发区的经验。
▲开发区使两岸经济“一体化”
李光耀对两岸关系十分关心,他希望中国能够实现和平统一。台湾可以通过对大陆的投资,使两岸在经济上融为一体,到时候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容易统一的。开发区对中国海峡两岸关系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兴办开发区后,台湾投资纷纷来到大陆的开发区投资,福建、广东东莞、江苏昆山等等地方,都建立台湾投资开发区,并且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台湾对中国开发区的投资,已经成为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桥梁。
李光耀为什么向邓小平推介在中国办开发区?因为新加坡富裕后,资金要找出路要对外投资,而中国正是新加坡投资的首选地之一。所以中国一开始兴办开发区李光耀就全力支持。
李光耀一生对中国访问了33次,其中主要是为了办开发区以及处理开发区的一些事情。单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李光耀就进行了多次考察,开始选的是上海,由于土地要价过高,没有谈成,后来又考察了无锡、南京等地,最后才选定在苏州。新加坡现在不但在苏州投资,还在天津、重庆等地进行了大量投资,新加坡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两国合作开办的开发区,成为新中经济割不断的纽带。
今天在中国,除国家级别的开发区外,还有省级的、地市级的,连区、乡镇也纷纷建立了开发区。这些开发区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位。开发区使中国彻底改变了文革期间物资匮乏,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的状况,产品不但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大量出口。现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中国制造,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 ,有的国家已经离不开Madein china了。
如果说新加坡的开发区是第一代开了个头,中国的开发区就是第二代迅速成长壮大,遍布世界各地的开发区就是第三代普遍开花。现在中国的“开发区”也开始“走出去”,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发,中国已经开始在许多国家投资发展。
在新加坡办开发区的影响下,除中国外,其他许多国家也都纷纷效仿建开发区。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也纷纷开办开发区,据不完全统计,仅泰国的工业园区,大大小小就有100多个。
现在,连封闭的朝鲜也认识到开发区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也开办了开城等开发区。开城开发区是韩国金大中与朝鲜金正日在2000年“共同宣言”的产物,现有工人5万多人, 规划容纳2000家企业,工人将达到17万名,年产值将达到两百亿美元。但是,最近发生的金正男等等事件,使朝鲜半岛局势再度恶化,开发区不得不关闭了。
和平发展是全世界的大趋势,当年李光耀“推销”的开发区,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兴办开发区,吸引发达国家来投资,你发财我发展,形成双赢。饮水思源,在缅怀李光耀逝世两周年之际,世界各国同在一个地球村,互相协作办好开发区,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就是对李光耀最好的纪念。
(田柏强)